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历山大 · 比克罗夫特的六种文学模式

2023-05-30 02:10苏倩婷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关键词:世界文学亚历山大

【摘要】 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在《没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中,通过去连字符转向了对文学与其环境间演变关系的研究,以之作为其研究的重心。他由对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的反思与修正入手,提出了六种文学模式,将世界文学理论研究向前现代推进,且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兼备,同时,他拓展了研究的文体范围,不仅将更多不同体裁的文学纳入其理论模式,还就特定文体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以丰富的文学实例作为佐证。他的研究揭示了文學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立场,为建构走向多元取向的世界文学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世界文学;莫雷蒂;卡萨诺瓦;文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045-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14

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Alexander Beecroft)在《没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Word Literature without a Hyphen)中,基于对弗朗哥·莫雷蒂(Franco Moretti)和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模型的检讨,聚焦文学与环境间演变的关系,提出了六种文学模式,依次是城邦(epichoric)模式、泛城邦(panchoric)模式、世界主义(cosmopolitan)模式、民族语模式、民族模式和全球模式,以之作为其世界文学体系的元体系,揭示了不同环境下文学体系之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以期为世界文学理论的探索提供可以深化发展的理论结构。本文由比克罗夫特对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的反思与修正入手,对比克罗夫特所提出的六种文学模式加以观照,探讨其中的得失。

一、作为目标的去连字符的世界文学

比克罗夫特以为,莫雷蒂和卡萨诺瓦关于“世界文学”的讨论均受惠于华勒斯坦(I.Wallerstein)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世界体系理论”,二人所论均为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尽管他们的理论在各自的语境中都十分有效,但仍忽略了部分历史事实,卡萨诺瓦的模型将文学市场的运作规律与政治世界相类比,莫雷蒂的模型则过于轻易地强调文学与经济体系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比克罗夫特提出要建构一种没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将其作为自己文学模式的目标。

比克罗夫特以“世界文学”这一术语中连字符的有无为切入点,由符形之别展开他对世界文学蓝图的思考。他所讨论的连字符的使用,始于华勒斯坦的两个短语——“世界—体系”与“世界—经济”,并由他而上溯至布罗代尔(F.Braudel)有关16世纪地中海地区世界经济的书写。

术语中连字符的有无标明的是词性的差别,有连字符意味着短语中的“世界”是作为名词而非修饰名词的形容词,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包含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比拟华勒斯坦连字符的“世界—体系”的“世界—文学”理论,将后者视为文学得以在其内部生产和流转的世界—体系,而非世界文学生产的总和[1]144-145;第二,提出一个关于轴心劳动分配的假设。在他看来,前者的问题在于对文学与政治经济权力体系间对应关系的追求造成了对文学与其环境间关系的单一化理解;后者的问题是“产生—再铭写霸权文化中心的效果,即便它们公开的愿望是使文学研究整体化”[2]98。

比克罗夫特期望建立的是作为一个连贯研究领域的世界文学,仅以语言艺术生产的世界文学为研究对象,反对把世界文学作为政治经济的映射。因而,他提倡以劳动共享取代民族文学专家,为世界文学学者的工作提供原始数据的劳动分工方式,将自己研究的重点置于对文学和环境间演变的关系结构的探讨,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六种文学模式。

就其词形学/语符学的溯源而言,比克罗夫特的考察并不确切。有学者将连字符形式的使用追溯至歌德的通信者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是他将歌德世界文学的概念译成英语“world-literature”,之后,爱尔兰学者波斯奈特(Hutcheson Posnett)在其撰写的《比较文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文学这样一个命题,其所论之世界文学历史悠久,并非歌德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且其行文中通篇书写的都是带连字符的“世界文学”,即“world-literature”[6]123-124。

同时,比克罗夫特对卡萨诺瓦模型的认识也存在误读,他认为 “卡萨诺瓦的模型建构了一个以巴黎为中心的文学流通与交换的世界—体系”[2]99,但卡萨诺瓦在《文学作为一个世界》中已经明确指出,世界文学空间作为一种主导结构而发挥作用,且这一结构与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迥然有别。

