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健康成长

2023-05-30 12:33王宏忠
心理与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班会中学生心理健康

王宏忠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多方面工作的教师,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以及领导者,也是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沟通的桥梁,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處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时期,其心理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心理学研究发现,中学生心理逐渐表现出封闭性的特征,他们不再主动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再轻易地表露内心世界。但是,他们的社会性在增强,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并开始在一些行为方式和思维认知上表现出成人模样,渴望别人把自己当成成人来理解和尊重,独立性增强。

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大多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又缺失经验的积累,学习有充沛的精力但自控力不足,富有创造力但又不辨是非……社会的竞争,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又让中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 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个班集体在建立初期,班主任就要迅速地了解和研究班上每一个孩子,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现总结出以下方法:

观察法

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最直观的方法,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状态、课余活动等方式,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谈话法

班主任通过观察对学生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对一些特殊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或者是特困家庭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等等,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和帮扶。

家访

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班主任通常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背景,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记录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大多数班主任会让学生准备一本记录本,把每天的学习、生活、困惑或者想法记录下来。班主任通过查阅记录本了解学生的每日状态,发现学生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排解。

● 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组织

班干部能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能更好地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 协调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中小学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担任某一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更要把各门学科协调好,让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 组织开展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培养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方法,是班主任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开好班会对学生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一个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学校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如何将班主任工作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中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把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呢?

1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班主任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舒适、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感染力量,对学生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等等,并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班集体的关心和温暖,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满怀爱心,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合作、友爱、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任老师,感受到老师的关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通道。另外,班主任还要及时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变化,深入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举止等,通过谈话等方式和学生交流,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在这种信任的、融洽的环境下,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进行心理上的交流。

3倾听学生的声音

中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不愿轻易吐露心声,有很多问题他们也不愿和班主任面对面沟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疏导,就得多多聆听学生的声音,而日记或者周记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学生经常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心里的困惑写在纸上,班主任就借此机会为他们答疑解惑、消除烦恼。这种交流方式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也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主题班会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也能帮助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班主任要结合周边问题和学生问题,认真开好主题班会,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心理更健康发展。如笔者曾开展过一期以“做情绪的主人”为主题的班会,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从自己出发,反观自己,再搜集一些实例,课上畅所欲言表达对情绪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了解了不良情绪的危害,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更加冷静和理智。

5家校合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告知学生在校的成长点滴,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建议家长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给予解决和疏导。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合力教育,全面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使学生身心更加健康,班主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猜你喜欢
班会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