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2023-04-28 12:42王天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摘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是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是美美与共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具有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伟力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价值意蕴。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需要实践推进和理论武装的双重驱动。树立正确价值观、劳动观和文明观,发现、创造和共享美好生活,是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0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6-0052-05

人类千百年来始终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挖掘和阐释美好生活观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也有利于夯实新时代党的群众基础。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三重向度

美好生活既表达了生活的合目的性,又彰显出生活的合规律性。[3]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从国内和国际、理念和实践对美好生活的内涵做了深刻阐释,框定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属性、实践旨归和文明意蕴。

1.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狭义角度看,美好生活不是别的国家、别的时代的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密切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艰难摸索出的、适宜中国国情的、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之声回应时代之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搭构基础框架,它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有機结合,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有序发展,其稳定性与优越性保证了美好生活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发展,既溯源悠久,又与时俱进,为人民迈向美好生活提供了广袤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

2.美好生活是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存在现实的问题,作为现实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美好生活由理想正转变为现实,我们迈上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台阶。美好生活要在实践中丰富,不断向纵深展开和跃升。在新时代,我们将从物质文化相对单一的生活向“更加全面”的美好生活拓展,我们将从相对基本的保障向“更加高级”的美好生活跃升。新时代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多样、全面和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

第6期王天琪:论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3.美好生活是美美与共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超越阶级和时空的共同心声,是人类恒久的共同理想,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完全一样。习近平指出:“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5]古丝绸之路是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带一路”建设则承载着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促进历史不断发展的当代体现。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为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努力构建有利于人类共享美好生活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西方学者关于美好生活的论述相比有巨大的超越。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植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突破西方学者将美好生活抽离于社会实践的局限;立足于现实的人,突破了西方学者将美好生活置于抽象的人的局限;服务于人类的美好未来,突破了西方学者美好生活论析的狭隘价值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具有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价值意蕴。

第一,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把广大群众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6],“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对党员干部而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使命担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对全体人民而言,美好生活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坚定信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党的使命和责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民对党的殷殷期待。“带领”强调内在的使命,“顺应”强调外在的呼声。作为内在使命,党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心愿的高度重视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表达,体现了人民追求的至上性、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人民地位的至上性、人民力量的至上性,因而党始终得到全体人民的坚决拥护。作为外在呼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阶梯式飞跃,人民在不同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清晰地映照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型政党。因此,体现党的初心使命的美好生活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可近可亲可信的具体体现,既有利于全体党员坚守初心使命,也有利于提升全体人民对党的拥护和爱戴。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刻的时代内涵。面对内在的使命和外在的呼声,我们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让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具有其他政党难以比肩的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二,焕发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8]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与人民日常生活相脱离的“去生活化”发展。当富强理想初步实现之后,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生存性的需求在人民生活中的份额占比缩小,追求更全面、更幸福的生活状态占比增大。相应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由更加注重“生产”转换为更加注重“生活”,由注重经济总量、经济指标到注重人民生活质量、人民的获得感,由注重满足物质利益、保证基本生活水平到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转变。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愿望,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人心、克服困难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擘画出了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需要更好地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让全体人民以更强烈的历史自觉投入到中国梦新长征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展现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人类作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美好生活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向往,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体现。但是,从当前世界格局看,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适者生存大行其道,其结果是“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9]。显然,这愈发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矛盾,国际贸易战频发、地区局部战争从未停止、恐暴恶性事件发生率上涨、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膨胀,因此实现美好生活的路途任重道远。中国所言的美好生活不同于西方国家标榜的“美好生活”。一方面,美好生活享受主体广泛,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是广泛而真实的美好生活。而西方“美好生活”的享有对象主体狭窄,集中在占人口少数的资产阶级,这是局部的美好,而不是广泛的美好。另一方面,美好生活超越了人的片面发展的缺陷,也超越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适者生存等传统逻辑。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生活状态向往的总体概括,还是人类共同体彼此之间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中国所倡导的美好生活价值意蕴突破了阶级壁垒和地域壁垒,具有普遍性、前瞻性。对此,中国已经在行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精准地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建设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建设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机活力与美好前景。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观蕴含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但是这种潜在的价值还需要转换为现实的价值。由潜在的价值转换为现实的价值需要实践推进和理论武装的双重驱动。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不可逆转,我们正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任务,因此加强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理論武装是不可或缺的路径。

