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环境下中职学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探究

2023-05-30 03:07凌国理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中职

凌国理

一、引言

近年国家正大力支持信息化教育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是这场信息化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职业学校重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趋势。

实习实训

中职学校实训室作为中职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担任重要的角色,也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还是衡量职业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实训室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训室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中职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模式的改革、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什么是实训室信息化

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是指将原始的各种设备器材、资料、教学软件及人员的管理和应用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的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使基于传统模式概念下的实验室各项工作在现代信息理念和信息规范的引导下发生质的演变,实现实验室工作的现代化、开放化和高效化,从而促进实训室各项工作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三、中职学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的实训室大部分都配置了投影机、电脑、教学一体机等设备,但部分设备运行速度较慢,依靠实训员人工管理和维护实训室设备,工作效率低。这表明很多中职学校,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实训室停留在比较低的信息化水平,实训内容单一,缺乏先进性和创新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部分实训室技术已落后,不能满足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部分专业实训室在使用五年之后,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快速发展需求,设备和技术越来越落后于行业标准。而且使用多年之后,实训室设备故障率增高,增加了维修频率和成本。

(二)实训室设备不断增多,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

据统计,我校包括各专业实验室、公共实训室等,共有几十个实训室,但是管理人员却只有几个人。在日常工作中,教务人员安排实训教学任务和临时调课时,感到非常麻烦,以及实训管理员每天要负责众多实训室的软硬件管理和维护,工作量非常大,效率也不高。

(三)实训室电脑安装的软件众多,缺乏专业的实训教学平台

由于实训室场地有限,一个实训室往往承担着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电脑安装的软件众多,版本很乱,导致运行速度很慢,也非常容易出现卡死问题,影响实训教学。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实训教学平台,难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四)缺乏实训室文化

良好的实训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但中职学校的实训室通常只是在墙上挂一些管理制度,在门口张贴课表,没有形成浓厚的实训室文化。毫无吸引力的实训室,学生也不愿意长期待在实训室学习。

四、实训室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一)紧跟产业专业变化,校企共建信息化实训室

专业发展要跟着产业走,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室,由学校提供场地,把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引进来,根据行业的标准和最新的信息技术,科学地建设实训室,这样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校企合作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建设实训室的资金问题,借助该实训室,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实训教学,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实训教学任务,也为企业培养适合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二)升级改造设备,实训设备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选择某一个实训室作为试点,参照其他中职学校的实训室建设方案,从自身实训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合理调整,布局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效率和功用的最大化,并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训室,进而推广到全校实训室。

结合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升级改造现有的仪器设备,行业内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升级改造方案,比如海光Desk系统,它是利用强大的硬盘虚拟技术和P2P部署技术,针对大规模计算机的系统自动部署、集中统一管理等量身定制的一款部署软件。采用分组和虚拟硬盘模板的管理策略,用一台服务器对所有机房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维护。通过一台服务器实现对几十台至几千台计算机终端的管理,可以快速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统一的计算机教学实验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务人员可以合理调度实训室资源,处理网上实验室预约,统筹协调临时调课的突发情况,节省了时间,并进一步提升实训室的利用率。而管理人员,则可以快速部署多个电脑系统,既能解决不同专业教学软件冲突问题,又能解决部署考证软件环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训教学信息化

中职学校应根据各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或采购实训教学软件系统,比如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淘宝电商经营平台等。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过程,已有一些职业学校通过开发虚拟仿真平台来缓解实训教学的不足。相较于传统实训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不受时空限制,并且可以完成真实实验设备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

利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虚拟实训室系统,将实训教学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展示出来。开发丰富的微课视频,实训操作流程、动画原理、闯关游戏等教学资源,并一一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虚拟仿真系统中体验实训教学的乐趣,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拓展教学场景。同时在虚拟仿真系统里面,学生会得到闯关排名,最新实训操作数据,然后根据这些反馈,反复加强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因此中职学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与真实实训教学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学生参加实训的自主性,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开放平台和优质资源。

(四)实训文化内涵信息化

首先,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室功能简介,在实训室外面建立智慧橱窗,用于动态展示宣传专业文化,实训室功能,凸显专业特色。其次,完善实训室日常管理维护、教学使用、安全等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实训室档案资料,包括岗位技能需求、实训室操作流程、承担的实训项目、场地布局、设备资源等,然后,统一用智慧屏幕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反复查看这些资料,不断受到专业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最后,实训室通过承办1+X证书考核以及和专业相关的学生技能竞赛,在实训室中增加竞赛文化元素,将优秀毕业生案例、学生竞赛获奖照片、宣传横幅,通过智慧屏展示出来,营造“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荣誉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优化实训室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

结合中职学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学生对实训室的学习利用情况,应从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实训教学、科研服务和开放对外服务四个指标角度对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1)评价实训室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2)评价实训设备管理是否方便、实训教学过程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实训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提升。(3)除了满足教学以外,是否能对师生的教科研项目提供服务。(4)实训室能否為校外社会企业人员开放服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专题讲座、培训等服务。

五、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实训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及早布局,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改善实训教学状况,实现信息化教学。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中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