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策略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023-05-09 04:33陈红霞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陈红霞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许多优秀学者对创造性思维做出了深入研究,提出创造性思维有深刻性、独立性、活跃性三种品质。而如何将创造性思维的思维品质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建立联系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在阅读教学中出现问题设置低阶化、教学设计忽略“三维目标”、教学评价淡化思维过程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常见的问题

1.问题设置难以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设置是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当下,很多教师会有意识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抽象性,有的教师设置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单一化、缺乏内涵等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

2.教学设计忽略“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被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积累和情感感受,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导向。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可能会将阅读教学目标停留在“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而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教学工作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依赖教师,从而限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教学评价淡化思维过程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思考主动性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内评价时经常运用“你总结得很棒!”“你说得很好!”等概括化词句,此类评价内容虽然能够给学生带来暂时的肯定,但是却将评价停留在学生的答案,使阅读教学“戛然而止”。而课外阅读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也仅仅通过“阅”,或者以“优”“良”等级别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以上两种评价方式都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二、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巧设疑问,提升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透过问题表象分析问题本质,是追根溯源,预见本质的思维品质。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设置难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问题出发,以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为目标,积极优化问题设计,从传统的“到教参中找问题”转向“向学生要问题”。

以《跳水》一文的问题设计为例,教师可根据“父亲从船舱出来让孩子跳水”这一故事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这个父亲好狠心,用枪瞄准孩子,让孩子跳水,难道就不能用其他方法吗?”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得出“父亲这一方法是最巧妙,也是最快速有效的”这一结论,从而理解船长机智果断的性格。在“向学生要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2.方法引领,提升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提升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开展教学工作时,可借助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方法,从而强化习得过程,优化创造性思维。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为例,教师可围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开展“概括特点”“丰富意象”“感悟写法”等教学环节。对于“概括特点”环节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中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相关的词语,并在脑海中形成景象。在“丰富意象”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西沙群岛‘物产丰富、五光十色’?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有哪些?”引导学生找出“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海参到处都是”等语句,丰富学生脑海中的画面。对于“感悟写法”环节而言,本篇课文运用大量“有的……有的……”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象,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照此类句式完成仿写。通过这“三步”阅读教学,学生学习了词句提炼、内涵感受、句式认识和应用,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同时通过“抓关键词”“提炼中心”“句式应用”发散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有效促导,提升创造性思维的活跃性

思维的活跃性是指对问题做出思考的灵活反应,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从拓宽评价途径入手,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丰富评价内容。

以四年級上册《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例,教师在此板块可组织学生开展“一分钟历史人物故事讲解”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上台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阐述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阅读故事后的所感所想。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做出评价,对部分描述简单,只抓住事情主干的学生可以做出这样的评价:“你的概括能力很棒,但是能不能详细描述一下细节?”引导学生细化故事情节。而对于讲解详略不够得当的学生则可做出这样的评价:“你真是读书高手,但如果你能尝试用言简意赅的词句做出讲解,就更棒了!”。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不再肩负着单一的阅读教学任务,而是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从教学主题以及实际学情出发,围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性、独立性、活跃性为切入点,从巧设疑问、方法引领、有效促导三方面进行有效优化。

【注】本文系江苏省2021年度第14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2021JY14-L330)、宿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