宣传类口语交际的情境创设策略谈

2023-04-10 23:15王佩佩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王佩佩

[摘 要]宣传类口语交际教学由于说话者为交际的主体,交际的内容相对单一、独立,交际过程中更侧重于主讲者的信息输出,导致教师忽视交际情境的创设,容易教成纯粹的听说训练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解读语文新课标精神,读懂编者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提供话题的交际因素,通过设计话题、搭建展台、穿针引线等途径,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营造交际的氛围,提供交际的场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互动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宣传类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4-0018-03

宣传类口语交际是指以说话者为交际主体的口语交际,其交际主题比较突出,交际内容相对单一、独立,结构比较严谨、完整,侧重信息输出,表现为为自己或他人树立形象,为某一种现象或某种思想进行传播,为某一处地方或某一种事物扩大影响,主要采取介绍、陈述、演绎等形式进行表达。

正是因为宣传类口语交际的目的以宣传为主,交际的双方一方侧重于单向输出(说),一方侧重于单向输入(听),形式比较单一,交际过程中的互动没有交往类口语交际那么明显。因此,一些教师在进行宣传类口语交际教学时,往往会忽视交际情境的创设,容易教成以学生言语单向输出为主的纯粹的听说训练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说而说,缺少内在动机。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中的训练内容,直接抛出话题,告诉学生说什么、怎么说,甚至要求学生记下要点进行表达,这样的“悬空式”的听说知识的灌输和听说技能的训练,过程机械,学生未能进入真实的交际情境。二是单向输出,缺少互动交流。一些教师把宣传类口语交际课直接上成独白式的表达课,整个过程偏向于学生的独白式的口语练习,着重单向的语言传递,只对说的一方提出表达的要求和指导,至于听的一方该怎么听、该怎么回应等都被忽略,听说双方缺少互动。三是程式指导,缺少场域创设。课堂上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推进教学,交际内容被一个个问题切割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师生、生生间缺少自然、和谐的交际“场”,学生未能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承担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口语交际是特定情境中的言语活动,其核心是“交际”,其特点是雙向互动。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管理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因此,在进行宣传类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交际因素,并通过具体交际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让其在多向互动的口语实践中形成交际能力。

一、设计话题,激发宣传动机

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说得好,就必须让他们有说的兴趣,有表达的内驱力。在宣传类口语交际中,学生宣传表达内驱力的诱发,需要借助具体的话题来实现。有些话题可以直接从教材提供的情境资源中引出,而更多的话题则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出。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明白宣传动机,实现“要我宣传”到“我要宣传”的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宣传兴趣。

(一)截取生活片段提取话题

学生口语交际的本质是为生活服务,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同样也应该从生活中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因此,宣传类口语交际的话题,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自我介绍》时,教师可截取“转学进入新班级”“应聘学校理事会”“去地铁站接人”“上电视台参加‘我是歌手节目”“应聘校报记者”等生活场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引出宣传话题。

(二)开展主题活动产生话题

由于宣传类口语交际以单向的言语输出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因此设计适当的活动情境引出话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自主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通过“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活动,创设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

(三)借用身边问题引出话题

借助身边问题,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和学习、自身和他人的好奇心,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宣传动机。口语交际教学应当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要,使学生达成交际目标,形成交际能力。以下是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做手工》的情境创设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最近老师正为一件事情发愁。我儿子幼儿园的老师要求我们完成一件亲子手工作品参加“六一”义卖。可是,手工不是我擅长的,该做什么,怎么做呢?我觉得好难啊!快帮我支个招,可以做什么?

生1:做拼贴画。

生2:做布偶玩具。

……

师:原来有这么多小玩意儿可做啊。可是,你们得先教教我怎么做,告诉我具体的步骤啊!

生:可以,先……

师:这样吧,如果有实物的同学,明天就带实物来教老师;如果没有实物也没关系,你就把做什么、怎么做介绍清楚。我看看,谁介绍得最清楚、最有操作性,我就按他的建议去做一个。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先巧妙地设置一个“亲子作品该做什么”的问题,这是交际的序幕,诱发了学生宣传表达的交际需要;然后,创设“怎么做”的问题情境,掀起宣传表达的高潮,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交际过程中。

总之,宣传类口语交际教学是以表达者为主体的言语交际活动,教师要提供恰当的载体,并通过交际语境的创设来引出交际话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宣传动机。

二、搭建展台,營造宣传氛围

宣传类口语交际一般需要学生事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经过一定酝酿和准备后进行的表现型交际。因此,宣传时的氛围营造非常重要。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展台式场景,划出一个空间,赋予说话者以一定的角色,让其以“主讲”的身份展开交际,帮助其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

