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探究

2023-05-30 13:11朱惠玲
考试周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朱惠玲

摘 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学生的学习,死记硬背的模式也越来越不被学生喜欢和接受。加之,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语文教师在不断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在双重影响下,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减轻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而且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学生、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既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效率,也能够帮助到其他学生,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班集体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模式下,还能够培养学生彼此的合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036-05

一、 引言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把高考当作自己唯一的学习目标。加上高中语文学习体系庞大,知识点多,时间紧,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看到的是教师对知识的灌输,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得反而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语文课程充斥着大量需要背诵的、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以及难以理解的论说文,还有庞大而琐碎的理论常识,都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持续性、有效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所以如果语文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话,无法吸引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专注性和注意力,对学生提升语文成绩也有一定的阻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有效教学,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配合能力,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所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高中阶段,部分教师和家长重视学生的成绩,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仍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他们认为,只有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背诵、记忆、训练和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试卷上取得理想的分数。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以及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学生当前的需求,甚至导致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应试教育的影响降到最低,教师要去接收新的教育理念以及适用于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潜在的各项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不合理

所谓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和研究。但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一部分没有区分出题目的难易程度,就一股脑地将所有题目全部交给学生来探讨和研究。这样一来,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会利用这部分时间做其他无意义的事情,同样会导致时间的浪费,进而让合作学习模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合作讨论语文问题

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交流、磨合、切磋,才可能得出全面、贴合的答案,从而让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语文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语文的敏锐性、思辨力和感悟性。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合作,讨论一些语文问题,学生可能会陷入思维的片面性、单一性,甚至对知识的独断性、偏执性。无法深入地去了解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并且吸收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从而大大降低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多尝试建立合作讨论小组,让学生主动去讨论、沟通、交流自己疑惑的语文问题,帮助学生打开心扉,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敢于大胆质疑别人的观点,同时,对别人的好的、优秀的意见和建议也给予诚挚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勾画这一课相应的重难点内容,完成之后教师会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内容给每个小组规定若干不同的讨论问题,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讨论,完成后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表述。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去讨论相关课题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就有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看法,从而充分地理解相应的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高效运用这一合作讨论问题的教学模式,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去理解、感悟、讨论语文问题,充分吸收来自不同角度、不同思辨的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使学生的思想也可以多维、多元化发展,教师也能在其中收获丰富的见解和思想碰撞。

(二)合作阅读语文文章

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文章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充分理解语文阅读的相关内容,才可以进一步掌握语文其他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师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要多指导学生合作阅读相应的文章,懂得从自己的角度、他人的角度理解文章,懂得多角度地欣赏文章,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文章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和文章内涵。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很少合作阅读,会慢慢失去进一步了解语文知识的兴趣,也就无法走入文中,更谈不上轻松学习了。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合作阅读文章,学习“师夷长技”,懂得“兼容并蓄”。

例如,教师在讲解《雷雨》这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直接讲解课文的戏剧常识、作者简介及重难点内容,然后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最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不仅无法真正理解课文中涉及的戏剧常识,对人物的复杂性格也一知半解,甚至对繁漪的性格产生误解。因此,教师采取合作阅读的模式,先给学生大体讲解课文的重难点内容,然后将学生分成6人一組,提前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课下收集相关人物的性格分析、读后感等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分角色进行朗读,既要注意角色性格,还要注意人物情感。完成后,再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到讲台上进行合作阅读,合作表演,共同把握人物间的关系。教师也要给表现良好的学生、小组,准备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教师采用合作阅读文章的模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角色所具有的情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豪感,也能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进行小组合作讲演

随着高中语文在教学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但语文知识体系量大,较琐碎,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灌输式”教学,直接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相应的知识重点,学生就会觉得语文知识既难,又抽象,还不太容易理解,久而久之对相关知识点便产生抵触心理,更不要说主动持续性地学习了。所以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分工,合作交流,讨论语文的相关知识。合作讲演在多知识点的课文学习中不啻为一种有效协作的学习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讲演知识点的专业性,又能让学生明白各有所长的协同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师要高效利用合作讲演这一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语文知识的搜寻、查找、讲演学习中,使高中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主战地。

例如,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解相关课文的重难点内容,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合作,各自去收集、查找自己所要讲演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查找一些与之内容、手法相关的文章,让学生比较、融汇后,到讲台上共同合作讲演相应的文章部分。在学生讲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适合学生的综合性评价,说出这一小组讲演时表现较好的地方和不太好的地方。这种让小组内的成员合作讲演各自相应文章部分的合作学习模式,才便于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和合作,从而贴切地把握相关文章的情感,进一步去了解相应文章的真正内容。学生也可以充分理解并吸收相应课文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点,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相互合作进行评价

