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建幼儿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究

2023-05-13 12:37杜文君江苏省启东市天天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区角风筝树叶

◆杜文君 江苏省启东市天天幼儿园

美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既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水平,也能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提高幼儿表现美、鉴赏美的水平。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趣味性美术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学习美术活动,在探索性学习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一、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游戏

自然资源是孩子们唾手可得的资源,特别是对老家在农村的幼儿来说,自然资源随处都是。不管是大树还是田野里的花草,都有着各自的魅力。有的花草茎特别结实,有的花草叶子很是特别,有的花草果实像是艺术品。自然资源中竹叶、石子、瓦片、麦秸秆、玉米皮等,只要稍经艺术加工,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教师要利用好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发现自然资源,整理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虽然到处都是,但是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搜集,并加以整理,进行分类摆放。在美术区角开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材料的投放,让幼儿有材料可玩,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体验美术游戏的快乐。比如在“遇见秋天”主题活动中,常见的树枝,孩子们可以取来使用,根据需要截成长度不同的树枝段,进行相框、美术图案的装饰。树叶也是宝贝,孩子们可以将秋天的落叶,根据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用红树叶“打扮”成红色的花朵,用黄色的树叶制作书签,用褐色的树叶进行创意摹画,让落叶也能焕发美丽的光彩。

(二)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动手创作

幼儿区域美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美术创作手段,教师应有意识地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比如,教师在美术区角投放颜料和树叶,暗示孩子们可以玩“树叶印画”的游戏。孩子们从装树叶的篮子里选取自己喜欢的树叶,在颜料里浸一浸,再将沾上颜料的树叶印在画纸上,画纸上就出现了树叶的形状,根据手部力度的不同,印出来的树叶脉络深浅不一,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树叶印画的乐趣,从而获得自豪感,增强了幼儿创作的自信心。

再如在“树枝拼画”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投放了大小、长短、粗细不一的树枝,孩子们自己用树枝装饰瓶瓶罐罐,使得普普通通的易拉罐变成了具有质朴艺术感的笔筒,孩子们还将彩珠黏贴在笔筒上,使得笔筒更加具有美感。在美术游戏区,教师要做好一个观察者,看到幼儿需要什么材料,及时投放,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需求。同时,当幼儿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笔筒”的损坏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静静地看幼儿对事情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教师要做的是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游戏,只需做好一个引导者、支持者。

二、利用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动脑动手的积极性

美术区角游戏中,手工制作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因为通过手工操作,孩子们能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资源通过塑形表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一)利用纸盒开展手工制作

纸盒是常见的废旧材料,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盒给了孩子们许多灵感,他们将纸盒想象成卡车、汽车、火车等,再经过动手操作,使得废旧物品渐渐与头脑中的表象资料重合,完成艺术创造。

比如,孩子们看到了美术区域中教师投放了许多牙膏盒子,他们将牙膏盒子一个接着一个排列,形成火车的雏形,又用剪刀在硬纸板上剪出圆圆的火车轮子,再在牙膏盒子的“车厢”位置,镂空剪出“车窗”。有的孩子还用彩泥塑造出坐车的旅客,使得手工“火车”更显灵动。一些牛奶盒子,孩子们把它们组合起来制作成机器人,细细长长的盒子做“机器人的手臂”,宽大的纸盒做机器人的“身体”。怎样让身体与四肢连接起来呢?孩子们想出了多种办法:有的孩子用纸管将其连接;有的孩子用胶带连接;有的孩子用扭扭棒,像电线一样将机器人的身体与四肢连接起来;还有的孩子觉得不美观,就用废旧的布料,裁成长条形当“围巾”。围上围巾后,机器人变得美观又大方。纸盒在孩子们的手中渐渐变成了“火箭”“火车”“机器人”“别墅”“相框”等,只要给孩子充足的材料与时间,他们会给人们更多惊喜。教师要支持孩子们的手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用现有资源表现美。

(二)利用布和竹片材料进行手工活动

印染、扎染、蓝印花布等是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教师可以带孩子们欣赏民族艺术,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兴趣。对于搜集来的废旧布料,教师可以将其投放进美术区角游戏中,让幼儿尝试做印染,用颜料扎染,进行蓝印花布的拓印。教师可以在美术区角将印染、扎染、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运用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幼儿能按照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尝试、学习,让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幼儿园生根发芽。

每当春季来临,风筝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教师带孩子们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看过蝴蝶风筝后,孩子们了解了风筝的对称美,萌发出制作风筝的愿望。教师可以播放民间艺人制作风筝的视频给孩子们看,怎样将竹片扎起来,怎样设计风筝图案,怎样上色,最后怎样将风筝的线系上去,特别是风筝制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借助美术游戏区,给幼儿相应的材料,让幼儿领略传统文化,在欣赏与体验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此外,布料的花纹还可以用来装饰美术作品、美化展板、美化海报、美化我们的生活。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动手动脑,废旧材料也能变废为宝,助力幼儿成长。

三、利用生活材料,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塑形活动

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去过饭店,一些饭店的饭菜不但色香味俱全,还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比如,厨师将胡萝卜雕刻成花朵,将西瓜雕刻成笑哈哈的娃娃,将普普通通的青菜梗雕刻成翠绿的竹子,瞬间给美食加了分。我们不需要孩子都成为雕刻家,也不需要孩子都成为厨艺达人,但我们需要从小给孩子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物体塑形的兴趣。

常见的瓜果蔬菜都可以给孩子们灵感,稍加改动装饰,就能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艺术品。比如小班孩子喜欢吃橘子,教师可以让他们将橘子皮搜集起来,撕成条状、圆形状,给画纸上的“裙子”“帽子”加以装饰,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又比如将橘子当作“娃娃的头”,在相应的部位用黑色的西瓜子当“娃娃的眼睛”,再用玉米须做“娃娃的头发”,“娃娃的身体”则可用茄子代替,这样,一个胖乎乎的“娃娃”就做好了。在美术区角,孩子们还可以将茄子切一切,分两半,做房子的屋顶;将稍微弯曲的茄子加工一下,做成“小船”;将草莓切开,当做花朵的花瓣;教师要鼓励孩子们玩“水果拼盘”的游戏。蔬菜瓜果给了孩子们灵感,给了他们美术创作的机会,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准备好“美术作品展台”,让孩子们在美术塑形中提高艺术创作自信。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投放相应的美术操作材料,让材料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同时,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创作,支持幼儿的美术创作,给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能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有效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角风筝树叶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树叶的不同称呼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一片树叶
区角活动真有趣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