(一)背景式展台

结合交际话题,借助音乐、媒体、画面或相关道具的摆放,设置背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营造宣传氛围。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时,教师播放小视频,营造“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现场氛围,让学生在媒体的渲染下,置身于推荐会现场。在进行讲故事、演讲等带有表演性的口语交际时,教师可通过桌椅的摆放,把教室布置成现场会,让讲述者上台讲述,形成特殊的小展台。有时候,教师也可以结合交际的话题,通过给学生贴上数字标签、制作名牌等方式,赋予其不同的身份,帮助其更好地进入角色、情境,进行更为有效的宣传和表达。

(二)实景式展台

交际展台的搭建,不只局限于教室。有时候,可以带学生到校园的某个场景;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带学生走入社会,到田野、企业、社区、街道中去。例如,在进行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校园的某处景观或场所,让学生先写好讲解提纲,然后把学生带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让他们在实景式的展台中进行真实的宣传和介绍。

(三)无边际展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中进行互动交往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宣传展台,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时,教师可借助班级钉钉群,向群内家长发起视频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网络情境中和父母交流观点、表达想法。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时,则可以借鉴抖音中的直播节目,让学生拍下推荐视频,通过视频号、公众号等进行推送,让家长、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投票确定。

三、穿针引线,活化宣传场

口语交际中的“场”,指的是依附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并对活动产生积极作用的情境氛围。这种情境氛围,除了前面提及的类似场景设计的外在的物质氛围,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氛围,如交际时的心理感受、交流中言语所达成的默契,或是讨论时思想所形成的撞击……这种“场”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并影响着教学进程。在宣传类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在做好组织者、指导者的同时,也要做个交际者,以聊天的方式,通过亲切的话语进行穿针引线,恰到好处地起到串联、提示、延伸及应和作用,从而营造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交际宣传“场”。

(一)承接式的串联和提示

所谓承接式,指教师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能顺着学生的思维接过话题,进行同类内容的交流和表达,这样既能打开学生的表达思路,又能在无形中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语言示范。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一课,对说话方的要求是:“清楚地表达想法,并简单说明理由。”教学中,当学生交流完“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之后,教师并不急着抛出“请你说说理由”这一任务,而是顺着学生的表达,接过话题,说道:“哇,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理想,那你们知道老师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吗?”于是,学生饶有兴致地猜起来。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场的磁性得到增加。这时候,教师再神秘地介绍道:“我小时候啊,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因为……”不经意间,教师的介绍为学生后续的“说清理由”做了表达示范。“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那你们想成为……又是为什么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新的交际任务在承接式的聊天中抛出,学生打开话匣子,纷纷述说着自己的理由。

(二)递进式的推进和延伸

宣传类的口语交际不仅要内容正确,而且要求表达有层次、有条理,选取的材料能反映主题。而这些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层层推进、分步落实。但是,如果生硬地切割目标,以任务推进的方式呈现,就会破坏交际的情境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递进式追问的方式,在延续话题的同时,提出进一步交际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习得交际能力。

还是以《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例进行说明。在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问一问这一环节,教师首先顺着前面的聊天,随机追问:“当你成为宇航员后,你第一个想去的是什么星球?”这样,在话题的延续中聊出更多的乐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听完同学的介绍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接着问一问,这样会让聊天更有意思。”最后,教师出示视频,以视频中小朋友的对话作为语例支架,打开学生的思路,形成了生生交际、师生交际的情境场。

(三)搭桥式的应和与嫁接

口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它需要在由多个对象组成的口语交际共同体中,以交际为共同目的,生生、师生之间彼此交流合作、体谅尊重,打通多向的交际路径,形成交际情境场。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交际过程中,搭建多向互动的桥梁,形成交际情境场。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时,在同桌交流之后,教师邀请十来个学生上台介绍同桌名字的含义及来历。对学生而言,这既是一次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的语言实践,又是对倾听习惯、倾听质量的一次反馈。同时,在你说我听、你口说我心记的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也为后面的“礼貌回应”环节做好了铺垫。

当然,在宣传类口语交际课堂中,搭建同桌、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一评、选一选等活动的平台,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形成互动的交际情境,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言语表现灵活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总之,宣传类口语交际课中的交际情境,是贯穿在整节课始终的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的一个“场”。这需要教师在大交际情境下,创设各种交际小情境,把教学的目标隐藏于真实、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境的渲染中倾听、表达,在无拘无束的语言实践中获得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费蔚.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刘仁增. 交际语境视角下的单元习作教学[J]小学语文:2022(Z1):18-22.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