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2023-04-22 02:50李绍华孙永华张政梅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工匠实训技能

李绍华,孙永华,张政梅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30)

0 引言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进四链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规划,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因此,研究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以适应四链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装备制造产业链要求,适应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链要求,适应产学研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育、现场工程师培育、卓越工匠培育等教育链要求,适应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的人才共引共享共用要求,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新时代产业、教育、人才、国际环境等大变革的背景下,如何结合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十二年推行卓越工匠人才培养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学校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 国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1 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

过去我们熟悉的纪律性、劳动荣誉感、守时等优秀传统和品质已经不能作为当代学生的基本学习前提来看待了。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合作能力、独立组织工作的能力、独立获取必要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等。针对学生的变化,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人才,学校教学模式也需要转变。

1.2 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合度不够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实训设备和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没有及时反映到学生学习中,装备制造业最新技术变化无法使学生共鸣。同时,学生无法感受到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导致学习过程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形成职业认同感,不利于学生自身工匠精神的养成,也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1.3 教育价值认可度不高

在社会就业方面,部分企业对于高学历人才比较青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类型特色不明显,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获得感、成就感。

1.4 产教融合创新力度不够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必经之路,校企需要明确不同的职能、需求和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创新产教融合之路。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实际,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企业新型工匠人才的服务需求。

2 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2.1 对接岗位,以职业岗位育卓越工匠

对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梳理企业文化价值、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和思政元素,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对接产品生产流程中的产品设计、机械加工、设备装调、售后维护四个岗位群。产教双方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确定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中融入行业文化,校企深度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结合实训企业岗位要求,开发工作任务。例如,教师、学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开发的曲柄三圆弧曲面的加工、砂轮修整器的设计、交叉油孔去毛刺等项目,对接企业数控加工岗、机械装配岗等工作岗位,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实习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企业岗位与工作任务深度融合,按企业岗位要求进行技能难点、重点强化训练,营造卓越工匠劳动精神的实训文化氛围。在顶岗实习环节,从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恪守职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操作技能等层面让名师巧匠渗透到卓越工匠育人各环节。加强评价考核环节,实施动态的过程性考核,按照企业质量检测等标准实现评价内容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提高。

2.2 产教融合,重构“五进”课程体系

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对卓越工匠培养进行思政项目进课程、技能竞赛项目进课程、企业真实项目进课程、职业技能标准进课程、创新创业项目进课程的“五进”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针对典型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岗位能力要求,形成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并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专业技术对接企业开发、专业技能对接企业生产、专业素养对接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标准从目标、知识、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卓越工匠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调研装备制造业典型产品或服务,了解区域内企业代表性生产经营业务,反应行业企业的典型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2]。例如,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山东开泰集团合作开发,将抛丸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和零件生产完全交由高端装备实训基地完成,通过将零件加工工艺与以序化的工作过程序化为学习内容,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组织教学,明确操作任务及要领,组织开展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浸润式融入课程思政。创新立德树人工作内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大国工匠、大国工程和大国重器等思政案例来感染学生;积极搭建大数据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介绍行业自主创新典范,通过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学习平台实现红色教育云端共享,激发学生技能报国的家国情怀。

2.3 世赛引领,以技能大赛磨炼精湛技艺

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为引领,建立“系赛—校赛—省赛—国赛—世赛”五级技能大赛竞赛体系和培养选拔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现教学科研与技能大赛的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在开展世赛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育、训、赛一体模式,让学生熟悉职业情景,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劳动精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将世赛典型任务的教学内容实施和世赛评分标准的评价考核融入卓越工匠人才教育全过程。世赛竞赛试题源自行业企业中技术工人的实际工作,强调操作的规范与标准,考虑了工作任务的典型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技术或工艺的先进性,代表了该行业的世界领先水平。世赛赛项说明文件对参赛者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综合素养等要求作了具体详细的说明[3]。例如,学院作为CAD 机械设计世赛基地,不断将世赛赛项CAD 机械设计的竞赛内容和标准,对照国家标准,进行提炼、转化、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一线岗位的最新技术,把世赛技术技能和敬业精神传授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4 书证融通,职业证书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坚持双证书制度培养卓越工匠,将职业证书标准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例如,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方案中明确实现的学习成果、考核内容及所达到的能力标准。借鉴职业技能认证考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重构“1”(学历证书)与“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编程能力、运行维护能力等职业能力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书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证书标准,将等级证书中的工作任务、领域、技能点分解到模块课程中的知识储备、技能实施、评价反馈等,达到课程教学团队化、核心技能模块化、教学设施情境化,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

2.5 校企共育,以创新创业平台育实践能力

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共建“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机器人+多轴加工+高速高精”的产业学院承担了装备制造领域专业实训、师资培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具备生产制造、产品研发与试制功能。坚持科教融合、高端定位,以大数据云平台为核心,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凸显智能制造特色。例如,智能制造学院充分利用高精尖设备优势,与山东栋梁集团合作成立济南市工程研发中心,将栋梁集团工业机器人集成实训设备等真实项目、课题等引入学院开展设计优化、加工制造,将智能制造学院打造为创新创业平台,以创新产品研发和制造项目驱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依托山东省公共实训基地,发挥政行企校多元主体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统筹建设等,实现了社会多元投资,校企双元育人、共赢共生,协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培训服务。将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科技社会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设计打造一个支撑大学生创意实现和创新竞赛的作品制作平台,集教学培训、创新创意实现于一体,提供全方位的创意实现服务,形成创新产品,促进科教融合[4]。例如,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合作的孵化的多功能喷药采摘机械臂、一种升降支座的设计、太阳能擦玻璃机器人等60 余项目获得国家专利,其中8 项产品进入企业新产品考察范围,专利转化金额超过10 万元,打造了一个支撑学生创意实现和创新竞赛的作品制作平台、一个引领新工科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与济南柴油机股份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浪潮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4 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各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吸纳了多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等担任指导师傅,负责生产现场的创意产品质量管理、技术工艺支持、现场问题解决等,实现技能大师的绝活传承,塑造工匠品牌。例如,学院诸多毕业设计作品如立式罐体自动清洗机结构设计和发明专利一种瓷砖美缝机等在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指导下破解生产难题、技术攻关等。学院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通过安排技能大师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大赛、培养提升师资力量、优化校园孵化器作用等措施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质量。

2.6 铸造新时代职教“产教融合型工匠之师”

畅通学校教师和企业职工之间的双向通道。学校构建了校企双向流动常态运行机制,将卓越工匠培养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培养适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工匠之师”,具备主动适应教育改革意识、团结合作意识,适应学生个性化教育模式,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教师与企业一线工程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团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与山东开泰集团建立教师工作站,定期开展新进教师企业培训、教师半年企业锻炼等措施,深入推进校企专业对接、产教融合等工作,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不断提升双师素质,实现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更新及产品创新,营造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教学团队成长氛围。

3 结语

教育只有把根扎在产业链创新链上才能焕发勃勃生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给卓越工匠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扬优势,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将卓越工匠培育理念融入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强化内涵建设。校企协同创新、双向赋能,最终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工匠实训技能
高级技能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匠神形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匠赞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