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停留

2023-05-30 04:23林凡瑞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板课文同学

林凡瑞

有时短暂的一瞬,却能成为终生的回眸。

——题记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五十余载清浅流年,冲刷了许多记忆,却不曾抹掉我读小学时承运老师的诸多印迹,有的甚至清晰如昨,大有回味和珍念的意义。

承运老师只是个代课教师,我对他的印象却最为深刻。

学校就坐落在我们村里,与其他老师一样,承运老师也是我们本村人。论起来,他与我竟是同一辈分,他排行老三,我本该喊他“三哥”。但自从他做了我短暂的代课老师之后,我从不曾喊他“三哥”,而是毕恭毕敬地喊他“老師”,至今如此。

我能幸遇承运老师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交集,是因为当时一位女老师生了个娃,理所当然地要居家休产假。在我们叽叽喳喳渴盼新老师来上课的焦灼中,承运老师款款而来,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可以说,承运老师是一个颇有军人气质的帅小伙(后来他真的参了军,做了军官),有着挺拔的身躯、白皙的面庞、文雅的性格、豪迈的气质……我们那时虽然只是读四年级的小学生,但也有朦胧的审美能力。当校长(管三个老师的“校长”)领着承运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哇……”,那嘴巴都是张得老大的。

这一声声的“哇”里包含着太多的含义,是的,这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意外,甚至让人有些不适应……如此挺拔、如此儒雅、如此时尚的小伙子,怎么就突然间伫立在如此破旧不堪的教室里?——这真是一个寒碜至极的教室了:低矮的土坯墙,漏风的草房顶,冰冷的石板桌,千疮百孔的黑板,就连门都是断了转轴的木板,窗户只是一个没有窗棂的大洞……

然而,承运老师就在这简陋的屋子里,开始了他的教学之旅——一个代课老师短暂的教学之旅!

那时候,我是班上的副班长——其实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记忆里,就正班长请假不在的时候,替他喊过两三次“起立”,算是履行了几次职责罢了。然而,也许因为我的字写得还不错,便履行着副班长以外的一些职责——那时候的语文教学是这个样子的:把课文读读、生字写写,然后老师就在黑板上抄写解词、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称作“语文三大样”)。这似乎是雷打不动的教学程式,当然也因为测试无非就是“解词”“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之类的题。之前的语文老师也许有些手懒,经常把在黑板上抄写“三大样”的任务交给我,我就常常作为一个“小老师”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其他人用钢笔照抄在本子上。这不一样的待遇,让我觉得相当荣幸,也生出一些优越感来。

我的“失业”源起于承运老师教我们之时。承运老师从接手起,就不再往黑板上抄“三大样”了,他似乎对这些刻板的教育方式不感兴趣。“失业”的我,手有些痒痒,心里当然也失落,加上被一些同学奚落,我就对承运老师稍有不满。那时候毕竟小,不懂得是是非非。用现在的眼光来打量,承运老师的教学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更不让学生弄这些僵化的东西,他善于走进文本,用声情并茂的阅读、解析、渲染等手法营造氛围、创造情境,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震颤和奇美的享受。

正如于漪老师回忆自己在20世纪40年代学习《故乡》时说的:“我永远忘不了年轻的黄老师教《故乡》一文时的眼神……他描述得那么生动,那么富有感情,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犹如身临其境,品尝着其中的快乐。”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正如一道饕餮大餐,给予学生至美的、忘情的享受,又如一道清凌凌的泉水,永远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田,并使其收获花繁叶茂之后的累累硕果。

几十年过去,我在小学、中学所学过的课文,能够记起的已经不多,即便有,大概也不是因为课文内容的精彩,而是因为老师在讲授时的丰富情感,以及生动的描述和独特的演绎……所以,我至今难以忘记承运老师教授《一件破棉袄》时的情景——那时候大多是忆苦思甜之类的课文,《一件破棉袄》当然也如此。

以前的老师教这样的课文时,让我们写写生字、记一下“三大样”就草草收兵。而这样的课给我们的印象一定没有那么深刻,课文所呈现的教育意义当然也会大打折扣。承运老师则不同,他是有极其强烈的代入感的。上这节课时,他真的就身穿一件破棉袄“粉墨登场”。这与他眉清目秀的外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们都笑起来。但我们很快就不笑了,因为我们听到了他荡漾在教室里的如泣如诉的声腔,他呆滞的眼睛里满含泪水,他简直就是在演绎一个穷苦人的故事呀……我们立刻被感化了,很快地沉浸到了文本所描述的那种苦难的境地,简直有些难以自已——我敢肯定,那是我们第一次因深入文本而伤感的际遇,刻骨铭心自然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承运老师朗读时头与肩膀一起摇摆的情景,那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忘我的状态。他那浑厚的嗓音、纯正的普通话,让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大饱耳福。我也不会忘记承运老师上课时,与小粒子一起表演课本剧的情形。承运老师大概因为太投入,竟把小粒子端着的一碗冰冷的水,真真切切地浇到了自己的头上,从而引起全班同学的一片哗然。

