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金课”建设原则初探

2023-05-30 21:57何江波张艳艳
文学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课

何江波 张艳艳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一流课程建设成效关系到地方高校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古代文学》“金课”建设的原则,涉及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应用与前沿、思维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等多个维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国古代文学 金课 建设原则

西安工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设于2007年,经过15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道路。2021年该课程被认定为陕西省线下一流课程。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理念对该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传统基础理论课,《中国古代文学》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原则去实施课程建设?如何在突出课程应用性的同时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本文旨在探索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国古代文学》“金课”建设的原则。

一.课程定位:立足当代与立足地方相结合的原则

时间和空间是标志物质存在形式的一对哲学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时空要素的共同参与,时间和空间也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重要的认知维度。古代文学课程建设,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找准课程的定位。

1.立足当代

古代文学课程定位要立足当代,这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更关注于当下,对于历史的关注与回顾也是为当下而服务。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时可能由于语言形式的隔膜而难以理解,因此,古代文学教学要加强当代性转换,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社会适应性,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古代文学如何与当下现实发生关联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固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比起形式上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才是根本,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古代与当下的契合点。文学作为人学,是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着古今共有的人类情感,“五千年的人类文学史,实质是百年人生情感的咏叹史。”[1]546古人的情感与现代人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对于本科生而言,还是要用文学作品的情感去打动他们,这就是有的研究者所提出的要让作品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知音”的关系。有研究者谈到为什么每个时代的读者都有重读经典的需要,这是因为人文学科的问题都是关于人生的问题,大多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的“常”,一是恒常之“常”,即恒常不变的经典问题;二是经常之“常”,即常谈常新而薪火相传。之所以是“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是因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重复性决定了生命体验的当下性,决定了每一个个体生命必然从“无知”开始,而生命经验的“无知”决定了“经典重读”的必然性[2]546。所以,古代文学的现代性阐释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读者的需要。

2.立足地方

古代文学除了立足当代,强调对当下的时间性介入之外,还需要对当下进行空间性介入,而立足地方也是古代文学当代性的重要方面。之所以要立足地方,这是由于文学是对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性的把握,古代文学在时间性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当地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又使得课程建设对接地方需要,有助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我校所在高陵区位于关中盆地中部,素有“白菜心”的美誉,人文底蕴深厚,著名的关学大师吕柟就是高陵人。高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很丰富,如洞箫、曲子词、剪纸、扎花、花馍等,高陵文化产业包括高陵融媒体、民宿、老字号、泾河工业园、泾阳县产业扶贫、周边旅游景点开发等,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高陵属地的人文地域特色,通过主题聚焦与研学活动的方式,追溯关学文化遗迹,让学生感悟关学精神价值,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通过项目驱动与平台搭建的方式,将文科专业改造嵌入地方产业链中,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与其他学校形成错位发展,发挥高陵区域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二.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的两种不同形式,理论教学训练思维能力,实践教学训练动手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古代文学应该两者并重。

1.理论教学

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将作品选和文学史教学合二为一,文学史教学着眼于时间,训练学生的史学思维;作品选教学着眼于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近一百年来“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文学史”的学科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古代文学教学也逐步走向了理论化、学术化的道路,发展到极端就是舍弃文学作品而专注于概念规律之类的讲授,以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机械记忆了一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文学影响等知识,却没有读过经典作品。文学感性灵动的审美价值被理论理念所遮蔽,离开了作品本体的文学史教学,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应以作品选为本,立足文学本体,加强原典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创造力。

2.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囿于大学重理论的传统教学观念,作为基础理论课的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地方高校逐渐认识到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体系。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形成的三个课堂并重的方式,将第一课堂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独立设课的实践课程与第二课堂的校内实践活动、第三课堂的校外社会实践进行整体化设计,发挥第二课堂的“隐性”育人作用,三个课堂的相互衔接,使得古代文学的育人课堂得以充分延伸,提升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课程目标:价值引领与能力本位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预期结果,属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对教学设计起引导作用,为课程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使教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参考标准和依据。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要切实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1.价值引领

价值性和知识性是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被看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专业教育的隐性育人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古代文学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天然优势。正如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所说:“中国文学不但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心理特征,而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其它组成部分。”[3]45并且,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属于审美教育活动,比较起以说教、劝导、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德育而言,无疑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美育主要通过意象、意境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隐性的教育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实现以美育达到德育的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古代文学要将价值引领有机地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做到课程专业性与思想性的兼容。古代文学课程建设要通过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教学深挖古代文学教育天然的价值塑造作用,着重阐释古代文学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溯源和讲述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能力本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能力培养强调使学生获得一些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如自我学习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还要使学生获得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受教育者在就业竞争中区别于其他专业、具有排他性竞争力的特有能力[4]105。由于文学教育具有提升语言能力、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提升审美意识的复合型功能[5]19,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古代文学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文化创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

