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3-04-28 05:26贾礼维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情境创设深度学习

贾礼维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深度学习,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细化学习目标,提升学生思维层级;整合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指导学生迁移运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高阶思维;情境创设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道德与法治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与深度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相较而言,深度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对认知水平的要求是“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四个层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深度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体会社会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有效整合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情感体验,并进行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落实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

以《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以下策略,使深度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展开。

一、细化学习目标,提升学生思维层级

促进学生高阶认知的形成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是深度学习的重点。教师要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细化教学目标,将“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使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一)關注认知过程,厘清目标层次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的,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以“知道、理解”为依托。教师在梳理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有四个板块:“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前两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知道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学习欣赏书法艺术。后两个板块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感受汉字的独特寓意,知道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体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再从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社会全球化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汉字,懂得珍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汉字造字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也要让学生依据古人的造字方法来分析汉字的隽永意蕴,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思想情感也更加深刻。

(二)紧扣学习重点,完善目标要求

对于“丰富多样的文字”这一板块,笔者从我国民族多样性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民族的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提升思维层级。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能够初步识别、区分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

2.搜集和了解其他民族文字的资料,并为课文中“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一观点提供依据。

教学“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板块,笔者先引导学生对比甲骨文与其代表的实物,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思考祖先的造字方法。当学生学习了汉字的字体演变,对不同的字体风格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级——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初步感受汉字特点,选取几个古汉字,追溯起源,形成“中国汉字历史悠久”的认知。

2.通过呈现我国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字体,了解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学会欣赏每一阶段的字体风格,体验独具韵味的书法艺术。

前两个板块为第一课时,初步渗透了深度学习的理念,促使学生积极、灵活地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后两个板块为第二课时,更加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如教学“意蕴隽永的汉字”板块,笔者将思维培养的重点放在分析和评价汉字的造字方法与隽永寓意上,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讲好汉字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如下。

1.观察、感受汉字独有的寓意,并借助学习资料与以往知识结构,自己尝试分析汉字的寓意。

2.了解汉字形体与表达意义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找到的汉字,体味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道德标准、思想意识烙印等,讲好汉字故事。

“影响深远的汉字”板块旨在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圈的由来,分析汉字文化圈的成因,并且着眼当下,感受汉字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汉字文化圈,知道汉字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并尝试分析原因。

2.从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社会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珍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清晰的教学目标使深度学习的方向更明确。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层级,逐渐认识到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和交流符号,还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整合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深度体验

开展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将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关联多个意义要素,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深度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对知识的提取、迁移和运用能力。

(一)重构教材板块,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应根据学情和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构教学板块,活化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材将“丰富多样的文字”放在第一板块,将“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放在第二板块,是为了让学生先了解我国文字的多样性,再着重学习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但是班级里少数民族的学生非常少,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远高于少数民族文字。深度学习强调“在真实中学,向真实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第二板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中的早期象形汉字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猜测早期象形汉字对应的是现在的哪个汉字,以低难度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建立甲骨文与具体事物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如下。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商朝的甲骨片,它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上面有一些古文字,你能认出它们吗?

生:第一行分别是“日、月、山”,第二行是“羊、水、木”。

师:你答得真快,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我们现实中的自然事物很相似。

师:没错,我们把这样的文字叫作——象形文字。

学生自主寻找甲骨文与对应的自然事物的特点,学习热情高涨,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有了简单的象形字作铺垫,笔者又出示了“虎”和“象”的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分析,进一步感受古人造字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辨一辨“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激发他们探究古汉字的兴趣。经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祖先是在观察大自然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字,对汉字的感情逐渐加深。之后,笔者营造了“古文字博物馆”的情境,出示了秦半两钱,从钱币上出现的文字过渡到人民币上的几种民族文字,将课堂过渡到第一板块内容的教学。学生回忆使用人民币的经历,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课堂环节自然衔接,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