1.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发现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丰裕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精神条件是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其实不管是哪个历史发展阶段美好的事物始终存在,但是即使在丰裕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精神条件下,主体却不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美好生活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但也离不开主体的内在尺度。美好生活不是让人盲目听从或者简单适应外部世界的一种消极状态,而是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

一是正确认识美好生活本身。美好生活是一个涵容度很广且恒议恒新的概念,基于不同立场、不同视角有不同的理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美好生活的发展性、全面性和历史性。美好生活不是静止的已成状态,也不是未来的终极状态,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是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不是低水平的、低级趣味的生活,是不断向更高水平跃升、健康向上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是物质富有、精神贫乏,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且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美好生活。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惠及全体人民又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过程。

二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因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把握美好生活的重要着眼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在这个阶段中,在根本上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社会集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利益,是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就是说,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和个体的美好生活向往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这些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有的则可能会有冲突。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坚持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为社会集体利益的实现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利益,从而促进个体美好生活的实现。

三是培养不卑不亢的价值智慧。不同境遇下不同主体之间的客观条件不同,即使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不同的主体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在主体的交流和比较中,如果只是从表面进行简单比较,就可能产生“百事不如人”的自卑心态,或者产生“本自圆成,不自外求”的自大心态。不管是自卑心态还是自大心态,都很难让主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比较是必然存在的,在美好生活的比较中做到不卑不亢,离不开主体的价值定力,也就是主体遵循的根本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建立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穿透性的认识基础上的准确定位,确立了主体的自主能力和自主定位。如果主体确立了健康合理的价值尺度,那么其解码生活能力也是健康合理的,即使客体条件相对弱势,也可以体悟到生活的美好。

2.确立科学的劳动观,创造美好生活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广度上日益拓展和水平上不断跃升,这就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过程就是在劳动中实现超越获得深度幸福的过程,就是劳动成果更高层次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过程。

一是劳动就是美好生活。习近平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2]劳动是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确证了主体的本质力量,验证了主体的理想意图,由此实现了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这不是消费性的浅层幸福,是增值性的、自足性的深度幸福。劳动不仅实现了自我完善和超越,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添砖加瓦,并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马克思说:“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3]。因此,劳动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也实现了主体的自我完满,从这个意义说,作为手段与目的有机统一的劳动过程就是收獲美好生活的过程。在私有制社会,剥削阶级对劳动价值存在种种误区,在西方有观点认为,思辨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这既没有完整把握劳动的丰富内涵,也没有摆脱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局限。

二是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辉煌的人类历史,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美好生活不是祈求天上掉下馅饼的美好愿望,“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14]。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关键在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持和平发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强调通过全体人民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在初次分配中不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另一方面,建设的要义在于共建共享。如果没有共建就不能创造先进的、丰富的文明成果,就不能共享先进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共享发展的前提是共同劳动、共同付出,而不是一代人劳动一代人享有或者一部分人劳动一部分人享有的分立状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通过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共同享有的美好生活。

三是正确认识劳动异化现象。劳动异化是私有制社会出现的问题,有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等不同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些领域一定范围仍然存在劳动异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会让人感觉到劳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可能看到劳动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的个别现象,从而感觉劳动与美好生活之间只是一种弱相关的关系。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然在发展中解决。党的二十报告明确强调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15],等等。面向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和拓展,劳动异化的现象将逐步消除,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价值将充分实现。

3.涵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享美好生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新的整体性概念,是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人类文明观。习近平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16]。理论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7]前者侧重于理念性的感性层面,后者侧重于实践性的理性层面。

一是涵养社会心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共生共享共担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共生揭示了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整体性,是共同体成员紧密团结的纽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共享是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同分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方向,是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共担当是人类不仅要彼此分享权利和利益,也意味着要共同担当风险和义务,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升华。社会心态具有集体性和弥漫性,是社会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社会心态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感受表现出来,容易在相互感染和相互暗示中产生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是美好生活建设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二是涵养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理性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认识。从国际上看,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基本精神存在于各个民族国家,彼此都希望人类实现美好生活,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民族国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选择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也不同。从国内来看,要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经济一体化发展并没有消除国与国的区别,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西方国家的打压围堵愈加激烈,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中国坚决反对丛林法则和零和博弈的思维和做法,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8]。因此要坚持互利共赢、和而不同的理念,培育立己达人、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在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2][4][5][6][7][8][9][14][15][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3:17,60,590,37,438,438,557,369,39,19.

[3]吴宁宁.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契约伦理意蕴及建构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146-15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30.

[17]叶险明.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初探[J].理论与改革,2021(2):24.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给”的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