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卓越幼师培养的“道”与“术”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视角

2023-04-15 03:11路怡张静田晓红
公关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育观幼师卓越

文/路怡 张静 田晓红

2012年,国家出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宣布幼儿园教师成为专门化职业。2014年以后,随着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发布,从倡导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到兼顾素质能力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在总体要求上不断进阶。随着国家层面“卓越幼师”培养计划的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卓越幼师”培养正在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创新模式。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与核心,便是幼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关注卓越幼师职业核心能力,探寻“卓越幼师”缘何卓越以及其卓越素质何以成就,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触及卓越幼师培养的真谛,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真正得以提质增量。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就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应用。[1]卓越幼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其胜任岗位和职业、提升职业竞争力、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此也成为卓越幼师培养的重要抓手。“高尚”、“扎实”、“突出”等词汇只是对卓越幼师必备素质的泛化描述,而从职业核心能力角度去探讨卓越幼师的培养则更精准,针对性也更强。

二、知理明道:卓越幼师培养可循之“道”

1.大教育观赋能幼师培养的开放性

依据大教育观的主张,教育既要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又要在空间上充盈人所置身的各种场所,其最终目标是改善人的生存处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2]

大教育观念解决的是卓越幼师培养中的教育理念问题。当前社会,与时俱进的知识观念和全程跟进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卓越幼师职业发展的必备。2019年元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全国上线,这是国家层面对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的积极倡导,也是大教育观的有效实践。大教育观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践行势必赋能幼师培养的开放性,而卓越幼师培养更需要大教育观的引领。

2.“以幼为本”铸就卓越幼师培养的科学性

“以幼为本”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幼儿的天性和需要,凡事从幼儿出发,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成为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要使“以幼为本”扎根幼儿教师内心并成为其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要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情怀,使他们热爱并尊重幼儿,以爱促教,努力成为幼儿的知心朋友。要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落实日常教育活动时更多地关注细微环节,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幼为本”,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坚决贯彻“以幼为本”,才能铸就卓越幼师培养的科学性。

3.“生活即教育”强化卓越幼师培养的实效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当教育来进行,把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作为学习的对象,从中吸取各种知识。在陶行知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受教育,并且是终身教育。

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拓宽教育的外延,也避免了重蹈传统教育与生活、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的覆辙。如若能成功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那么卓越幼师培养的实效性必然会大大增强。

4.“终身学习”推进卓越幼师职业成长的持续性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被誉为“21世纪人的通行证”。[3]终身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就是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此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业已推行数十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幼儿教师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不断成长,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必须终其一生地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和深化最初的知识,做到适应社会,与时俱进,不断逼近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卓越幼师要想获得职业成长的持续性,就必须立志终身教育、坚持“终身学习”,除此别无他法。

三、勤学善术:卓越幼师培养可依之“术”

1.厚植教育情怀,提升使命意识

对于教育者而言,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实质性成长,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往往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其个人的道德情操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深长影响,故此高尚师德也是卓越教师的必备素养。卓越教师总是甘于奉献、坚守初心,热衷于对教育意义的追寻,把教育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同时,教育情怀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具有衍生性,它能够激发和成就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其他素养,最终成就卓越教师的卓越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厚植教育情怀,唤起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驱力,让他们发自内心去追求职业生涯的辉煌,这是培养卓越幼师的首要任务。

2.强化通识教育,适应时代发展

通识教育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幼儿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幼教师范生对自然、社会及人本身的认识,有利于达到专业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他们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与能力。[4]

当前的中国教育正在完成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向。通过接受通识教育,幼教师范生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体系,做到“通”“专”结合。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志向、胸怀和见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强化通识教育用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培养新时代的卓越幼师,既能够提升教育品质,也适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3.建构核心能力,锻造职业素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幼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较之普通幼师,卓越幼师既要能灵活创设教育环境,以典型问题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又要善于在预设基础上把控和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积极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资源。他们的课堂应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能激发起幼儿的积极思考,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卓越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灵,心怀职业理想,注重自身修养。他们还应熟悉幼儿发展理论和保教知识,接受系统性通识教育,具备环创、沟通与合作等职业技能。此外,科研素养也不可或缺。幼师从普通走向卓越,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凝练和整合教学经验并使之转化为实践知识,通过教学科研两头抓,形成超越教学经验的实践性知识,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4.贯彻实践育人,践行教育改革

实践育人教育观有别于传统的教书育人教育观,它把教育看做动态的发展过程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过程,推行“教学做合一”的育人模式,践行了教育的实践属性。

师范专业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坚持实践育人。加强实践,能够提升幼师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课程设置应该在“懂理论”的基础上“重实践”,把实训落到实处。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模拟幼儿教学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幼儿教学过程。教育见习和实习中,要组织学生走进幼儿园,接触幼儿,参与环节创设,了解实际教学,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贯彻实践育人,是对教育改革的践行,也是提升卓越幼师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

5.重视教学反思,凝练教育智慧

幼儿的智慧需要教师去开启。卓越教师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行,他们往往会选择主动去学习最新的教育方法,并灵活融入日常教学中;卓越教师还喜欢反思,并习惯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这让他们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

反思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他对卓越幼师的教育生涯至关重要。教学反思凝练了教育智慧,促进了教育创新,使卓越幼师时刻保持成长的动力,不断改变和完善自我,不断收获职业生涯的更大成功。在卓越幼师的培养中,反思型实践值得大力推行。反思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重要特征, 也是教师由普通走向卓越的关键素养,反思型实践是教师改进教学、成长为优秀的专业人员的关键因素。

四、结语

总之,当前对于卓越幼师的培养尚有诸多未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卓越幼师的职业能力真正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持续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这是需要研究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卓越幼师培养,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教育观幼师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男幼师荒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大作为 走向卓越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卓越之梦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