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

2023-05-30 10:48徐行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强化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针对当前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制度虚化、认识浅层化、师资零散化、课程单一化、机制模式化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重视教育质量、开发特色课程、创新育人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期对实现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融合,进而推动河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和学科,围绕创新创业积极开展专业服务、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可见,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过程相脱节等难题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河南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有着内容互补、方式统一、结果一致等共通性,这使得二者在融合发展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围绕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充分说明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河南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围绕本省人力资源大省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积极融合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以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人才培养,为新发展阶段不断输送符合“市场预期”的职业化人才提供了有益实践。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围绕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转变,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实现人才的融合培养,逐渐打破“为劳而劳、劳而不优”的劳动教育格局,从单向体现劳动精神逐渐转向体力与脑力的融合,不断提升个人人生价值获得感。

(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9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职业教育改革被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具体实践,主张以实习实训为主要载体,将学历教育与培训实践并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全面推进。从实践层面来看,二者融合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是应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举措。

(三)建设“技能河南”的重要路径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河南作为职教大省,需要用“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把人口红利变为人才红利。在河南高职院校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以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创新创业实践发展,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还是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型的关键突破口。

二、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与现实困境

近年,河南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难发现,河南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仍存在制度虚化、认识浅层化、师资零散化、课程单一化、机制模式化等问题。

(一)制度虚化:学校层面缺乏顶层设计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數高职院校对融合发展还缺乏了解,对《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还有待深入研究,对融合发展还处于讨论阶段,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结合步骤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认识浅层化:社会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偏见

调研发现,虽然河南高职院校对开展劳动教育已有理性认知,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导致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出现较大偏差,进而使得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违背了融合育人的理念。究其原因,从家庭层面看,大多数家长缺乏劳动教育理念;从学校层面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将学生团队数量及其比赛获奖数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风向标,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三)师资零散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匮乏

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教师缺乏、教师指导能力不足,是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较大阻碍。目前,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多属于选修课课程范围,且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学校很难搭建培养这类教师的固定团队或稳定平台。同时,主讲教师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担任,有的甚至发动辅导员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大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四)课程单一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灵活性

按照《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始陆续开设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然而,调研发现,目前多数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设计碎片化且相应的教材很少。此外,已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还停留在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劳动实践课程”、将“创业创新”等同于“技能提升课程”的层面,存在融合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五)机制模式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缺乏创新

调研发现,虽然推行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已有三年,但部分河南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导致产教融合育人理念出现偏差,能够产生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成果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有待完善。在实践课程融合方面,部分河南高职院校只是通过简单的创新创业模拟实验或创新创业讲座与劳动教育主题相结合,产教融合流于形式。

三、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牢融合育人理念

落实融合育人的前提是要正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河南高职院校应凸显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深化融合发展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融合育人理念的意义和价值,从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劳动动力、劳动创造力。

(二)完善顶层设计,完善融合发展机制

河南高职院校应依照教育法律、规章、政策等,让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强有力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保障制度,包括管理體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配套资源等。同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学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制定具体的劳动管理制度和实施规则,为融合育人提供“保护网”,构建良好的落地基础和校园成长环境。

(三)重视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河南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加知识储备。此外,河南高职院校要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工作重点放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创新和规范师资编制配备。一方面,要坚持能力为重,设立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岗位,吸纳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如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现有师资培养,定期开展劳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养和能力。

(四)开发特色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河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不仅要做到“全覆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大胆创新,整合教育资源,积极研发和补充具有河南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造元素,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获得劳动经验,掌握劳动技能;在课程学习方式上,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互联网+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平台,打造线上精品课程。同时,要改变现有的“只听不做”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做中学。

(五)创新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河南高职院校可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围绕“技能河南”的目标以及企业实际发展需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创新平台,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管忠民.劳动教育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1).

责编:初 心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豫教〔2021〕58163)

作者简介:徐行(1987— ),女,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