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民本意蕴探析

2023-05-30 13:06唐梅
文学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梦溪笔谈沈括

唐梅

内容摘要: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广博,打破阶层局限取材广泛,无所不包。本文从民本文化观和民本民生观两个方面窥探他对社会百态、百工千业的拳拳之心。沈括的文化观内涵包涵:教民化民、兴学抚民、等民齐观三个方面的内容,他在为官期间践行着重民順民、厚民护商、重民利民的民生观思想。沈括的民本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诸如追求美好生活、培养“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及拓展新时代的先进价值观念仍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沈括 《梦溪笔谈》 民本观

北宋是一个学术思想相对自由、开放的时代,学术思想界注重探索、创新的学术风气,为提倡格物致知、重义理的宋学的的诞生提供温床。因此,宋代的很多学者会注重将学术经验与政治实际相结合。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影响了沈括,他一生著述繁多,而集他一生所成著成的《梦溪笔谈》(后文简称《梦溪》)就很好的反映他的所思所想。但是学界对于沈括与《梦溪》的研究则重在他的科学成就方面,但沈括的思想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因此笔者想尽微薄之力,对沈括民本思想方面进行研究。以《梦溪》为文本,探幽索微,钩沉研寻沈括的民本思想及其影响。研究该论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北宋文人民本观中的实用性,对现代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为邦本,本邦固宁”源于西周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为历代儒家贤哲所传承。沈括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其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与传统民本观相比,沈括的民本观在继承儒家仁政的基础上,吐故纳新融入兴学护民的民本文化观理念。学界对《梦溪》人事卷和异闻卷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胡道静的《沈括的自然观和政治思想》以《梦溪》为依据论述沈括辩证的自然观和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曹晓飞的《沈括思想研究》通过研究沈括的《梦溪》分析他在政治、科技、民生等层面的思想内涵;周淑萍在《两宋孟学研究》中通过对比沈括所写的《孟子解》和《梦溪》分析其对两宋孟学民本思想的贡献。前人对沈括的民本思想研究小有成就,但仍有可拓展的空间。本文据以《梦溪》的记载,主要对沈括与《梦溪》、《梦溪》中关于民生官政的记载以及其民本观的内涵。

一.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号梦溪丈人,是北宋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其父因病去世后恩荫入仕。他在宋神宗期间参与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践行民本思想。王安石被罢相后,沈括仕途坎坷。永乐城之败后被贬黜,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虽谪居乡野,但沈括仍不改其志向:为民之心,灰朽未忘。官方正史对沈括评价极高,《宋史.沈括传》有言“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医药、音乐、卜算等等学科门类,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述”,他广博精深的知识底蕴给他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而且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在他的奏疏、诗文中,我们即可探寻到他浓厚的人文思想,而他人文思想的突出之处在于他深邃的民本观。民本观成为他写这本书记录民生相关活动的动力。

沈括在润州完成了这部创作时间长达七年的宏篇著作,因在梦溪园完成该书,又因其深居简出仅有笔墨纸砚为伴,故将之命名为《梦溪笔谈》。在《梦溪》的序言中谈到,他所创作的内容都是“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有所悟言……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它共有二十六卷,此外还有《补笔谈》两卷与《续笔谈》一卷。此书内容广博,涉及众多学科门类,沈括因此被誉为“稀世通才”。《梦溪》既是沈括宦途失意时聊以自慰的作品,又是沈括对贩夫走卒重视的体现和对布衣黔首技巧发明的敬意。

二.沈括民本观的内容

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场上历代不息的执政御民之术。在北宋演变为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先人后己的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济世精神。《梦溪》作为沈括的一生见闻的笔记体“回忆录”,以笔写其心。从《梦溪》的内容可知,他是民为邦本、爱民厚生的儒家民本思想身体力行的代表人之一。本文从民本文化观和民本民生观两个方面窥探他对社会百态、百工千业的拳拳之心。

文化观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本身形成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沈括以人为本的文化观是他民本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兴学护民,认为可用礼乐诗书治民,通过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宣传政治教化。他以笔记体撰述《梦溪》,即使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可以通过说书人的传颂扩大百姓的见识。沈括以民为本的文化观内涵:教民化民、兴学抚民、等民齐观。