第一,文化创新能力。有人认为古代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学创新史,“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作家,都是以继承前人、然后又突破前人、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为使命的。”[6]85,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在文化传承中进行创新。第二,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特征是文学类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特征。“一部古代文学史,首先应该是一部中国古代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的演进史;一套文学作品选,也应该是古人审美创造的精品汇聚。”[7]72陈思和教授认为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敏感能力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在传媒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极为需要的”[8]67-70。第三,文学实践能力。古代文学能够培养学生文学批评和文学性写作的核心技能。文学批评能力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审美风格等方面的解析,是“根据一定的原则理解作者原意、文本意义、读者意义以构建個人意义的过程”[9]25。文学性写作能力是指能够凸显文学的审美性和形象性的创意型写作,即在作品创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写作,这种极其依赖脑力的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技能化表现。随着文化产业的勃兴与发展,创意型写作人才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10]112-113。

达到三种能力的和谐统一是古代文学教育的应然境界,然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赖核心课程和专业师资,还需要综合培养过程中的所有力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课程内容:人文应用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原则

每一种专业都包含了“学术”与“应用”的双重属性,学术性和应用性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在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中要兼顾课程的“学术性”与“应用性”,概而言之,就是在“应用性”中强调人文特点,在“学术性”中关注学科前沿。

1.人文应用

本科层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包含着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前面分析“文学”的三大功能,其中的提升语言能力是工具性和技能性的,是文学功利性的表现;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审美意识是精神性和价值性的,是文学无功利性的表现,但是他们最终都会转化的功利性,人文学科呈现出功利性与无功利性相调和的状态,可以概括为“人文应用”。

第一,人文性。人文学科人才比较起自然学科人才和社会学科人才,应该在知识层面上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精神层面上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第二,应用性。人文学科人才还应具备实用技能和职业素质。有研究者认为“人文应用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手段的应用性”,人文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人文知识、具备人文精神外,还需拥有谋生技能以适应和服务现代社会,这属于物质层面的应用。一是“目的的应用性”,人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最终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与工作效果等,进而产生对其周围甚至整个社会的人文塑造作用”[11]75,这是将精神层面转化为物质层面的应用,又将物质层面的应用进而转化为精神层面的应用。其中,“手段的应用性”是显性的、有形的,是操作性的技术,“目的的应用性”是隐性的、无形的,是使命性的责任。[12]75

由此可见,文学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应用性,之所以我们觉得文学教育应用性较弱,是由于文学教育在“文学史”学科化的过程中,被过度的强调了它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谢谦教授认为古典文学本身就具有着实用功能,“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从虚的方面说,是人文智慧高雅气质;从实的方面说,就是融会贯通古今文学语言而形成的写作能力。”[13]37-38古代文学的应用性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是从外延意义上凸显应用;还可以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来增强它的应用性,这是从内涵意义上凸显应用[15]40。

2.学科前沿

前沿性是应用性本科高校课程和“金课”的共同特征。侯长林认为本科教学的前沿性“可以适当宽泛一些,即只要是学科专业及其课程所涉及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包括一般性的学术前沿动态、学术热点等均可纳入前沿的范畴。”[14]18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也要体现前沿性,这是因为:从培养层次上看,关注学科前沿是本科教育的使命。从人才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职教育的区别是培养能够追踪前沿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古代文学的前沿关注什么?除了关注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之外,还要把视角放在学科交叉上面。吴晟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讲授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委实不容易”,要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学术含量可以从文学出发“向文献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民俗学、文艺学、心理学等领域辐射”。[15]74这是因为:其一,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文科毕业生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领域,所要解决的人与社会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文科生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眼界和综合性的思维,以问题导向和学科整合来应对时代的需求。其二,相对于学科纵深式教育对人的思维的限制,适度的跨学科横向式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其三,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本身就具有跨学科性。有研究者认为“文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关键之处就在其前学科性或反学科性或跨学科性。它具有学科的身份,却有着跨学科的特征。”[16]91“文学研究的对象——文学活动——具有前学科性的特质。虽然我们的学术和教育体制将文学列为某一类知识活动的对象,但实际上文学是不受知识类型或专业分界的限定的。”[17]46但是,人文学科具有跨学科属性并不意味着它的界限可以随意泛化甚至是消失,因此,古代文学的学科交叉与界限应该如何划定,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做出深入的阐释。

五.教学方法:问题导向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原则

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特征和新文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方式[18]98,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1.问题导向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主体追求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因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19]40,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问题意识,是一种批判思维、创造思维。问题和问题意识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们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是创新的动力。葛晓音教授将学术研究简单地概括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八个字,她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0]218