(二)连接教材范例,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是由道德与法治“用教材教”的学科特点决定的。笔者在第二课时前设置了预习环节,让学生查找资料,依托汉字小故事,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由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感情。课堂上,笔者将学生的预习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照预习内容,完善和评价汉字故事。以下是教学片段。

学生观看“孝”“信”“忠”的古代字形和字义的动画资料,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和巧妙造型。

师:你们找的汉字和动画中的汉字是类似的吗?小组交流,请代表上台分享。

生:我们组找的是“仁”。最初“仁”字呈现的是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后来,两个“人”被简写成单人旁和“二”,但相互依靠、为他人着想的意思没有变。这个字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有仁爱之心。

生:我们组分享的是“勤”。“勤”字右边的“力”最早是一种耕地的农具,“勤”的本义是在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我们还找到一张祖先在土地上耕作的汉石画像,图的左边是耕作的农民,右边是耕作的工具,和“勤”的古汉字很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平时也经常提醒自己要勤奋努力。

师:听了同学的分享,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古人很聪明,将有不同含义的部件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新汉字。造字蕴含着祖先的聪明才智。

生:刚刚说的这些字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一个汉字都熔铸了祖先的智慧和灵感。

通过动画学习,学生对汉字承载的丰富内涵有了初步认识,再对照自己找到的汉字故事,就会发现很多汉字都是部件的巧妙组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在讲汉字故事时,可以学习教材上的方法;在听故事时,可以将以往经验与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融合;在课堂末尾,可以总结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评价,加深对汉字的情感。

三、创设活动情境,指导学生迁移运用

深度学习注重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习内容,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尝试运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教他们把握情境中的关键要素,由此做到举一反三、知行合一。

(一)代入生活场景,在勾连中理解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特点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将学习的内容运用于生活。将生活性的场景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勾连,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汉字蕴含着一定的道德标准和思想意识。教学时,笔者以“德”“友”两个字为例,带领学生解读“德”字的甲骨文字形与字义,引导学生将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学习。课后,学生会有意识地利用类似的字形、字义分析方法,解读更多的汉字,进一步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是的,这是右手的形状,图上画的就是两只右手。

生:两只右手靠在一起,说明是两个不同的人的手,我猜这个字表示的是好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

生:我觉得两只手朝着同一个方向,意思是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才是好朋友,说的是朋友需要志同道合。

师: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友”的:“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和你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的很多传统思想观念都镌刻在汉字中。

学生将学习“德”字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友”字的学习中,并结合自己以往的知识储备,联系自己在生活中与朋友相处的场景,分析“友”字蕴含的传统道德观念。可见,学习“德”和“友”的过程就是开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之后,笔者又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了“和”这个汉字的造字起源、书写形式和发音特点等,再次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已学方法,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课中所学,在体验中传承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展示的平台,提供模拟社会实践的真实场景。在欣赏完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后,笔者将学生的目光引回校园,让学生回忆在校园中接触过的书法艺术。学生发现:学校的校名是当代的书法名家写的;学校的走廊上挂着同学们的书法作品;教室的光荣榜、展示台上张贴着班级同学书写工整的作业。学生意识到:汉字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把汉字写好,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师:我们每天都在书写汉字。传承美丽的汉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把书法练好,就是最美的传承。接下来,我们也把这份美好的传承带给他人——挑选你喜欢的汉字,工整地写在准备好的书签上,再一次感受它的古老和优美。你也可以把写好的书签送给家人或朋友,给他们讲讲汉字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也感受到汉字的艺术性。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真正认识到:汉字经过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由此,学生产生了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责任感,这也会督促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写好每一个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理论,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情境和问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实到行动中。

参考文献:

[1]安富海.翻轉课堂:一定要指向深度学习[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7).

[2]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

[3]蔡维金.例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策略[J].考试周刊,2019(102).

[4]王应江.道德与法治课迈向深度学习的教学主张与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12).

(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情境创设深度学习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