不过,比克罗夫特的可取之处在于,他关注到了卡萨诺瓦理论模型在流通中的价值,通过这一理论,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在流通过程中如何获得世界性,他在对六种文学模式进行描述时,都提及了其中的文学流通,如城邦模式代表零级文学流通,这一点可以说是对卡萨诺瓦理论的继承。

不同于以上两方面认识的疏漏,比克罗夫特对莫雷蒂理论的把握较为准确,这体现在他对连字符使用起始的定位上,《没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一文的批判力度相当程度上来源于此。比克罗夫特注意到了莫雷蒂理论对歌德与马克思相关思考的超越,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猜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关于“世界文学”的创新性理论,他引入华勒斯坦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这一世界体系理论是支撑其《世界文学猜想》的根本,“其内涵是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世界文学问题的批判,而这才是‘猜想’的真正价值,它绝不仅仅是方法论的更新,而是在知识型层面的转变,即将‘世界文学’从对象位置转换为问题本身”[4]115[12]197。在这一理论语境下,比克罗夫特把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的出现视为“文学与其环境间关系这一普遍难题的当代表征”[2]91,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继续深入。

基于建构没有连字符的世界文学的目标,以及对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的认识,比克罗夫特提出了六种文学模式,由其间的关系可窥见文学与其所处环境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而这正是他想要努力揭示的。

具体来说,“泛城邦模式和城邦模式主要是以对立的方式存在的,而泛城邦模式尤其经常地将自身表征为城邦模式的某种否定形式”[2]103,民族语模式亦是相对于世界主义模式而形成,可视为对后者霸权的反动。民族模式则与民族语模式和全球模式均有关联,“當某个民族语的历史及其当时的实践状况与特定政治国家的历史和当时的状况呈映射关系时,这种民族语的文学就转化成了民族文学”[2]106,而全球文学这一推测性的范畴在现阶段“仍然表现为民族文学之体系”[2]107。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的模式被他置于民族文学的范围内。同时,以“世界—文学”理论比拟“世界—体系”的痕迹依然可见,泛城邦模式大致类似于更小范围内的世界—体系,世界主义模式中既存在核心—边缘的关系,也可变成更具多中心性的体系。也正因为如此,在对每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描述时,他对文学产生的语境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可以说,在对文学与其环境间关系的思考方面,比克罗夫特六种模式的构想较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的单一模型更为细致,他注意到,面对不同的环境,文学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这也成为其研究的重心,从而使得他的研究得以容纳和反映更为复杂的历史现实。

二、囊括前现代文学及共时性的研究

比克罗夫特指出,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的理论模式由于忽略了前现代文学,因而在时间上存在局限,他的六种模式则涵盖了自前现代至现代世界的文学,并构想了此后文学发展的蓝图,在研究的时间跨度上做了延展,同时历时与共时研究兼备,在延伸的基础上细化,以此来对二人的理论进行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模型局限的表征相似,但克罗夫特对二人局限背后原因的揭示却不尽相同,他的文学模式对二人理论的修正有特定的目的和意义。

在比克罗夫特看来,卡萨诺瓦的模型将非“西方”世界始有文学的时间确定在非殖民化时期,且对自文学产生后至1945年间的非—欧洲世界谈及有限,是因为她认为,直到殖民解放运动时,非“西方”世界的文学才得到欧洲语言的承认。他指出,当中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文学)被谁承认”[2]98。在卡萨诺瓦处,掌握这一权力的是巴黎,不仅文学流通与交换的世界—体系以之为中心,某民族是否有权享有“文学”,其文本生产价值几何,均取决于巴黎赐予的认可。可见,她的理论具有欧洲中心的倾向,其文学世界建立在各民族文学的不平等之上,而这种不平等源于语言本身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学史的不平等。故而,她对自己理论模型建构中存在的时间问题并非没有察觉,相反,这一局限正是由其理论的特定倾向所致,“她构建的文学世界是一个以欧洲文学为基点的文学空间,东方文学被出于惯性般地置于次要位置”[7]97,因此她的研究对特定时期、特定文本或语言(往往是文学研究的焦点)充分有效,“但却无法解释所有文化和时代中的全部范围的文学生产”[2]98。另外,她将时间快进到了非欧洲语言国家获得独立之后,“这其实是对这些国家受压迫时文学资本被掠夺的忽视以及对这些国家被压迫前创造的文学资本的漠视”[3]94。