沈括在《梦溪》异闻卷中记载很多民间风俗变迁教化百姓。《柘枝》记载了柘枝舞的舞蹈演变,柘枝舞本是西域胡人的舞蹈,唐代流传到汉族地区,并逐步汉化。从双人舞到演变成集体舞。后来宋词兴起,柘枝舞盛况不再,乐曲亡佚甚多。由此百姓可以粗浅了解柘枝舞的演变。异族服装的风尚在宋代很是盛行,为了让内地百姓了解胡人服饰,他在《梦溪》中专门记录窄袖短衣的胡服。他夸赞胡服的实用性,认为该服装适用性广,“窄袖利于驰射,短衣、 长勒皆便于涉草”。乡野村夫耕耘樵砍穿的衣服就借鉴了胡服中窄袖短衣的样式。通过对这些民俗风情的记载,不仅表现他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更是为了摒弃北宋初年“浮华作风之气”,由《柘枝舞》的兴衰演变警示世人反思耽迷娱乐。

抚民教化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沈括对此极为推崇,但他的教化主张更为务实。他指出“粟多民庶,养之必使其方”,即统治者在富民欲民时要进行礼乐教化,以实现天下大治。沈括在《梦溪》中记载了很多官员兴学的例子,如崇德县令吴伯举兴学传播儒学、杭州知府蒲宗孟重修学校等。这些文字传递出沈括对兴学教化的支持和推崇。沈括除了通过文字上对他人兴学的记载表达自己兴学主张,他还用超出的科学思想解释奇象异事以安抚民心。时人畏惧的“蚩尤血”现象,他指出“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即池盐结晶致使池水变红。通过他对异象解说,使当时一些邪方术士说“天降异象”的谣言不攻自破,安抚了惶惶不安的民众,提高民众对世界正确的认识。

《梦溪》书中记载了很多百工的发明,这体现了沈括朴素的平民人才观。他在《长兴集》中说道:“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强调了市井百工的重要性。在书中更是详尽记叙市井阡陌之人的发明创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水工高超以三段分压作业法疏通黄河堵塞;木匠喻皓把个人营造经验编撰成《木经》等。通过《梦溪》的记载,古代平民技术工人的劳动和智慧得以被现代人们所知,为我们打开在正史之外研究古代平民的另一扇门。

除了以民为本的文化观外,沈括的民本观内涵还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为官后调任各地目睹土地兼并给百姓带来的困苦,深知稼穑艰难。沈括主张民本观将民与天同齐,“天即民也”。他在《梦溪》中写道“许国之心,灰烬未忘”,坚定要辅国安民、厚民谋利,并在为官期间践行着这些思想:重民顺民、厚民护商、重民利民。

荆公新学以研孟之风盛行,沈括深受影响并在政治实践中力行重视并顺应大众民意的理念。人事卷记载了他在杭州就任时发生饥荒所进行的救灾措施。他首先听取民意“发司农之粟”开仓救济;其次看到“工价至贱”,募民“大兴土木之役”,“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通过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刺激内需,来缓解社会矛盾,可以说是古代的“凯恩斯主义”。时值西夏入侵,官府大肆征用民车。沈括了解这个情况后,直言进谏“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民车笨重行速慢不符合战车的标准,不建议征用。皇帝采纳此意见归还民车。无论是治民救灾还是朝堂论道,沈括都以百姓所思所想为先,践行着民生无小事的民本观。

沈括继承孟子重民思想,但反对抑制手工业、商业等“末业”的发展。他认为善政之道,惟在养民。《梦溪》中记载了他在财赋税收方面的措施,他主张税收以“政事修,不失业”为前提,还主张简化税收机制:夏秋两季纳收各地名物烦碎合并征收。这种与孟子“关市有征”一脉相承的经济思想,在他为官和熙宁变法期间得到践行。宋神宗时欲在河北西路等地施行榷盐制度补充军费,因官府榷盐价格不菲,民众青睐蜀地的私盐。市易司欲禁蜀地的井盐生产。沈括向宋神宗力陈禁私盐的危害,最终使神宗放弃堵塞私井的意图。这些人事奏对字里行间透露着沈括厚民护商的民本意识,还对后世涉及民生各业的经济的政策有很大的启发。

沈括继承了孟子以农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唯民是务,诚以天下之本”。他主张给民“恒产”认为百姓应该拥有自己的土地:八家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以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虽填九一,田中之庐,家二亩半,出于公田,其实亦什一也。沈括为官期间,劝课农桑、奖励耕织,还重视宣传农业新技术。如《梦溪》异闻卷中涉及沈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创新性措施:元丰年间,庆州发生粘虫虫灾,引来一种“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的昆虫遮天蔽日飞来专吃粘虫,十日后,虫灾停息。他通过记载以虫治虫、桂屑除草等生物防治措施,让民众了解害虫防治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这些措施无一不体现沈括重本利民的民本观。