目前,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经常感慨自己找不到题目可写,一是由于阅读面太窄,发现不了问题,二是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也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这种情况“至少折射出本科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缺陷,即我们的本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不够。”[21]61因此,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当下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更多的是“为方法而方法”,“总体来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关于‘教学方法的热议都缺乏一种‘问题意识的引领和支撑。”[22]91有老师以为“问题导向”无非就是教师上课多提问,“但真正高水平的教师,即使一堂课讲下来没有任何提问,也未必就沒有启发这比那些无谓的提问效果要好得多。”[23]63“问题导向”不是让教师提问,而是让学生提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问题意识。

2.项目驱动

基于对于“问题意识”的认识,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可以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现实问题,促使学生形成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项目驱动式可以从古代文学课堂延伸到导师工作室。导师工作室的设置从表面上看,促成了一个以项目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从实质上看,是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所有的项目都要围绕问题来展开。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项目是载体,工作室是平台,问题是核心,跨学科的实践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目标。

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作为经验个体的存在,并不是以答案的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身份存在。在“问题”面前,两者是平等的。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因个体差异而承担不同任务,发挥自身长处,这恰恰又回应了教育的特性所在,即因材施教和人文关怀。总之,项目驱动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主要载体的视角,将课程从课堂延伸至大学日常生活中,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还原成一个学习、生活、心灵成长的过程。

六.教学评价:多元评价与产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以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过程”[24]37,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评价,这里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素养的评价,素养是一种长期的、复杂的学习结果,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仅靠单一的量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诊断学生的素养达成。因此,古代文学学习效果评价需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是开展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就理念而言,过程性评价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理念,但是古代文学学习评价涉及情感态度领域、评价主体多元化、质性评价方式等情况,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性要求,这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的评价方式。目前,古代文学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的分式,将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全面、客观。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合作探究小组作业、翻转课堂、小组讨论、蓝墨云班课(雨课堂)投票、习题、课前测、课后测、轻直播讨论、慕课拓展作业、思维导图、考勤、课堂互动等,综合采取教师评价、小组组长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个性化评价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第二课堂研学活动成果纳入总评成绩中,主要包括双创项目、原创文学发表、论文发表、优质调研报告、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创新成果等,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信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成果导向

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由Spady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念突破了传统教育以学科导向为目标的不足,而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估围绕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求,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OBE理念中“成果”是指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获得的“新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25]32-33,这种改变是“明确的、清晰的、可量化”,可以“按毕业具体要求解析出评价指标并进行测量”。成果的测量“需要审慎合理地选择评估工具”,“一般采用直接评量和间接评量两种方式”[26]35。直接评量主要是课程成绩,与传统的分数不一样的是,OBE理念中的课程成绩可以用来分析核心能力的达成度。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根据“课程与核心能力百分比对应矩阵表”将成绩转化为学生在各项核心能力上的学习成果。除成绩之外,还可以使用作品集的方式保存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资料来达到评估学习成果的目的。间接评量主要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因为“态度或行为表现与学习成果具有高度相关性,评量这些态度和行为来间接推测学生学习成果”[27]35。无论哪种测评方式,成果都需要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如雷达图、NSSE-China(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性调查)等。目前,古代文学的成果导向主要使用了蓝墨云班课中的学生能力掌握情况雷达图和专业特色项目“读写核心能力培养质量工程”学生个人作品集两种,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出数量要求、质量要求、参赛要求、毕业要求等四大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提交一本汇编大学四年成果的个人作品集。

总之,在古代文学教学评价中,“量”的评价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质”的评价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如何科学评价教学的“质”是当前教学评价的首要問题。

虽然课程是教育的微观层面,却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与核心。古代文学“金课”建设的原则从课程定位、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探讨,涉及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应用与前沿、思维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等多个维度。作为传统文科基础理论课,古代文学的建设成效关系到地方高校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2]陈文忠.论人文学科的学术提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

[3]莫砺锋.读中文系的幸福——在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上的讲话[J].作文与考试,2015(06).

[4][18]张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10][16]秦军荣.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

[6]曾大兴.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7]赵维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J].殷都学刊,2006(01).

[8]陈思和.是“知识”还是“审美”?——中文系文学课程多功能组合的构想[J].东方文化,2003(01).

[9]段茂升.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研究[J].文教资料,2018(18).

[11][1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09).

[13]谢谦.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14]侯长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前沿性[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04).

[15]吴晟.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扩充学术含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17]冯黎明.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的知识依据[J].文艺争鸣,2010(13).

[19]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0]葛晓音.国学研究和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古典文学研究为中心[J].中州学刊,2007(01).

[21][23]胡传志、叶帮义.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培养——以高师类古代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

[22]杨庆杰.结果导向与问题意识[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8).

[24]朱丽从.“选拔为先”到“素养为重”:中国教学评价改革4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18(08).

[25][26][27]申天恩、张思量.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的学生学习成果表达与评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08).

基金项目:2021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21BZ087);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一流课程建设”(GJZZ202006);2021年度西安工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双创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1YJZ02)。

(作者单位:西安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课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