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带娃,或许更好

2023-05-30 01:03王莉
心理与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务活小李二老

王莉

来访者小李跟我说,她最近感觉天都要塌了。细问缘由,原来是决定要回老家。

小李的公公婆婆几年前离开老家来到城市,帮儿子和儿媳妇带孩子,但是老两口始终觉得城市里远不如农村住得舒服,而且孩子也都上学了,所以这次返乡后就不打算回来了。

小李听到这一消息,感到非常焦虑。她和丈夫是双职工,而且都要坐班,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跟打仗一样。自从生了小孩,都是公公婆婆带着,而且二老很勤快,把家务活全都包揽了。孩子天天上下学的接送任务也都由二老承担。二老突然宣布要“辞职”,这些活儿以后谁干啊?小李的丈夫工作比较忙,那家务活岂不都落在小李身上了?所以,小李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连忙来向我求助。

老人思乡心切,决意返乡,让年轻人感到措手不及,这种焦虑是正常的。但俗话说,“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老”,就算不返乡,老人也总归会老的。等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差了,帮不上忙了,年轻人又该怎么办呢?

老人不可能永远都帮你的忙,对于这一点年轻人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即便是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有许多老人倾向于选择和年轻人“各过各的”,不参与年轻人的家事。

老人返乡了,不帮忙了,年轻人该怎么办?别无他法,只有自力更生,靠自己撑起小家。具体要怎么做呢?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调整心态,自力更生

帮忙带孩子、做家务的老人返乡后,年轻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做好心理调适,安排好育儿及家庭生活。像小李这样暂时不能“接受现实”的年轻人并不少,他们只是依赖老人惯了,从未考虑过“有朝一日老人不帮忙了,自己怎么安排生活”这样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下的心理调整很简单,想明白不可能一直靠老人就是了,想明白家庭生活终究要靠自己去负起责任来就是了。

我帮小李分析了一下,二老都已经75岁了,他们迟早是会选择返乡养老的。今天不回去,不久的明天也要回去。所以,面对这样的“分离”是早晚的事。我再让小李找一找二老在这边共同生活有什么

“弊端”,小李也指出了二老在溺爱孩子、卫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我告诉小李,一方面你们要感恩二老这么多年为

你们的小家付出了很多,不管他们接下来在何地生活,你们要始终孝顺、呵护二老;另一方面,二老的返乡也是你们新生活的开始。小李冷静下来考虑了几天后表示很赞成,然后,她和丈夫坐下来好好商量了一下如何安排以后的生活。他们俩打算自力更生,

开启不依赖老人的全新的生活方式。

合理分工,科技助力

小李和丈夫把二老承担的家务活列出一个清单,进行了合理分工,还加入了智能科技的助力。清单列出来之后,之前觉得“堆积如山”的家务活一下子分解清楚了,也不显得那么可怕了。从早上说起,以前是老人起早贪黑,早早起来做早饭。老人的习惯就是早上必须要吃稀饭、炒菜。其实这样的早餐未必科学,孩子们也不喜欢。小李大胆改革,对早餐进行创新,牛奶面包煎鸡蛋,面条馄饨煎牛排,每天不重样。这样不仅健康美味,很受孩子欢迎,而且操作起来很简单。牛奶、面包、面条、馄饨都是现成品或半成品,煎牛排、煎鸡蛋也就十多分钟。再加上智能煎锅等的助力,以前看似“浩大工程”一般的早餐,现在几分钟搞定了。

其他的家务活例如洗衣、拖地、买菜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学等等,小李和丈夫进行了分工。早上他们夫妻俩不再睡懒觉,而是一起早早起床,一个做早餐,一个洗晒衣服。买菜都是网购搞定,不需要像老人那样去菜市场买了。拖地则安排在周三晚上和周末,还有扫地机器人帮忙,也并不太辛苦,只是把以前刷手机的时间利用起来做家务了。两个孩子也都大了,学校也都不远,小李上下班时顺带接送就可以了。还可以和邻居合作,一礼拜每人负责两三天,很好解决。

这样一个月下来,虽也忙忙碌碌,但是小李夫妻俩觉得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多起来了,感情还比以前好了。以前依赖老人,在家啥也不干,很少在一起合作、沟通,现在反而在“自食其力”中加深了感情,还锻炼了身体,实现了减肥。这真是意外收获。

亲自育儿,其乐融融

以前老人帮忙带孩子,其实凸显出很多隔代教育的问题:老人对孩子太宠溺、娇惯,什么都帮孩子代劳,搞得两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教育孩子,老人还觉得心疼,总是出来护短。现在好了,老人回去了,孩子们没得依赖了,规则感、自理能力也增强了。

小李和丈夫商量好,老人回乡了,孩子们也长大了,要帮助分担家务了。劳动教育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前老人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让孩子干家务的。现在好了,父母自己育儿,要求兄弟俩分担每天晚上的洗碗、倒垃圾任务。一开始他们当然不肯干,可是看到爸爸妈妈亲力亲为、忙忙碌碌,既要上班还要干家务,孩子们也受到触动。哥哥主动先干起来,弟弟也有样学样地跟着干。一个月下来,孩子们变得勤快了,动手能力和责任感都增强了,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小家庭过得熱气腾腾,其乐融融。

曾经,小李以为老人返乡以后,天都要塌下来了,自己的小家一定会乱糟糟的。其实只要摆正心态,调整认知,合理分工,科学安排,“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年轻人不再依赖老人,亲自带领孩子们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井然有序。

猜你喜欢
家务活小李二老
家务活太重,当心招来“网球肘”
还有机会吗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实话
填字游戏:一起来干家务活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家务劳动,从学龄前开始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二老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论
反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