比克罗夫特的城邦模式对卡萨诺瓦这一局限作了修正。城邦模式虽由古希腊神话研究而来,但其可适用的语境却不限于古希腊,对理解中国《诗经》中的《国风》,前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诗歌以及许多美洲原住民中的文化实践都有助益。由此,比克罗夫特事实上已将研究的范围拓展至与古希腊大致同时期的亚洲文学,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做出了打破欧洲中心的努力。

对于莫雷蒂模型的问题,比克罗夫特以为这与他在运用华勒斯坦世界—体系模式时进行的调整有关。华勒斯坦本人将自己的世界—体系视为哥伦布大交换和工业革命的产物,反对他人将他的框架运用于更早的时代,但莫雷蒂却并不完全惮于将这一模式运用于过去时代,在他对作为一种诗学现象的彼得拉克风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暴露了他过于轻易地强调文学与政治经济间的关系的问题,使得其理论模式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前时代研究。

作为莫雷蒂反例的是谢尔登· 波洛克(Sheldon Pollock)的梵语研究,比克罗夫特将其置于世界主义模式中,以为波洛克的研究“为前现代世界中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力间的不一致关系提供了实例”,“更重要的是他明确将这种不一致性视作值得研究的现象”[2]104,在比克罗夫特看来,这一现象是在前现代世界的研究中需要加以重视并作更广泛思考的,他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世界性语言的文化地位与其政治和经济地位不一定呈完全映射关系[2]104,“世界主义的文学语言有时会与华勒斯坦所说的那类世界—帝国相随,但二者绝不能被划归为同一个单一的现象”[2]104。

文学关系存在多种可能,除了核心—边缘的关系外,还存在无法单从其他征服、殖民地化或者贸易等方面来解释的情况,这也就消解了欧洲中心论的基础,将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地区的文学纳入其中,为其地位和成就的重新评估提供了前提。

此外,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的理论还存在对文学发展单线勾勒的问题,这或许与他们受华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有关。华勒斯坦的论点与布罗代尔类似,“都是建立在一套西方中心的、单线变迁的模式中,没有从 16 世纪之后的中国、波兰和俄国等民族国家之比较分析中得出一致而明确的结论”[9]17。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发展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莫雷蒂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宏观的连续的文学史“长链”的设想。这样的做法,连贯但片面,虽宏观却单一,导致了历史语境的消解,非中心地区的文学只有按中心地区的价值标准进行改造才能得到承认,如此,其鲜明的民族性也被削减甚至不复存在了。比克罗夫特通过文学模式的共时性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在对六种模式的关系作整体说明时就已明确,他虽是按出现时间的先后对其加以描述,“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构成了世界文学或任何一种文学的目的论的历史。没有一种单独的文学或语言可遍历这六种模式。在过去的几个时期,有几种模式曾经同时存在” [2]101。六种文学模式中,民族语、民族和全球三种模式尤其能体现共时性的特色,比克罗夫特“倾向于认为它们并非一个接一个的替换过程,而是各种体系的共时性整体”[2]106。他将民族语模式与民族模式置于共时谈论,避免了对所有可能出现情况的方程式罗列,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研究也还不够精细,但他对二者共时性的强调,恰是因为他看到并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同时他不再单纯从民族国家界定的民族文学出发来研究世界文学的空间结构,而是侧重于横向研究民族语言文学整体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其认识有借鉴意义[8]7-9。

要之,比克罗夫特所建构的六种模式结构关系较为严谨,他通过将前现代文学纳入研究范围以及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揭示文学事实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反对单一的模式,特别关注非中心地区的文学,对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中粗疏之处的修正也是颇有效力的。