高中语文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来说,本来就复杂,难以精准把握,语文学习的成效也“一言难尽”。学生之间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肯定性评价,可能无法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进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学生也无法真正持续性喜欢学习语文。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合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让学生说出每一位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和表现不好的地方,同时可以提出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有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高质量地学习、完成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发展。

例如,在讲解《劝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相应的课文重点内容,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自由地表达交流,表达对相关重难点知识的看法,小组内的其他学生要根据对方的表现给出适合对方的评价机制,要说出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地方和表现不太好的地方,从而学习其优秀的地方,并吸取其经验教训,最后教师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给出综合性的客观评价。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放下心中的顾虑和戒备,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学习的认知,高质量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利用这种评价模式,使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进行相互评价,多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改正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使语文课堂教学公平,真诚,有效。学生也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 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语文合作学习的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高中语文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中出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并促进了学生全面性的培养。但小组合作模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去合作学习,也不意味着什么文章都机械地进行合作探究,更不意味着教师不去进行干预指导。因此,明确学生在小组探索过程中的学習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有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才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教师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什么,这样学生才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清晰的定位,在合作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效率。如果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往往会陷入讨论、学习的随意性、盲目性,不仅会消磨讨论的时间,还会让部分学生利用这些时间说话、玩耍,从而使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散漫,无所事事,反而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效果,也不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更谈不上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讨论这一课文的相关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翻译《烛之武退秦师》的句子,并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学生在清晰的目标指导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且积极地讨论起来,最终大多数小组翻译的效果都很好,而且还节约了课堂时间,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效率的提升,而且还高效地完成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长时间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过少,渐渐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不太愿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和自觉性,阻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进步。随着教改模式的不断发展,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疑惑为重心,以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锻炼小组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教师的指导、帮助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即便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如何去讨论,尊重自己的认知、疑惑,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进行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讲《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节课时,完全放手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这一节课有关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的问题。部分学生甚至提出这种“民本”思想和当今“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相似;有的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孟子提出的“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等主张,甚至还有学生从“关注民生教育”的角度去解读孟子的“民本”思想。这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摆脱了学生对教师的严重依赖,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学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去挖掘课文的深层内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学会在合作中学会彼此尊重,懂得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三)創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突出对课本知识的听、说、读、写能力。高中生长时间地接触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厌烦和懈怠的心理,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并不能积极、活跃地回答教师的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说话,睡觉等,使得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有时会显得枯燥无趣。学生在这种沉闷无聊的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兴趣,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也就不能充分地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作用。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变化,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利用学生丰富的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其对PPT、微课、动画的喜欢,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做课堂的小教师,自己出题,自己提问,自己录课等。学生很容易被这些具有新鲜感,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所吸引,注意力也就会集中起来,甚至会兴奋,甚至对自己小组上课充满了期待感。这样学生听教师讲课会愈发认真,课堂上的教学秩序越来越活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语文学习成绩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好。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离骚》这一课时,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融入多媒体的技术。利用微课简介作者和背景;利用小游戏软件随机提问学生回答;利用“问卷星”进行提问和复习知识;利用PPT引导学生对“香草美人”关键句关注、理解、翻译;利用影视小片了解屈原的爱国和痛苦;利用计时软件组织学生强化背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即时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自己投入制作课件的自豪感,建立起主动、持续性参加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持久度。所以,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推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再度创新的有效形式。

(四)加强小组合作比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最终掌握,就是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常识,并为生活服务。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仅仅课堂上单一的语文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教师应该去组织一些新的、活泼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改进学生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语文运用能力。当前部分教师只是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不会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灵活性、实践性,也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阻碍了其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脱离对课本知识的单一掌握,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补充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多领域的实践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滕王阁序》这一课时,改变了传统课堂的读、背、翻译等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比赛正音,比赛找典故,比赛翻译,比赛画滕王阁等。教师先让小组内的成员对《滕王阁序》进行朗读,然后让每个小组内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对对方出现的错音进行指正,接着点名对方某个成员翻译自己指出的句子,并对对方小组成员的翻译进行打分比赛。这样交错进行,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小组进行善意的游戏式惩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画出自己脑海中的滕王阁模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小组斗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小组内的成员更加团结,也能够锻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灵活性实践能力。

五、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种教学模式都在进行改革和改良。其中,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合作讨论、合作阅读,还是合作讲演、合作评价,都要求课堂学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小组的合作比赛形式。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模式才能落在实处,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学习模式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教师在应用过程当中要合理规避弊端,让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和持久度,为之后的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中.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浅析[J].读写算,2022(14):132-134.

[2]杨莉丽,李永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2021(31):77.

[3]陈玉妍.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J].求知导刊,2021(28):69-70.

[4]李莉.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高考,2021(5):90-91.

[5]陈芸.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20(31):75.

[6]裴东彦.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J].科技资讯,2020,18(14):111,113.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