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对策

2023-04-22 02:50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馆内工科图书

魏 霞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0 引言

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是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中,由于馆舍环境不佳、服务方式落后等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满足借阅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如何提升馆舍环境、优化服务方式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的服务建设尤为重要。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被动型、服务单一等弊端,完全无法满足目前读者和工科类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需求[1,2]。

自“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数智时代的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智慧化管理也成为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促使着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图书馆智慧服务进探究。刘鹏伟[3]从多个角度概括了传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多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王颖纯等[4]从多个角度概括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和特点,并针对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推进路径研究方向。以上研究能避免图书馆传统服务中的不足之处,为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提供参考和可行性依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最新学习资源,以此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如何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工科类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数智时代背景下,就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期加快国内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发展,达到完善自身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提升服务效率,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化服务。

1 工科类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目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内大部分藏书都是纸质版,并没有实现藏书电子化,存在使用不便利的现象;同时访问图书馆藏书,需要在学校范围内使用个人权限才能访问馆内的电子文献,给读者带来了不便。因此,工科类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前就应该明确其作用及功能,主要包含自动办理借书证、图书查询、进出扫脸以及停滞时长记录、图书资源联网共享等。除此之外,通过在图书馆中引入智能技术能增强服务效率和质量,减少馆员人数及劳动强度,可以更好地为读者节约查询图书的时间,让读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以及科研与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馆的智慧化势在必行。目前虽然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为读者提供了诸多便捷和人性化服务,但是由于智慧化图书馆专业人才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重视力度不足,使得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管理及服务方面仍缺乏前瞻思维[5-7]。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智慧馆舍环境不完善

学习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读者心情,温馨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对于具备智慧实体空间和工科类软件的虚拟仿真图书室的工科类高职院校,避免了由于个人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不佳等缘故导致学生无法学习或使用相关工业软件的弊端,使得读者的学习热情都相对较高;其次是学生们特别情有独钟于智能研讨室进行讨论学习,特别是工科类的学生由于需要使用的编程软件与虚拟环境进行联动时,涉及电脑性能要求高和相关问题的讨论等。但是大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由于校区老旧,造成馆内功能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域设置较单一、采光及通风效果不佳以及无法达到工科类虚实结合的学习模式等,远远达不到智慧馆舍的标准,导致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性服务以及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2 智慧自助服务尚未全面展开

目前,国内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基于数智时代已经搭建了图书馆智慧服务,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服务方式落后,内容单一,只能简单实现馆内线下资源自助借还图书服务、查阅图书功能等。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RFIDA 技术实现了智慧化借阅服务,但是由于该项技术运用范围小、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多、类别繁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细化的工科图书自助借阅过程繁琐,手机和刷脸借阅、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移动终端APP 开发等智慧服务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3 高智能化设施普及程度不高

高智能化设施普及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有效智慧服务的重要一环,虽然众多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硬件方面有打印复印一体机、多媒体设备等基础设施,但是更高智能化的图书馆3D 导航、智能书架、AI 查询机器人等仍是空白,同时大多数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无法做到智能化指引、馆内环境实时监测等功能。软件方面,虽然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具有线上图书智能化问答APP 等系统为读者答疑解惑,但是仍存在答非所问、咨询范围小等问题,难以满足读者智慧服务的要求。因此,加强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能化硬软件技术使用和研发仍是该领域当务之急,是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设施普及程度的基本保障。

2.4 咨询服务智慧化及资源有待丰富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智慧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化,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所搭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缺少在线实时互动、资源共享空间、用户属性信息的收集分析等在内的新型服务模式,导致部分工科类书籍资源的缺乏,而部分工科类图书资源比较浪费,因此通过图书馆智慧服务技术能很好掌握读者偏爱哪些工科类书籍、使用时间等进行判断,从而避免部分工科类图书资源的浪费或部分图书资源匮乏,导致无法对读者进行精准服务和针对性的推送所需图书相关资讯,使得人力资源及图书信息资源的浪费。