三、对研究文体范围的拓展及文体功能的发掘

卡萨诺瓦和莫雷蒂对“何谓文学”的认识因囿于欧洲中心主义,在文体研究上存在局限,比克罗夫特在其文学模式的建构中持“去中心”的立场,拓展了研究的文体范围,不仅将更多不同体裁的文学纳入其理论模式,还就特定文体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认识,这是二人研究中关注有限甚至被忽视的。

比克罗夫特以为,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的一大问题在于对文学的概念作具体、严格的限定。他批评卡萨诺瓦“在一个具体而狭义的文学定义下开展研究”[2]198,较为笼统,而对莫雷蒂则专就其小说理论加以分析,指出其问题有二,一是这一规则建构中存在一个内在困境,即“小说越是被严格地定义为‘西方的模式’,规则的解释权力越是薄弱……而‘小说’的定义越具有包容性,规则的有效性就越低”[2]99;二是这一模型依然存在过于轻易地强调文学与政治经济间关系的问题。从中可见出比克罗夫特的理论主张与批判逻辑。

比克罗夫特反对单一的文体中心主义。就莫雷蒂的小说研究而言,他的经典构成模式以小说为基础,虽然他以自己在小说研究领域的通晓来为此辩护,但他这一文体选择具备特定意义不言自明。莫雷蒂研究世界文学首推小说,“因为它是过去两三个世纪以来最流行的文学形式,因而对文学的所有社会解释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解释是,或将是,经典之争的关键之点)”[10]63。他所说的“过去两三个世纪”主要指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埃弗兰·克里斯塔尔(Efrain Kristal)曾就莫雷蒂此说加以批判,他以西班牙语美洲诗歌为例来检验莫雷蒂的假设,以为莫雷蒂突出小说的地位而贬低其他文体的社会重要性,是为了凸显西欧的地位而有意忽略了其他地区,其说无法让人信服。应该说,克里斯塔尔立场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他的批评策略存在问题,“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显然是非加和关系,莫雷蒂对于世界文学的设计是整体的、宏观的,而克里斯塔尔用个例进行反击,实则是忽视了整体的内在结构而刻意针对整体在功能上的不足”[13]36。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同一种文体,在不同民族、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特色和风貌,若对文体概念的限定过严,势必会导致一种偏狭的单一文体中心主义,这是莫雷蒂此说更为严重的问题。姚达兑指出,莫雷蒂的问题在于“不够尊重相互参照的民族文学传统”,并由英语、希伯来语、中文、日文、阿拉伯语中小说概念的显著差异说明,莫雷蒂“按照西方小说‘novel’的标准来对比分析其他国族的文类,而忽略了其他传统的独特性”[11]86,这一批评显然更为到位。再进一步来看,对文体的概念不作严格、具体的限定,与其说是规避由限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如说是一种追求平等的体现,是为了将更多民族、地区的文学纳入世界文学体系,打破单一的欧洲中心主义对权力的垄断,给予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学以相应的地位。

为此,比克罗夫特主要采取了两个策略。

首先是绕过对文体概念和文体本身的限定,直接以模式范例的形式吸收多种文体进入其文学模式。如他在对城邦模式的论述中涉及了古希腊流传不是很广的本地英雄崇拜、各类神话和歌谣,南斯拉夫欧头史诗传统,世界主义模式中的《旧约》与《新约》。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列举的文学实例中出现了口头文学,这就打破了此前仅就书面文学进行研究的局面,这一突破不是单纯的对文学概念认识的变化,背后反映出的是他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去除欧洲中心主义的努力。

