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回去“继承家业”之后

2023-05-22 09:11景一
时代邮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老一辈父辈订单

文 景一

敢想、敢拼、敢为,他们对未来自有判断。

制造业小厂正在兴起一股“厂二代”接班潮。

二三十年前,“厂二代”的父辈们白手起家,以智慧和勇气在时代的浪潮中累下基业,如今他们大多已到知天命之年,“厂二代”群体顺势登场。

这些等待被“接班”的中小工厂大多坐落在地级市或县镇地区,以源头制造为主,构成产业链上最基础的生命力。我们日常所需的各类用品,大多都诞生于此。“厂二代”接班往小了说,是一个富二代如何扛起家族企业的重任;往大了说,可以窥见制造业传承创新的缩影。

从月亮到六便士

和父辈们不同,“厂二代”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是海外留学,就是国内本硕学历,这给了他们前卫的思想和开阔的眼界,但面对工厂里要精细到块儿八毛的生意,难免需要磨合。

毕业于航空航天专业的屠新业,在接手扬州某牙刷厂数年之后,仍然时不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放弃“星辰大海”。答案其实没那么纠结,他单纯地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做生意带来的成就感。刚刚进入工厂时,为了避免“纸上谈兵”,他选择从工人岗位做起。植毛工、检修工、生产调度……每个岗位都做了半年左右,一遍下来,他摸清了牙刷生产的全流程。

但最初的几年,屠新业还是会经常和父亲产生摩擦,提出的创新想法总是被评价不够完善、不够现实。这几乎是每个“厂二代”的必经之路,一边是经验老到却难免思想守旧的父辈,一边是满腔干劲却对工厂不够熟悉的自己,当“见过世面”的创新思想和沿用了几十年的可靠经验相冲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撞上父母“你现在还什么都不懂”的疑虑,年轻人总要摔几次跟头,才能适应做一个“新厂长”。

当然,随着“厂二代”对工厂日益熟悉,这种情况会逐步好转,屠新业的“过渡期”更快一些,因为基层岗位的工作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有时候,客户对订单提出工期要求,比如20天交货,我首先就能知道工厂的产能够不够,不会出现答应了客户,才发现完不成的情况。”

也许父辈对这些早就有了烂熟于心的经验,但每当他自己做出一次正确的判断,就能获得更多的肯定。

不过,“前浪”和“后浪”的差异仍然存在。

在工厂内,屠新业的父亲负责采购生产设备,他更习惯采购多种品类,混合使用,能够降低经营风险。而屠新业更希望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选择同一种机器,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效率更高、便于维修和标准化管理,而且生产线整齐美观,更能在客户面前留下更好的印象。这一次,父亲尊重了屠新业的想法。

近年来,屠新业做出过不少突破性的决策,他积极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拉着爷爷和爸爸一起做直播,直面终端市场。

现代化的中小工厂

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研究专家范秋辞观察发现,很多传统工厂在“厂二代”接班后,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厂二代”往往理念更超前,更有意识地去主动拥抱新鲜事物,比如加强创新研发、品牌打造,利用数字化平台谋求更好发展等。

中小工厂早年间高速发展,或多或少借助了时代的红利,之后市场增速放缓,就容易陷入增长的瓶颈期,落入价格战、过度依赖固定客户等低效循环之中。而“厂二代”也许就是带领企业走出窠臼的关键。

范秋辞提到,“厂二代”很重视管理创新,二代接班后,往往会对企业内部管理组织开展变革,以更符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各司其职到守正创新

“更喜欢直面市场与客户”似乎是大多数“厂二代”的共性。

施梦婷所在的江苏某家纺,主要经营睡袋、野餐垫等户外用品,早年间以外贸和小B客户为主,如今开始大力发展内贸和C端消费者。

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大热自然是利好,同时施梦婷也发现,用户群体在不断丰富,从而反向督促工厂更精确把握第一线市场的需求,打造更多元化的产品。

“在工厂内,父亲负责生产管理、产能升级,我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拓展、市场研究和品牌培育上。”施梦婷说。