3 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对策

在数智时代环境下,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应结合时代变革优势,针对智慧图书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新的服务模式探索,以适应未来知识社会的发展。针对目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3.1 加强智能化硬件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引进智能设备

目前,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的建设仍是工科类高职院校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关键技术应用及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在国内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更加强调为读者打造一个集休闲与舒适于一体的智能化、多功能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除了能实现图书资源借阅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升学学习空间、办公、交友、休息等,也是未来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首先采用云服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硬件设施,搭建具有楼宇控制智能化建设的图书馆,即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进行读者健康监测,避免季节性疾病传染;使用大屏幕实时展示馆内人数、图书馆或学校通告、新闻、阅览室座位数量等,使得馆内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快速获取所需信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系统根据馆内人数、光照等进行馆内温度湿度自动调节和控制。其次在馆内图书资源分布、阅览室设计等的基础上,以读者为中心合理建设特殊化阅览室、智慧学习空间、智能研讨室等智能化服务空间,为读者提供讨论或学习的私密空间。打造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不仅是重建或改造空间的问题,而是根据智能设备和相关技术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模式进行重组,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体理念”,极大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

目前,高智能化设备仍是工科类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短板,因此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即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图书盘点系统、智能书架等,能降低馆员工作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引进AI 机器人、图书馆3D 导航等智能设备进行上架图书推广、增强馆内环境实时监测和馆内智能化指引,从而建立一站式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

3.2 提升资源共享力度及个性服务水平

图书资源共享主要是基于电子化图书,所以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资源共享。目前,很多工科类高职院校和企业由于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自身无法独立建设健全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因此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建设区域图书馆联盟,加强不同工科类高职院校间和学校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其中特别是工科类的书籍,我国目前的制造业技术更新很快,但企业与学校间的资源共享较少,导致学校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而无法实践,而企业对最新知识获取的渠道较少,因此区域图书馆联盟不仅避免资源浪费,还能实现工科类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优势互补,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和避免资源的浪费,为图书馆智慧化提供合理建议和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工科类高职院校的相关图书资源进行社会共享,通过图书借阅进行相应的技术人才培养。

对于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是服务的主要方向,需要在满足基础个性服务外,不断扩展和挖掘个性化阅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有效提升个性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服务和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加强特色资源库建设,依托数智时代的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根据读者的专业、个人信息、借阅图书偏爱等信息建立人数据库,便于掌握读者偏好以及根据学院借阅群体数据库预判阅读需求,并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推送新入库图书、期刊等服务;其次根据教学楼、学院实训楼等分别位置与师生图书资源需求合理设置智能化服务设备,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区域扩展到校园各空间,从而快速且高效的满足师生特色图书资源使用的多元化需求;最后是通过开展“图书推荐日”“开通图书馆网络直播”等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并通过活动对馆内的推广活动策略和各项服务进行评估,以便进行查漏补缺,提供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3 加快移动终端APP 开发与运用

目前,微信和QQ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交流、阅读的重要APP 软件,因此工科类高职院校处理通过图书馆公众号或微博平台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和QQ 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检索、平台交流、调研等,进一步加速智慧图书的建设。例如通过微信和QQ 平台进行工科类移动APP 的建立,作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补充和延伸,用于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工科类高职院校馆员与读者间的交流,实现一站式信息资源传递、咨询、讨论,进而增强读者获取所需工科类资源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其次借助APP 平台进行相关政策、新书的推送,并依据读者的个人数据库信息进行差异化服务,以此提升智慧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和为新知识普及做出相应的贡献。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科类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设,这也是数智时代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工科类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虽然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但在技术和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从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运行效果可看出,在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和手段,从工科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政策、人才、资金投入等诸方面,积极分析、思考和探寻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达到完善自身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提升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化服务。

猜你喜欢
馆内工科图书
印象·福州新馆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一起跳
班里有个图书角
逛图书馆
江西首家“绿膳坊”主题餐馆联姻农业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