在承运老师做我们代课老师的四个星期里,我竟有一次与他亲密接触的机会,至今想起来,还有些窘迫与尴尬。那天,我被同学告了状,说我欺负了第四排的女生璐璐,并导致了她的愤怒和哭泣。所以,我应该是要受到惩戒的。

理所当然地,承运老师把我请到了办公室。办公室就在教室的隔壁,一间老土破败的屋子,但在我们眼里却是一处尤其神圣的地方,我们平时很少来此逗留。所以,我当时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小兔,诚惶诚恐。承运老师永远都是慈眉善目的样子,这时候竟然也是如此,他脸上似乎还挂着笑容,就像我做了什么好事要褒奖我似的,我因此大胆地靠近了他。他的皮肤是如此细腻和白皙,他的声音也是轻轻的,柔和而有温度。他笑着问我:“你是优秀的学生,怎么与同学闹矛盾呢?”

我耷拉着脑袋慢慢回答他。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璐璐借了我4滴钢笔水。按照我们“借二还三”的潜规则,她应该归还我6滴钢笔水,并且归还的时间不能超过第二天。然而,璐璐失约了,她不光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我钢笔水,还扬言到时候只还给我4滴。我就急了,与她争吵,竟骂了她,还动了手。她的辫子都散开了,幸好脸上没有挂彩,但她生气并哭了。

听完,承运老师脸色突然变了,立刻将璐璐传唤到身边,批评她不诚信、不守诺言,似乎还说不懂得感恩什么的,并要求她速将钢笔水归还给我。

璐璐像犯了大错似的,低垂着头,缄默无言,我分明发现了她眼里的泪水……

承运老师表扬我,说我是个热心助人的孩子,但要克制情绪,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要将事情办糟了。现在想来,那是对我温婉的批评了,却也是让我受益终生的箴言呀。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女生璐璐竟是承运老师的亲侄女。这个坏消息是我从另一个同学那里得到的,自然是确切无疑的。我简直有些两股战战了,都害怕见到璐璐和承运老师。

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态势良好,璐璐很快将钢笔水归还给我,还大方地还了我7滴。而承运老师也没有对我有成见,反而还大力表扬我——表扬我的原因,是我写出了一篇优秀的作文,打动了他的心。

我那篇生动的作文,题目叫《战洪水》。其实写的是承运老师复述的一个故事——前几天村里发洪水的事。接连几天的大雨,将村里的田地都淹没了,我们村的村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一齐上阵,抓革命、促生产、疏河渠、排积水、战洪灾,真是可歌可泣的一件事。

承运老师把事描绘得丰富生动,而我也用超强的想象力把它洋洋洒洒地写出来了。文中自然是有热火朝天的场面描写,也有村支书的心理刻画、人民群众的动态特写,还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保卫家乡,革命到底”等口号语言的点缀。

我的作文首先打动了承运老师的心,承运老师又以宣读范文的方式,去打动同学们的心。同学们的心是很容易被打动的,一室寂静无声,有的人竟有流泪的迹象,而那个女生璐璐似乎有些情不自禁,高举起双手鼓掌……

应该说,承运老师在煽情上是相当有功夫的,他不断点燃智慧的火种、制造激情的制高点,把氛围营造得激荡而热烈。他说:“你看,你看,人家凡瑞小同学,能写出这样的作文,你不服吗?他简直是小作家呀,至于以后嘛,前途光明呀……”我不知是高兴还是羞赧,竟不敢看老师,也不敢看同学们了。

至于什么是“小作家”,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后来当别人喊得多了,不光全校同学这样喊,就连村里的一些老人也这样称呼我时,我隐隐约约地知道“小作家”应该是怎么一回事了,那种自豪感以及因此产生的责任担当就大起来了——我必须用多读书、多写文字的方式,来支撑和完善这个美好的称谓。

而当我现在终于在写作上做出了一点点成绩,不愧承运老师赏赐给我的这个称号的时候,我也就更理解其中的况味了。是承运老师的无心插柳,或者良苦用心,成就了今天這个能写几篇文章的我。所以,我在很多时候,都把《战洪水》当成我的处女作,把承运老师当成我的文学启蒙师和生命引航人。

承运先生仅仅教了我们四个星期的课程,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只能算作短暂一瞬;对承运先生来说,这也只能算作他人生的一次短暂停留。他在人生的这个驿站中短暂停留,为我们付出了智慧和心血,却让我们受益终生并念念不忘,正如张爱玲所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是的,虽是短暂停留,却精神永存。我们的气质里,永远珍藏着承运先生不灭的精神和璀璨的神韵。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每以珍念的情怀捡拾这些生活的浪花并赏析时,我总觉得我依然稚嫩并一如既往地接受着先生的教诲,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成长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湾林学校)

(插图:爪 爪)

猜你喜欢
黑板课文同学
擦黑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背课文的小偷
黑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