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野下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3-05-30 10:48江凌筠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财经类思政

江凌筠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质内涵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历史背景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党和政府谋划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为课程思政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课程思政对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大针对教育的培养方向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和学校始终要以社会主义作为主导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递、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的重要机构,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精神、坚持以德育人的方针,对解决教育培养的首要问题起了关键的作用。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教育部等部门也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设计,并明确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于是,“课程思政”从经验性术语转变为政策性术语。

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程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完善高校立德树人体系,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已得到极大加强,教育成效显著,但思想政治课程仅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支,与其他课程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所授予的内容难以渗透到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体现出记忆难、运用难的特点。当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到新高度的时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内容贯穿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调思想政治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不仅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将思想政治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打造契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具有思想道德高度和专业学科知识的课程思政。

(二)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思政?作為一个政策性概念或政策性术语,课程思政在不同视角下所指具体概念不一,存在“课程类型说”“教育理念说”“思政方法说”“教学体系说”“实践活动说”和“多重属性说”等观点。例如,郝德永认为,课程思政作为学校教育尤其是课程建设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其内涵尚缺乏深刻的理论论证。从根本上讲,课程思政是课程论研究的一个专业性概念与理论,是学校课程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逻辑与方法。张大良指出,课程思政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引领育人体系改革和课程教育发展方向的全新教育理念,明确了教育和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人,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培育有思想政治高度,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何玉海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运用课堂调动学生精神层面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方式方法,课程思政不仅作为理念存在,更多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文科视野下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建设是财经类高校新时代背景下育人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财经类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财经知识的传播者,是财经理论探究的先行者,是商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特色化的支持,服务于各行各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之际,培养大批熟悉我国国情,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使命感、责任感的建设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财经类高校的首要职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意在进一步强化“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财经类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

本科教育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新时代下,思想道德教育逐步成为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法可依、文明有序的经济,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对财经类高校而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更为重要。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旨归,明确了财经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财经类高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商业人才,更要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财经类知识的人才,加强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举措。

(三)课程思政建设是财经类高校发展新高度的必由之路

课程思政将高等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相结合,体现出以社会主义为主导,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育人方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水平、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深刻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内涵,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与落实。作为一场高等教育界的教学改革运动,课程思政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育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思想与时俱进。财经类高校如能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落实和特色的彰显,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是财经类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新文科视野下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建设课程思政,关键是要与时俱进,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课程思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紧密联系社会。思想政治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发展不断丰富,新时代下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領,专业课程只有紧扣思想政治内容才能更好实现以德育人,培养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建设课程思政,要牢牢把握学校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点。课程思政要与地区历史、文化和政治相结合,充分体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地区的革命历史和各自政策的特点,把握各地区在“一国两制”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爱党爱国、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精神,又能适应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一流人才。

建设课程思政,要紧扣专业学科特性,将符合各行业领域发展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纳入到学科建设中。在商科专业课程中融入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培养经世致用、心怀天下、德法兼修的商业人才。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创新实践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在勇于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同时也要心怀祖国。文学艺术类课程要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将抽象的文字与图形化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理念,弘扬和开拓社会主义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

建设课程思政,还要牢牢把握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为达成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广东财经大学是广东和华南地区财经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经管类专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合法致富的企业家,绝对不能培养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坑害顾客的不法商人。广东财经大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四、广东财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的文科类高校,近年来,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打造“学院-专业-课程-课堂”四维贯通、协同支撑的课程思政示范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举措,广东财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有效强化,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示范课堂、课程、专业、学院、教师、教学团队等精品成果和先进典型案例不断涌现,教师培训、过程监控、激励约束、协同合作等体制机制成熟定型,特色化、长效化、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有效确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凸显。

(一)主要做法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思想政治、教学教研、师资队伍、师德廉政、学生管理等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马克思主要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学院组成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工作机制、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指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考核评价等工作。此外,学校成立了“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作为提高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发展、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领导力量。

2.打造“学院-专业-课程-课堂”四维贯通、协同支撑的课程思政示范体系

学校结合广东省课程思政“四个一”试点探索,重点建设1个示范学院、5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0门示范课程、20个特色课堂,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示范效应,并力争申报成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学校。

3.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学校将发展课程思政摆在突出位置,联合相关各机关部门和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思想政治作为教学单位教学和研究开展的方向,行政机关工作的重点,党支部生活的重要主题。一方面,通过开展党支部教育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价值引领,强调思想政治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作为优秀教师评比、教学质量工程验收和教学检查中的常规项目,建立教师课程思政思想培养、价值引导和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常态化的课程思政示范交流活动,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宣传课程思政先进、典型和特色案例,营造有利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校园文化和良好氛围。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中设置课程思政专项项目,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作为课堂思想政治知识的传递者和立德树人的实践者,是发展“课程思政”的关键。为此,广东财经大学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基本解决教师“愿不愿”的动力问题。相对于课程思政开展的主动性问题,目前较为突出的是教师在课程思政能力方面的问题。为此,广东财经大学将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大赛、优秀案例展示、教研室集体备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专题培训、邀请校外专家校内开讲等措施,有效提高教师“思政资源的挖掘能力”和“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力”。同时,利用入职培训、专题讲座、会议研讨、网络培训、集体备课等形式,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项培训活动,提升广大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评选“课程思政”名师,打造课程思政先进教师和教学团队,鼓励和表彰在课程思政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在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评选中增强育德功能的考察比重。

(二) 主要成效

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框架构建完成。学校制定实施了《广东财经大学思政课程和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建设提质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进度和职责分工。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中共广东财经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广东财经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内涵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与一流本科建设一体推进。

二是课程思政紧扣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学校在通识课程中,整合相关学科师资力量,开设了涵蓋公共美育和艺术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法治教育等相关的选修课,加强了学生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法治精神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在专业课程中,以“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为原则,充分挖掘每门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既要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让学生“精神成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三是课程思政的示范体系初步确立。学校立项建设了1个思政示范专业、3门思政示范课程、14个特色课堂,初步构建起涵盖专业、课程、课堂三个层面的示范体系,有效发挥了对其他专业和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教材使用管理的思政导向有效落实。学校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教材管理相关要求,严格教材的选用和管理,特别是对境外教材进行统一审核,要求能够结合课程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政策法规要求。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每学期组织教材使用审核,重点管控自编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做到“先审核、后使用”,确保优秀教材进课堂。

五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思政导向有效贯彻。学校先后制定了《广东财经大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广东财经大学教师工作规范》等文件,以保证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历史与人性、不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构成威胁。同时,加强听课检查,教学督导组加强对各类课程教师授课中的政治立场检查,将其作为听课任务中的一个重点进行督导。

六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积极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思政能力建设,学校举办了“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效果评价”等多场培训活动;鼓励、引导教师自主参加校外培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通过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2]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07):85-91.

[3]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01):5-9.

[4]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5]习近平.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N].人民日报,2016-12-09(1).

[6]翟文豹.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基本前提与实践路径——以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09):35-41.

[7]黄理裕.党建统领,思政铸魂,筑牢立德树人事业发展基石[N].广东财经大学报,2020-06-30(2).

责任编辑魏家坚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财经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Research on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改善商品包装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