三.沈括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沈括积极鼓励倡导民俗文化发展的文化观和重视教化安抚民心的民生观的内容,以古用今,沈括民本思想中的一些内容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仍适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说到底是要以人为中心。通过宣传传承或宣传沈括民本思想的内涵,影响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放异彩。沈括的民本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诸如追求美好生活、培养“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及拓展新时代的先进价值观念仍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沈括主张在政治上要重民顺民,强调治国要爱民、关注民生。他主张明主施政,应“顺民心而平和”。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辅国安民以安民為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沈括以重民思想的精华,问政于民进行大刀阔斧地“仁政”改革,关注民众利益降低行政管理损耗,特别是要关注底层弱势群体,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倾斜。沈括在淮南大饥荒中就是以民为先,根据国家授予的地方行政权和本地的粮食储蓄量灵活开仓救济,救济对象主要是无升斗之粟的穷苦人民。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官吏面对突发的公共危机都能利用地方行政自由权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因而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若是遇到突发性危害公众事件,地方的官员要有灵活变通精神,根据省级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利进行积极行动,出台紧急条例依法征用一些社会资源,救民于危难之中。毕竟,行之有效的紧急措施及时出台能救民于水火之中。人在法下,面对突发事件利用现有法律赋予地方的权利进行积极的法律行动,做到安民保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民安则国安,人民兴则国兴。”沈括的民本思想着眼于对各行各业人民价值的肯定和“天下为公”视域下的平等,对当代社会和群体突发的矛盾化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其次,沈括认为在经济上要惠民利民,即惠民重在实惠,注重经济上的好处,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红利;利民则兼有惠民和便民的意思,都是利民措施。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减免,减轻人民负担。沈括所记的苏昆长堤至今仍便利百姓。他所提的简便税收机制仍为后世所借鉴,简化税收与降低税率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沈括提倡“百工其业至微,犹不可觑”促进了明清手工业发展。此外沈括还重教治学,国家财政支出要向教育倾斜,科教兴国是百年大计,要以民为本,更要以经济为支撑。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经济基础惠泽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那。而且经济政策是否惠民利民是民心向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纲领就是从国家、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的。沈括重民利思想对于人们促进经济发展好追求美好生活产生积极作用。

最后,沈括指出在文化方面教民抚民,即要教化百姓安抚民心。沈括以绵薄之力辟谣一些异闻奇说,提高当时目不识丁的群众对世界认识的正确性,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因此在贯彻科教兴国的同时也要传承传统的中华文化,“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毕竟像沈括笔下文化传承完好的情况是很少的,宋代的衣冠发服,一脉相承前朝,至清剃发易服,近代西学东渐,穿着发饰已经面目全非了,而今韩流日风在青少年中盛行,韩国流行文化、日本二次元风在中国甚嚣尘上,使得传统文化处于如弃履的尴尬境地。文化兴国需传统文化作为支柱,近年打造的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基础的“一带一路”把“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的传统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扬光大。沈括民本思想的内涵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精神、构建人的道德信念以及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极大的意义。

沈括在《梦溪笔谈》所传达出的民本文化观、民本民生观思想,将政治、百姓和民本思想三者巧妙结合,成为具有深刻的个人特色的民本思想。这源于沈括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孜孜追求。相比传统的民本的思想,沈括“重本亦不抑末”、“不为一君存亡”的民本观更具进步性、创新性,既通过自身对民本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来统一民众思想凝聚人心以维护社会稳定,又激励时人要敢于质疑传统思想关注民生,还成为后世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渊薮。他的民本思想融汇在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思想的深厚文化积淀。沈括别具一格的民本思想意蕴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对我国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民息息相关的措施有借鉴作用,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适用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2](元)脱脱:《宋史》,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5年版,第7451页。

[3](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页,第9页,第27页,第138页,第219页,第331页,第393页。

[4](宋)沈括:《沈括全集.长兴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24页。

[5]胡道静.胡道静文集.沈括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曹晓飞.沈括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7]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梦溪笔谈沈括
毕昇(节选)
沈括
百科全书型的科学家沈括
沈括真的害过苏东坡吗?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复音词研究
《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对时下文艺批评的启示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