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打好育人底色

2023-05-30 23:23王赛
教育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翔宇红色育人

王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长跑。新时代,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脈、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通过红色教育,帮助学生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业、担当时代责任?本期论坛邀请各位校长就此话题建言献策。

议题一:如何从课程入手,优化红色教育路径?

李绍团:佛山市南海区石小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现有89个教学班,学生4300余人。近年来,我校把红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红色教育活动化、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小学红色教育的新样态。

营造育人氛围。学校建成500余平方米的党、团、队一体化红色教育基地,让党史知识成为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利用学校的走廊、大厅、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打造红旗映日、勤耕乐园、诗书画廊等红色主题景观;打造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让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诗词、英雄人物事迹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心灵。

挖掘节日内涵。学校深入挖掘节日背后的内涵,形成了以传统节日、红色节日(纪念日)、新时代主题节日为主的节日课程体系。其中,传统节日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红色节日(纪念日)课程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新时代主题节日课程则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推进课程建设。学校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路径、课程评价等维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建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课程,让学生在讲革命故事、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绘伟大祖国、观爱国影片、演英雄人物等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整合红色教育资源。我校依托本土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了主题为“美丽广东、魅力佛山”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在“重走长征路”、参观西海抗日烈士陵园活动中,体验革命生活、寻访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此外,学校开发“3+1”周末家庭长作业(阅读、劳动、周末分享和自主修习),布置亲子共读一本红色书籍、共做一道忆苦思甜菜、开展一次红色经典故事分享会、参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作业,让家长充分参与到红色教育中来。

如今,学校形成了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的主题化、结构化、系列化。

议题二:怎样拓宽教育场域,打通红色育人渠道?

程立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自创立伊始就被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红色是学校鲜明的底色,“红色精神培育”是学校以校史为依托、对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确定的特色办学方向。学校通过构建“旗帜(AFLAG)”特色课程系统,在校内打造了“一馆九室一基地”的主题场馆,同时,积极开发“模拟人生”等项目作为特色课程系统中“活动体验课程”的重要实施载体,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结合社会问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研究性学习,在探索红色教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联动。

自2022年1月17日起实施的“模拟红色场馆长”项目,是学校开发的跨学科综合实践项目活动,跨学科、项目化、校本化是其最大的亮点。学生以“如果我是红色场馆馆长,如何更好地利用场馆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为驱动性问题,探究“如何开发红色场馆教育资源”这一本质问题。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建项目团队,深入挖掘家乡和上海市域内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不同红色场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出谋划策,得到了多个场馆的高度认可。

以民福村红色堡垒纪念馆这一红色场馆为例,项目组成员在完成前期考察后,从环境、运营、宣传等方面为场馆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议。比如,在场馆内增设多媒体影音设备,通过播放红色歌曲、视频等方式,为来访者增加视听体验;设计参观任务单感悟卡,推出打卡纪念册、场馆系列印章等,增加体验感;增设馆校合作项目,与周边学校合作,定期送课进校园,宣传场馆故事;利用网络平台面向青少年开展“民福村历史有奖答、文创产品设计”活动。2022年7月,“模拟红色场馆长”最佳项目组成员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收获了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红色场馆长”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习了红色历史知识,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教育。

邵建刚: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06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学。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林维雁,是我校的杰出校友代表。“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在地里种上庄稼”,在小学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给师生的心灵种上合适的“庄稼”。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英雄学姐林维雁的事迹精神,持续开展“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建品牌建设工作,赓续红色根脉。

融合师资建设,锻造高尚教师。学校既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又重视师德高尚教师队伍的锻造。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一直把红色教育作为学校教师党建、团建的主要内容。新冠疫情期间,我校党支部迅速行动,副书记、党员骨干等32人组成“抗疫先锋队”,学校党支部也因此被衢江区教育局评为疫情防控正面典型第一批先进集体。

建设红色课程,培育红色少年。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从2019年2月开始,我校以思政课建设为阵地,开发“林维雁”校本教材,开设“红雁之歌”红色德育课程。在衢州市红色基因项目化评比中,本课程的《用手绘本传播红色基因》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项目学习案例,双双荣获一等奖,并被评为浙江省精品案例。

辐射家庭社会,营造向党氛围。我校的红色基因传承馆向全市预约开放,让广大市民可以和孩子一起接受红色洗礼。同时,我校还与贵州遵义市老城小学、新疆乌什衢州小学开展“红雁之歌”共读活动,为樟潭街道的每个文化礼堂赠送乡贤读本,以此唤起家长和学生的红色记忆,将爱国爱家的情怀根植每个孩子的心底。

