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2023-05-30 08:53王维英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本幼儿园

王维英

导读:幼儿园教学在整体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与其对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有关。特别是幼儿园中开展的绘本教育、区域游戏等都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不过伴随着幼儿教学活动受重视程度逐步增加,教学活动的不足也愈发凸显。教师过多干预、幼儿自主意识尚未觉醒等因素都阻碍着教学的顺利开展。自主游戏教学理念的提出,让幼儿教学有了更新颖的方式,对提升幼儿注意力和积极主动性有着重要助推作用。本文主要从自主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的问题,探讨运用自主游戏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

自主游戏指的是幼儿园利用有限的条件让幼儿无限尝试和探索,发现新的游戏玩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最大程度展现自我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年龄集中在3—6岁,这正是语言系统形成的关键期和黄金期,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过渡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和语言体系的培养着重关注,合理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养成敢于开口、敢于表达的性格特点,进一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一、自主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游戏教育都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所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是因为游戏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是其最喜欢和最能接受的教学形式。幼儿在游戏中能产生强烈的体验感,所以在幼儿园语言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游戏是当前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自主游戏通过创设寓教于乐的氛围,让不善言辞的幼儿在活动环节中,受其他幼儿影响而敢于开口尝试,讲解对绘本的理解,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干预,要以让幼儿体验快乐和满足为教学目的,鼓励幼儿展现自我意愿。同时,利用活动的趣味性有效增强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加绘本阅读、故事讲解、鉴赏图画活动。实际上,幼儿不是不愿意开口,更多情况下属于胆怯、认知水平不够等因素造成的无法开口。面对这些问题,游戏能较大程度地弥补缺陷,利用灵活性和自主性让幼儿沉浸其中,感受乐趣,从而打开心扉,愿意接纳更多知识,并且对待知识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只有幼儿愿意学,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好,自主游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帮助正体现在这一方面。

二、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幼儿自主化体现

在幼儿园语言课程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游戏对语言能力表达的益处,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无法以幼儿为本位进行组织与设计。以幼儿园绘本教学为例,阅读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通常利用绘本的渲染性和故事性吸引幼儿的关注力,从而进行知识讲解。一般来说,这种游戏需要将选择权和决策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在快乐和满足的体验中吸收知识。但回顾开展过程,无论游戏内容、游戏材料还是游戏形式都没有实现自主化,幼儿对游戏的选择受到教师的干涉和影响。自主游戏是为了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当前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游戏对幼儿语言水平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二)缺乏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处于心理敏感期和身体成长期,对环境的感知力非常强,特别在游戏活动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例如,在进行语言类游戏时,很多教师选择在教室开展,如绘本阅读、图画鉴赏等。考虑到室内空间的有限性,设计的游戏往往简单重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非常有限。幼儿在面对这些设计粗糙、没有表现力、枯燥乏味的游戏时,通常会直接表现出不积极、不喜欢甚至厌烦,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开小差。幼儿的学习能力受自我意识影响较大,学习态度的消极更会导致语言知识积累不充足,语言能力提升自然有限。所以,要想利用游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环境至关重要,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没有重视这一问题。

(三)缺少教学内容相连性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环节,本质上是为了让游戏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相连性或偏离了教学轨迹,导致游戏环节与所学内容相脱离。这样缺乏考虑的游戏导致幼儿所学知识与游戏体验无法顺利衔接。幼儿既不能用语言知识归纳游戏经验,也无法消化课堂知识。例如,针对生字、生词这类重难点学习项目,很多教师尝试利用自主游戏模式加深幼儿的印象,但对词汇知识的融合浅尝辄止,最终都变成了幼儿自主玩耍,这样缺乏实际性的游戏活动其实就是无效教学。究其原因,教师认为幼儿对词汇的记忆本身就浅,如果再受游戏影响,学习难度更会增加,因此不能做到寓教于乐。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除了要让幼儿体验快乐、享受童年之外,更要帮助幼儿实现更多成长。游戏不是毫无目的、随意开展的,缺乏与教学目标的相连性这一问题在当前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没有得到具体改善。

