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华侨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

2023-04-30 09:31徐远通
岭南文史 2023年3期
关键词:侨乡华侨华人

徐远通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前,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6000多万华侨华人和3000多万归侨侨眷,广大海外侨胞在政治、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中不断做出重大贡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海外赤子在内的华夏子孙共同的使命与追求。华侨华人是中华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在海外重要的继承和传播者,而华侨文化有明显的跨地域、跨文化特质,具备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风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重要的五个方面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重要特征,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华侨华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体会到华侨文化的内在基因及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第一,华侨文化的基因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同心同德推进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海外侨胞与中华大地各族儿女的关系有着血浓于水、命运与共、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历史时期从未缺席。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立志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得到海外广大华侨政治、经济、舆论宣传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华侨创办的华文报刊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在建立革命组织和传播革命舆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孙中山盛赞华侨为“革命之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华侨华人始终与祖国同胞共命运、同呼吸、心连心。海外侨胞声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参与北伐和抗日战争,投身国内解放战争,融入救国救民的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海内外舆论宣传,参军参战甚至献出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祖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以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华侨科学家毅然回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率先回国投资兴业,带来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至今,侨资仍然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体,侨港澳企业约占我国外资企业总数70%,投资约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0%以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始终是我国引进高端人才的主体,我国“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中,94%以上是华侨华人。[1]历史证明,在华侨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下,广大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发扬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支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第二,华侨文化的基因有着鲜明的中华文明价值观和道德观,蕴含着和衷共济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天下为公的崇高愿望。

华侨华人是当代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当华侨华人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他们便会泽惠乡梓,将目光投射回自己的故乡,关注故乡和故乡人民的发展,在侨乡大举兴办慈善事业,有力推动了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在遍布广东、福建等侨乡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设施和桥梁、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少都是来自海外华侨的捐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第三次分配就是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以捐赠和资助等无偿方式做公益慈善,帮助低收入阶层和困难民众脱贫解困,实现共同富裕。据海关关册统计,1950—1980年的30年间,侨汇共75.86 亿美元,是1864—1949年85年间侨汇总额的两倍多,侨汇在满足国内侨眷生活生产需要、推动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予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力的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侨胞的慈善捐赠热情和数额持续高涨,捐赠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捐助更加引人注目。在资助公益事业领域,华侨华人慈善捐赠长期保持常态性和持续性。改革开放40多年间,华侨、港澳同胞向国内公益事业的捐赠,累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和港澳同胞捐建公益及交通项目超过4.5万宗,其中兴建扩建的学校占全省总数的半数以上,不仅改善了教育条件,也营造了尊重教育的社会氛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便是由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款修建的,共收到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名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捐款,总金额超过9.4亿元人民币,是一座凝聚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心的标志性奥运场馆。[2]华侨华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彰显中华儿女的大爱与担当,成为推动共同富裕路上不可忽视的群体。

第三,华侨文化的基因有着牢固的知行合一、厚德载物的传统智慧,蕴含着同心协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的神圣使命。

数百年来,华侨华人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落地生根,就有中华文明的共同记忆在传递。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后半叶以后,华文媒体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壮大,累计出现约5000种。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在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文媒体总数有1019家,其中报纸390家、杂志221家、广播电台8家、电视台77家、网站250家,已成为国际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华侨创办的华文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集报纸、刊物、网络媒体、广播、电视于一体,处于信息时代的前沿,能够迅速捕捉和传递有效信息,为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提供了良好窗口。近十年间,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迎来了“海归回流”的时代。据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超过60%的博士生导师是留学回国人员;此外,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也是“海归”人士。归侨通过回国创业、教学、研究等形式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回国,促进中国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步。特别是近代以后,随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侨居国外的人数增多,不少地方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侨乡的特质,侨胞不仅仅在经济上回馈与反哺家乡,留下一批中外合璧的建筑及文化景观,而且老一辈海外侨胞情系祖国、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感染和熏陶着无数侨乡后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侨乡文化”和“侨乡精神”,潜移默化地对社会精神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华侨华人促进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和谐发展的写照。

