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敏:探究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3-04-20 19:07史文敏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史文敏

摘  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加快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关键。在教学的设计和方法上应重视对学生的生活化教育,使其具有生活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初中地理教师要把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生动的材料为依托,让学生能够掌握地理知识,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地理教学观念,强调了学习对生活有作用的地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改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初中地理生活化无论对学生、教师还是对教育自身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仍然有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使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

1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并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完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强化目标的生活化。在具体制定时,首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将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突出现实生活和地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热水煮沸然后遇冷凝结水这种现象,并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有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现象,再根据教材中所讲的知识点理解降水的形成以及变化与分布规律。通过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习惯,为开展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生活化地理知识的兴趣

初中学生对新鲜的东西更容易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主要有几个方面,来自于神秘、稀奇、关于生存的、与自己的生活相关的、具有强烈针对性的事物。因此,在了解了初中生的这几个兴趣点之后,初中的地理生命教育将生活化教学会变得更为具有实际的意义,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们都会在假日里安排外出旅游,因此老师们可以指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旅游规划,并帮助学生准备好交通、住宿等一切与旅游有关的事情,从而使学生在旅行中了解到更多的地理信息。

3做好生活化的知识拓展,深化核心素养

老师可以将生活化课堂延伸至课外,令学生的日常生活变成课堂,课上课下相互融合,扩大知识授课范围。换言之,就是老师把课堂内的知识和课外知识关联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自行阅读、自主思考方式完成课后探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课程外的知识,意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地理”,并结合课堂内学习的知识去加以思考,巩固知识掌握,在这一过程当中,也有助于加速地理知识基础塑造,深化核心素养。比方说,在自习课、活动课或者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指引学生观看和地理知识有关的纪录片,如BBC《气候变化》,作为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章节的拓展素材,在纪录片当中详细介绍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以及变化情况,而且配合生動的影像资料加深理解,观看视频资料之后,学生可以更的记忆忆课本上的知识,深层次地感悟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们模仿纪录片的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拍摄本市的一段时间之内的气候变化,并制作成影片;如果条件不允许拍摄,也可以通过撰写报告的方式来完成,将地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相互融合,升华课堂教学实效。此类拓展教学有助于调动初中学生地理观念生成,拓展学习范围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实现基础塑造。

4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

实际上,在以生活为中心的地理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考验也越来越多,教师要寻找最符合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要素,必须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要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把生活中有关的地理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的地理知识水平都很高,但是他们对生活化的认识并不深刻。如果教师的层次不能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则很难达到以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的自律性还不够强,缺乏对初中地理生活化知识的充分了解,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能够持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学习、成长,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5开展生活化游戏活动

初中生的思想处在一个活跃的时期,根据教学的要求,在初中的地理课上,通过设计与生活有关的游戏,既可以把所学的东西和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地理的神奇,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从教学“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入手,使学生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特征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课前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通过网络收集当地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居民文化,使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为课上学习“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成长和生活。生活化教学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在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们的日常生活。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在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从而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9(08):84.

[2] 魏梦华.从生活中来到学习中去——谈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学教学参考,2020(36):78.

[3] 张佳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9(13):9-1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