(四)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游戏,是体验快乐、享受生活、感受乐趣的环节。期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只会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活动,并不会深思教学内涵。然而很多教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通常认为活动如果能顺利完成,就说明幼兒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人物性格、背景介绍或故事剧情将知识结构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因此无需过多干扰。教师只提供游戏思路,便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活动,并未通过观察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干预,也没有提前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表达。这本质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的误判,实际上幼儿受到年龄限制,理解能力不足,对游戏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再缺乏引导,收获将是有限的,对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有限的。

三、自主游戏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游戏以绘本为载体展开

教学条件是有限的,但教学方法是无限的。绘本教育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利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能让幼儿提升学习兴趣,更积极地参与改编游戏。例如,《小泥人》这一绘本讲述了捏泥人的详细教程,幼儿学习时会对捏泥人产生浓烈兴趣,就可以提供橡皮泥、牙签、木棍等游戏材料,供其自由选择,和同伴分组练习。针对不合群的幼儿,要适当引导他们加入团队,感受团体合作探究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提供简单的卡通图案以供幼儿借鉴、模仿,又要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此外,适当提问,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泥人的由来。幼儿激烈讨论,有的说泥人是女娲捏的,我们都是泥人变的;有的说泥人是泥人张捏的,他是个手艺精湛的手艺人。通过探讨,不仅可以积累幼儿的知识储备,还能引发幼儿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绘本游戏的开展不能过于死板,要灵活多变,让幼儿有更多选择。

(二)游戏多选择语言类方式

游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要想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就要多开展让幼儿有交流机会的游戏。开展绘本教学,能利用故事引导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根据绘本《语言问答》设计“你听我说,我听你说”游戏,让幼儿快速练习口语表达,学习如何与人交流。这个游戏首先需要将幼儿两两分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讲解游戏规则:在你听我说环节,“我”就是表达人,“你”需要听清楚“我”在说什么,并将其复述出来;我听你说环节则相反,“我”需要听清楚“你”在表达什么,并将其复述出来。这个游戏非常简单,对幼儿来说更容易理解。通过这种听和说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听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聆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懂得倾听是与人沟流的重要前提,同时通过说的锻炼,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组词能力。

(三)游戏要体现幼儿自主性

幼儿教育推崇自主游戏模式,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鲜明的性格色彩。在语言表达能力游戏中,教师必须清楚自己是游戏的引导者而非决策者,要将游戏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有玩伴选择自由、材料挑选自由、玩法设计自由。幼儿只有在拥有绝对自主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游戲,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表达欲望,通过自由交流积累更多语言知识。回顾游戏过程发现,自主性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效。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有的选择了听诊器,有的选择了布偶娃娃,有的选择了小椅子。他们独立融合,创造游戏环节,让布偶娃娃坐在椅子上给患者看病或照顾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扮演着不同角色,模仿不同身份展开对话,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模仿力,相互沟通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特点。

(四)游戏要合理设计和安排

合理的游戏设计与安排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多数时候教师将幼儿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成长环境、身心特征存在差异。例如,对小班幼儿来说,如果游戏材料投入过难,他们可能无法将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进行结合;对大班幼儿来说,游戏材料投入太过简单会失去挑战性,轻易就能完成,也不能有效激发表达意愿。除了游戏难度以外,自主游戏开展方式也有着很大区别。对小班幼儿来说,使用的语言要更低龄化,他们更适应具体的游戏材料和趣味性浓厚的游戏模式,认知能力处于懵懂阶段;对大班幼儿来说,要有意识地进行平等对话,在自主游戏中不能过多干预,他们开始追求互动性更强的游戏模式。我们需要了解到每个阶段幼儿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选择游戏,控制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是重要环节之一,而自主游戏可以有效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幼儿对自主游戏产生强烈兴趣,提升参与性和自主性,才能让语言表达与游戏教学更融合。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研究更多符合幼儿学情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敢于表达、热爱表达。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爱“上”幼儿园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