很多“厂 一代”和“厂二代”都是这么分工的,“厂二代”加入后,老一辈不会退休,而是新老搭配、各司其职,大家各自做最擅长的事。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依旧闪光,而新人层出不穷的创新智慧也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以前工厂的订单来源主要是线下渠道,如今已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而且除了大额订单外,也出现了一些碎片化的小订单。按照老一辈的经验,十万条、二十万条的订单才值得开工,但施梦婷对于几百条甚至几十条的订单也是“来者不拒”。这些碎片化订单大多来自线上,客户下单频次高、资金回笼快,而且能够锻炼多元化的接单能力。

2022年下半年,工厂开始经营C端客户,准备了部分现货以备“不时之需”,年末,施梦婷着手创立工厂的自有品牌,并同步准备上线C端电商平台。既要能应对批发,也要能服务零售,还要能接受定制化订单,一家更多元的现代化工厂正在形成。

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小工厂的转型趋势之一,要从贴牌代工的“幕后英雄”走到台前,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方面,中小型制造工厂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找新的增量蓝海;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信息愈加透明,各种电商平台兴起,带来了“越过中间商”的机会。只是老一辈创业者不精于数字化玩法,这方面的脚步有快有慢,生于互联网时代“厂二代”一旦接班,几乎没有不做电商的。

施梦婷也表示,父辈们重视机械设备、生产能力这样的硬实力,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早已将工厂的基础打得十分扎实。而年轻人加入后,重视品牌文化、产品设计、市场拓展等软实力,就能在基本功之上,带来更多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工厂的竞争力。

老一辈负责守正,新一辈负责创新。

当下,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产品最终价格中的增值占比越来越高,产业链上游的工厂也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厂一代”和“厂二代”的“软硬结合”,恰恰契合了行业的进阶方向。

“厂二代”的黄金时代

如果说,几十年前老一辈创业是借力了时代发展的东风,如今,“厂二代”再一次扣准了时代的脉搏:恰逢制造业产业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亟须变革,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使企业充满活力,他们正好出现了。

“厂 一代”完成了从无到有,“厂二代”就要负责从有到好、从好到更好。

范秋辞对一家名为“浙江一帆”的工厂印象深刻,其主营保鲜膜等日用品,“厂二代”接班时,这家工厂已经在某电商平台入驻了十几年。彼时,该平台推出“超级工厂”项目,帮助工厂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同样的数字化工具,“厂二代”体现出了更强的应用能力,根据平台反馈的客户数据,进行客户管理的筛选与分层,寻找更符合产品定位的优质客户。半年之后,“浙江一帆”对客户的积累,就超过了过去的16年,净资产收益率、回款周期、库存周转天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通过数字化工具,挖掘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比如将保鲜膜在厨房、水果店等使用场景扩大到“美容院线”等场景,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

随着数字经济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如今工厂的数字化转型早已不仅是搭建一个电商平台那么简单,而要进行数字基础建设,锻造全流程的数字化能力。这正是“厂二代”所需要的,他们清晰地认识到数字化是未来的必然走向,故而十分擅长“借力打力”。

有人非常重视工厂的品牌形象,希望在客户、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于是熟练运用线上360VR看厂的功能,向客户和消费者展示工厂;有人热衷走出去,和更多的同行交流,如施梦婷每隔一段时间组织的同行分享会,汲取标杆企业的宝贵经验,纳为己用;也有人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对一些回报周期较长的成本投入,也能科学、有节奏地推进,比如建立生产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厂二代”涌入工厂 。

再回首,阴暗逼仄的小车间已变成明亮宽敞的大厂房,旧式机器被现代化自动设备所代替,曾经的年轻人如今老而弥坚,孩童长成新的顶梁柱,在这一间间中小工厂的变迁里,就能管中窥豹制造业风起云涌的数十年。

猜你喜欢
老一辈父辈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接过父辈的旗帜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老一辈革命家的规矩意识和清廉风范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