其次是他在全球文学模式中提出,不必也不能划定语言艺术范畴间的固定不变的界限。以西方批评界所尊崇的文本为中心的定义,将会得出与卡萨诺瓦或莫雷蒂理论极其相似的模式,而涵盖所有语言艺术、流行艺术在内的“文学”的定义,则会使得通常意义上居于边缘位置地区的中心性得到承认。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修补术”(bricolage),较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单一影响,以及边缘地区为进入世界文学而进行的竞争之类的说法,“修补术”的提出意味着比克罗夫特看到了在新時代不同民族、地区间文学流通与交流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各个民族、地区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他大胆提出,在新的语境下,不必(或者说不能)“划定语言艺术范畴间的固定不变的界限”[2]107,这会使世界文学的发展具备更多的可能与选择,这也是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文学的发展,更符合文学实际。

在拓展研究文体范围的基础上,比克罗夫特还注意到了二人研究中提及有限的文学功能,他针对特定文体的研究,对文学的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在城邦模式中,他以为“城邦文学也极具政治维度,具有建制和划界的功能,创造着针对更大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抵抗形式”[2]102,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前现代文学的价值。

在世界主义模式中,他通过研究梵语实例发现,本土语言与作为世界主义文学语言的梵语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前者记录世界,后者则解释世界,且后者是自由、自愿地传播。他对世界主义和民族语中文学功能的描述都说明了文化权力与其政治权力间的错位,不同于卡萨诺瓦文学世界中的错位,她的出发点是为了确立巴黎的中心地位,她的文学世界依旧是不平等的,本质上仍然是因政治、经济优势而居于中心地域的文学对边缘地区实行的文化霸权,比克罗夫特对错位的认识是基于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学具有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得出的,在此过程中,他对相应文学模式所处语境的政治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基于文学研究又涵盖了政治研究,展现了文学与其政治环境间关系的多种可能性,与此前的认识作了补充,他所谓的这种不一致性证明了文学与政治世界不一定呈映射关系,文学的流通范围不仅超越政治疆界,而且也可以超越文化疆界。

四、结语

比克罗夫特通过去连字符转向了对文学与其环境间演变关系的研究,以之作为研究的重心。他由对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理论的反思与修正入手,提出了六种文学模式,注重对文学生成语境的研究,认为面对不同环境时,文学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的变化。

在具体论述中,他于时间、空间及文体方面都做了拓展,纵向上延伸,将世界文学理论研究向前现代推进,横向上细化,范围上涵盖亚洲文学,体裁上不仅将更多不同的文学纳入其理论模式,还就特定文体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认识,且佐以丰富的文学实例,增强了说服力。他的研究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立场和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称许其六大系统模式“涵盖从古典文学到当代所有的文学关系”[5]100,虽有过誉之嫌,但就对文学现实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与揭示而言,比克罗夫特较之莫雷蒂和卡萨诺瓦确实走得更远,他对文学模式的构想为建构走向多元取向的世界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结构和思考路径,给研究者以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美)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理论读本[M].刘洪涛,尹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永清,马元龙主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白一博.卡萨诺瓦构建的世界文学场域格局——《祝圣化和文学资本积累:翻译是不平等的交换》评析[J].吕梁学院学报,2022,12(1):93-96.

[4]陈晓辉.世界文学、距离阅读与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演进逻辑[J].文艺理论研究,2018,38(6):114-124.

[5](美)大卫·达姆罗什著,颜海峰译.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4): 96-102.

[6]高树博.“世界文学”的首创权之争[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8(5):121-136.

[7]龚曰心.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与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10(4):94-102.

[8]刘诗环.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的世界文学理念[J].文学教育(下),2020,(12):7-9.

[9]賴国栋.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与沃勒斯坦的“世界经济”[J].古代文明,2010,4(3):10-17.

[10]徐德林.协商中的“远读” [J].山东社会科学, 2021,(11):59-68.

[11]姚达兑.进化论与世界体系: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大猜想[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02):79-88.

[12]张墨研.莫莱蒂“世界文学猜想”再讨论[J].中国比较文学,2020,(03):194-207.

[13]宗磊.试析克里斯塔尔对莫雷蒂世界文学观念的批判——以《想想,冷静地……》一文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35-37.

作者简介:

苏倩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世界文学亚历山大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孩子与海豚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当代文学史中的“世界文学”
浅谈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共通的世界协商”的文学观
论1992—2015年间“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