第四,华侨文化的基因有着适应时代潮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蕴含着携手并肩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美丽中国的长远追求。

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全球各地正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长期以来,广大华侨在海外亲身感受到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在实践中更了解和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越来越多高层次海归人才热衷于环保事业,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长,通过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致力打造全球性的环保产业、技术转移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不断促进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利用在海外学习的环保知识和理念来支持家乡建设,各类海归人才在垃圾焚烧处理、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治理、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一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少港澳人士及海外侨胞积极推广低碳绿色产业,如澳门国际绿色环保产业联盟,成立十多年来,立足澳门,背靠祖国,致力打造全球性环保产业、节能技术转移的交流合作平台,作为多个国际性环保组织共同体的发起单位,与日本、芬兰等国合作孵化环保项目,组成标准制定团队,鼓励技术创新并保护发明专利,助力环保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并且持续地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4]

第五,华侨文化的基因有着明显的跨地域、跨文化特质,蕴含着海纳百川着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由于华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成为最直接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华侨积极推动了全球的优秀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华侨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熟悉住在国民众的思维模式、语言习惯及文化背景,开展现代文化交流具有在地化、流动性和跨国性等方面的优势。当今世界有4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他们精通居住地语言,可以用当地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给国外的朋友讲清讲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充分展现中国可信、可敬、可爱的国际形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超过70%的华侨华人从事商业经营工作,经过多年打拼,一些华商发展成为住在国经济支柱,对当地经济有重要影响。他们不仅资金雄厚,而且在当地政界和商界积累了大量人脉,建立了广泛的关系网。海外侨胞可以通过其人脉关系,帮助中国企业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促进中外合作共赢。特别突出的是,反对“台独”分裂、促进中国和平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2022年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四川举行,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家统促会及相关组织3000多人参加大会,海内外同胞共叙桑梓情谊、共商祖国统一、共谋民族复兴,充分表明了海外同胞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5]近几年国际疫情蔓延,广大华侨华人捐赠防疫物资,投身当地抗疫,许多国家的侨团主动请缨,帮助当地政府与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接,为住在国抗疫做出了贡献,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不断促使各国人民在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在互鉴中超越利益冲突,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广东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海外侨胞人数一半以上,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一直是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兴业的热土,吸引了众多侨胞在粤创业发展。在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东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广大海外侨胞是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充分发挥华侨文化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让它如灯塔一样为海外侨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导航引路,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此,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在文化发展与侨乡建设的关系上,树立华侨文化灯塔,在“归”“认”上做文章,推进广东侨乡的现代化建设。

侨乡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广东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广东共有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而潮汕、江门、梅州三大侨乡就有34个县(市、区)、410个镇,占全省县(市、区)、镇的四分之一以上。近年,国家在侨乡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扶持了一批文化工程和平台建设,延续侨乡文脉,推动侨乡文化不断取得突破创新。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海外华侨银信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4年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得到国务院批准;2019年,江门被选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这些文化工程和平台的建设,彰显了侨乡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6]广东省有独特的岭南侨乡文化,华侨文化是广东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最有特色、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之一。必须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深入推进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各项工作,让侨胞在粤创新发展、投资兴业更加放心安心舒心,更加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侨乡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我国华侨华人的主体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他们大多已加入住在国国籍。新生代中相当多的人仍然关注祖籍地发展、报效家乡的愿望,但也有部分人对祖籍地感情淡薄,甚至从未到过家乡。为了增强海外华人对侨乡的向心力,侨乡必须发展成为海外同胞回来寻根、投资、创业或兴学首先想到之处。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侨乡文化建设应突出浓郁的“侨家故乡”味道,打造具“侨”特色的文旅新地标,树立起华侨文化灯塔,为侨胞新生代导航引路,在“归”“认”上作文章,增强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要深入挖掘侨乡人民和广大侨胞在长期奋斗发展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优秀美德和精神品格,不断以积极、亲善包容的文化精髓解决今天侨胞群体和侨社发展的现实需求问题,大力保护华侨特色文化遗产,保存侨胞对家乡的鲜活记忆,不断深化侨乡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强侨乡地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底蕴后劲,让华侨文化在侨乡现代化建设中散发隽永的芬芳。

