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2023-05-19 09:33刘东杰
中华魂 2023年5期
关键词:规矩纪律总书记

刘东杰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深刻认识对党忠诚的现实意义,科学把握对党忠诚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到对党忠诚的知行合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充分体现,对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员对党忠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艰巨的使命任务与严峻的现实挑战,要求党员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我们总结出一个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取得成功,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人不断地艰苦卓绝奋斗。因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党员干部队伍。

把握“两个确立”和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我们更为自觉主动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前提。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言,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和做到“两个维护”是其政治义务。这一政治义务做没做到、做得充不充分,除了需要纪律规矩督促外,更为重要的是离不开党员自身的政治道德规范。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衡量党员政治品格的重要标准、检验党员党性纯度的试金石,理应成为党员必须首要坚守的政治道德。只有真正具备了对党忠诚的政治道德,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现实必要性、极端重要性,也才能在行动上真正做到“两个维护”。

治理党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现象的现实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使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也使党员对党忠诚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一巨大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正视的是,现实中党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而完全消失,各种诸如经济上的腐败、生活上的腐化、政治上的两面派、价值观上的迷失等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不仅对党的肌体健康带来某种程度的侵蚀,更严重的是,它会玷污党的形象、恶化党群关系、弱化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对于各类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现象,必须加以重拳治理。治理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现象,除了制度手段外,离不开对党员开展忠诚道德教育,使其真正建立起对党忠诚的道德自觉。

二、坚守对党忠诚政治品质的具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党员提出的坚守对党忠诚政治品质的要求,是党员是否坚守对党忠诚政治品质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

对党忠诚唯一性的政治自觉。在政治上,党员只能把党作为唯一的忠诚对象,这是由党的纪律规矩和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有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的规定。这一纪律规定向党员提出了对党忠诚“唯一性”的政治要求。这里的唯一性,即是要求党员在政治忠诚对象上保持唯一性。就性质宗旨而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组成了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性质宗旨的维护和实现,是离不开纪律严明、目标一致、团结统一的党的组织系统支持的。而这样的组织系统又有赖于每一名党员对政治纪律规矩、目标愿景、命令指示等组织要素的心无旁骛地服从,也即将自己的忠诚之心专注于党的事业上。

思想行动统一性的政治诚信。忠诚是主观认同与客观服从的逻辑统一,彼此相依、不可脱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于党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这句话表明,党员忠诚于党既要有思想上的忠诚意识,也应当有服从行动,取得忠诚思想与忠诚行动的逻辑统一。我们党需要的是“心中有党性、行中见党性”的思行统一的党员。只有做到了思想忠诚与行动服从的逻辑统一,这種忠诚才是真实的、纯粹的、稳定可靠的。保持忠诚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性,既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需要党员自身具备高度的政治诚信,践行在宣读入党誓词时的政治承诺,在思想上实现真正入党,把党的宗旨原则、信仰信念、规矩纪律等内化于心,形成高度的组织认同,从而为思想上忠诚于党建立心理道德基础。同时,也要求党员能够自觉地以行动来阐释信仰,积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做到忠诚思想导出忠诚行动,忠诚行动源于忠诚思想,以足够的政治诚信保证对党忠诚的内外无差、思行一致的高度逻辑统一。

无条件服从、不留余地奉献的政治觉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员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必须做到对党忠诚的纯粹无条件、彻底无保留。纯粹无条件,指党员对党忠诚应是基于对党的信仰和宗旨的高度认同,入党动机、工作动机、服从动机等都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心”。对党忠诚不是交易,不能“讨价还价”,在具体行为选择上,应当时刻谨记以党的需要为价值基准,对党的决定和命令绝对服从。彻底无保留,指党员对党忠诚应当全身心投入,而不应瞻前顾后、留有余力。在党需要的时候,要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甚至于不惜牺牲生命,而不能左顾右盼,“先人后己”。我们党走过百年峥嵘岁月,从革命、建设、改革到新时代,都曾涌现出无数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忠诚楷模,如令人高山仰止的周恩来同志。据统计,他“一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超过18个小时”,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新时代的党员,理应向楷模学习,强化对党忠诚的纯粹无条件和彻底无保留的政治觉悟,把对党忠诚视作党员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

一生一世跟党走的政治恒心。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一名党员一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应当有着“从一而终”的政治恒心,不畏威逼、不为利诱,始终坚定信仰、不失本色,“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讲,对党忠诚应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我们党的入党誓词中最后一句话,也明确要求党员入党时作出“永不叛党”的政治承诺,这是对党员忠诚于党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党员在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理应终身坚持党的信仰,追随党的奋斗足迹不断前进,为党的发展壮大、为党的各项事业向前推进奉献终身。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就是无数终身如一、一生一世跟党走的党员的无私奉献。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环境和日渐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深入推进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千千万万党员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终身如一跟党走,把自己的才智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三、坚守对党忠诚政治品质的实践路径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思想上对党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以认识理论伟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真理性已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所验证,具有强大的认识与改造社会的威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真学,才能真懂,也才能够深刻认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伟力所在,为真信马克思主义建立重要前提。二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以提升理论自信。“理论的价值归根到底在于其满足和适应实践需要的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共产党员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提升理论自信,进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三是抵制错误思想以保持理论本色。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根本指导地位,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色。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色,需要旗帜鲜明地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斗争。

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强化行动上对党的服从。一是以身份认知夯实角色担当。党员既是普通公民,又是公民中的先进分子,这一政治角色是由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所建构的。因此,党员是否合格和出色,根本上还体现在党员对党内各种纪律规矩、法规制度的遵守上。要做到这一点,既离不开强化学习教育、对违法违纪党员的惩戒,更离不开党员时刻进行自我警醒与对党员政治身份的真正认同,使党员建立和强化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二是以底线思维明确行动基准。对于党员而言,纪律规矩就是底线,任何违反纪律规矩的行为都已突破了底线。党员应当树立底线思维,以纪律规矩为最低行动基准,争取以更高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做到言行必守则。三是党员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责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蕴,以人民利益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加强政德建设,保障忠诚思想与行动的逻辑统一。一是立宏志以明大德。明大德要求党員“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党员只有深明大德,保持道德理性和定力,才能够经受考验和诱惑,做到处变不惊,在思想上真正建立起对党忠诚的政治意识,在行动上真正保持服从的政治觉悟。党员自觉树立起为国为民的宏大志向,以宏志为牵引,在追求政治理想中不断践悟大德,进而在思想上真正建立起忠诚观念,在行动中不断强化服从意识。二是践宗旨以守公德。党员应当遵守的政治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党员践行党的宗旨、尽心尽力服务于人民勠力奉献,就守住了一名党员的政治公德,做到思想与行动的逻辑统一。三是重修养以严私德。作为共产党员,需要不断通过自我行为省思、道德标杆学习、政治目标管理等多种手段,自觉加强私德修养,以过硬的私德品质来支撑公德和大德的践履,从而为保障思想忠诚与行动服从的逻辑一致提供厚实的道德基础。

猜你喜欢
规矩纪律总书记
“按规矩办”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纪律
总书记的告诚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