二是在文化发展与人才建设的关系上,辐射华侨文化影响,在“交”“互”上增特色,形成华侨新生代人才会聚区。

华侨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及传承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自成体系、韵味独特。传播侨乡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侨乡优秀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辐射华侨文化影响,重点在于加强海内外同胞的交流互鉴,在“交”“互”上增特色。可以通过海外的华文学校、华文媒体和华侨社团组织,展示和宣传侨乡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与新华侨进行文化层面的交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情谊,发挥世青会、侨青会、侨商总会、侨商青年会等团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华侨与侨乡的交流与合作。新生代华侨华人中,涌现出一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界精英人才,在侨居地创下成功的事业,推动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先辈们一样,他们普遍拥有一颗热爱桑梓之心,各地应该把中华文化及华侨文化的精粹辐射到海外新生代身上。可以采取“ 请进来” 的方式,吸纳华侨进入统战组织和团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增强新华侨对侨乡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帮助华侨青年找回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荣光和优势。通过各种平台与活动,支持华侨青年进入祖国大陆寻找发展机遇,在助力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才干。

近年,广东省聚焦江门、汕头等重点侨乡,积极开展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建设,推动在江门、汕头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吸引广大华侨华人回到故乡参与大湾区建设。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江门立足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00多万名江门籍海外同胞的优势,坚持“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文明互鉴的交流典范、共建共享的文化实验区、华侨华人青年的创业创新高地”四大发展定位,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凝聚侨胞创新创业力量,使江门成为许多港澳侨青年创业的首选地。作为“国字号”的江门“侨梦苑”,搭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核心区内引入外资企业400多家,吸纳高层次人才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0多人,引进一批侨资、外资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7]在华侨文化的辐射及推动下,侨乡正逐步成为新生代华侨人才会聚区。

三是在文化发展与载体建设的关系上,加强华侨文化创新,在“聚”“研”上建载体,提高岭南华侨文化发展水平。

华侨华人文化是动态的,通过与异地文化的长期交流,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在保留华裔文明基本特征的同时,与原住民文化融汇互通,文化积淀丰厚且发展充满活力。由于华侨文化资源深厚,内涵丰富,为开展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建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视角,对华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和应用。显而易见,加强学术研究以推动华侨文化的创新是大有可为的。近十多年间,广东华侨文化研究取得喜人的成绩,产生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有部分华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级、国家级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成绩斐然,但也有不少方面有待努力。如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专项普查和文物保护,对建立健全海外专家人才库、海外社团重点代表人士台账,对新侨领发现培养和新侨团培育建设,对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方式研究侨务动态等问题,仍需进行深入探讨及积累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华侨文化的高水平研究,以利促进侨乡的高质量发展。

提高广东华侨文化研究水平,首先要从“聚”字着手,大力集聚文化资源和研究人才,同时要在“研”字着眼,建设一批研究岭南华侨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从财政和物质上大力支持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吸收引进文化创新人才和创意团队,重点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人才。依托暨南大学、五邑大学、汕头大学等华侨文化研究特色突出的高校,构建起岭南华侨历史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华侨文化内涵,开展对侨乡文化的发掘、研究与弘扬,使潜在的侨乡历史文化资源成为现实的文化创新生产力。同时,要大力做好华侨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和发展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开展对华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建立华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出台广东省关于保护华侨文化遗产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普查、登记、建档、认定、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制度,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使保护华侨文化遗产工作有法可依。整合华侨文化资源,建立全省侨乡族谱数据库平台,收集各地家族谱,向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寻根问祖服务。加强对华侨华人史上各时期重大事件、著名侨领的文物史料发掘和宣传,全面展示华侨对中国和侨居地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多元展示华侨文化历史,宣传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和贡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华侨文化建设精品,把华侨文化的精华推向国际社会,向世界展示华侨华人的良好形象,提高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8]“根、魂、梦”指明了新时代华侨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上,华侨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谱写出光辉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侨乡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我的华侨老师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