邬桂红: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是一所有着3000多名学生的乡镇小学。近年来,学校秉持“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现代中国人。在育人上,学校一直坚持“德育为主,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而红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印通小学地处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而洪合镇是嘉兴地区唯一一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城镇,有着很多宝贵的红色资源。每年秋季开学,学校都会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少年军校军训活动,邀请军事教官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此外,学校依托地域优势,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远足活动,到达远足目的地后,学生们将接受国防教育,然后原路返回学校。4个多小时的徒步过程虽辛苦,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活动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也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扬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因此,学校在德育课程中融入仪式活动,逐步形成校本德育特色课程体系。施阿钊是洪合本地的抗日英雄,每年清明时节,学校大队部都会组织少先队员前往洪合镇泰石公墓祭扫革命烈士墓,在陵园中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主题式德育活动,上半年组织学生徒步扫墓,缅怀先烈;下半年结合国庆节和建队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少先队员在辅导员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王洪合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献礼活动。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雄事迹,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了以王洪合等为创作原型的电影《7把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上的洗礼。2021年9月的开学季,学校在王洪合革命事迹展陈馆举行“少年立志,强国有我”开学第一课活动,学生在那里听校长讲党课,听讲解员们讲王洪合事迹,孩子们边听边看,在探寻红色故事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

印通小学校名取自爱国教育家张印通先生,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张印通先生的教育情怀,学校在校门口,树立张印通塑像;在底楼,设计印通文化长廊;在校园内,以张印通西迁办学历史为道路命名;开展“读城记”研学活动,带领学生重走张印通先生西迁办学路;组织印通故事演讲活动,观看张印通先生相关纪录片《师者心符》。此外,学校面向教师开展“印通课堂大比拼”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育人理念,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杨君辉: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坐落于红色燕罗茅洲河畔。燕罗,作为“宝安一大旧址”的所在地,本身就具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对开展红色育人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燕山学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创建无边界、立体化的红色育人课堂,打通校内外红色育人渠道。

成立“红燕学习社”,不断拓宽教育渠道。2018年10月21日,寶安首个红领巾学习社团“红燕学习社”在燕山学校揭牌启用,学校通过开展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研学、寻访红色足迹、寻找家乡英烈、参加党史学习等活动,推动红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打造校长思政品牌课,筑牢红色教育阵地。学校推出的校长思政品牌课——“思政第一课”,带领全校师生探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将红色教育精神播撒到师生心中,夯实红色教育根基,助力红色教育结硕果。

建设红色文化长廊,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学校利用党史知识长廊展示全国党史、本地党史图文资料,与校园内92个灯柱展示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互相衬托,形成“四史”学习文化长廊,供学生学习了解。此外,学校还在礼堂设立“红色观影室”,定期组织师生观看红色电影,营造红色育人氛围。

协同网络红色资源,拓展红色教育视域。学校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室”这一物理空间开设了多个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项目,触屏一体机接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从小学党史”专栏,学生浏览图片即可了解建党100周年重要历史事件,扫码即可收听百名先锋人物故事。

参观红色主题场馆,丰富红色教育实践。学校利用毗邻宝安一大旧址的优势,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实物与图片、聆听讲解等方式,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此外,学校培养了30多名红色党史小小讲解员,为我校的红色教育注入新内涵。

探访革命旧址,赓续红色精神。2021年5月,学校家委会组织红燕学习社成员,寻访黄学增学习之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参观了讲习所课堂、军事训练部、学员宿舍等场所。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红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红色教育工作需要校内外双向协同。总之,育人是教育的首要工作,人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是教育的价值追求。因此,积极构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红色教育的育人模式,是我校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程永峰:甘肃省西和县卢河镇九年制学校创建于1936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学校依托卢河镇宝贵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教育场域,讲好家乡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

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依托红色资源,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学生书画比赛,以师生共讲红色故事、学生向家长讲红色故事、师生寻访红色足迹等方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学校依托草关无名烈士墓、歇台寺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县会议纪念馆、党史办工作人员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展板展示、演讲、学习交流等方式,深化师生的红色文化认知,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革命精神的仪式感与使命感。

规划重要节日活动。学校以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每年的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瞻仰革命遗迹、为烈士献礼、现场演讲等方式,引导师生找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力量。

如今,学校依托红色资源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拓宽红色育人渠道,家、校、社形成育人合力,切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洗礼和实践锻造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议题三:聚焦当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邱琳:多年来,青岛基隆路小学坚持“翔宇”红色教育理念,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中国近代杰出人物代表为学习榜样,用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涤荡师生心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翔宇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在校园环境中呈现教育文化、红色文化、中华文化、先进文化、科学文化内容;融合新时代教育要求,提出“崇尚伟人精神,追求卓越梦想”的校风、“爱生于情,敬业于精”的教风、“学文、明理、笃志、力行”的学风;促进“力行成美”行为文化的生成,通过课程、仪式、常规落实、师训等,规范师生行为,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开发翔宇品格课程。学校研发爱、礼、智、健翔宇课程体系。其中,翔宇礼仪课程以学生的一日在校生活为内容,通过美行歌谣学习、美行风采展示、美行评价督导,营造人人争做榜样的氛围;翔宇仪式课程以升旗仪式为载体,每周一开展讲榜样故事活动,激励学生成长;翔宇心理课程建立“校级—班级—专家级”三级课程模式,完善“基础课程—实践课程—联动课程”三维课程模型,激活学生“心”动力;翔宇思政课程以“党团队宣讲团”为依托,以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学“四史”、少先隊员宣讲团讲党史故事、老党员和模范人物走进校园讲党员故事为主要活动形式。

每月开展榜样主题活动。学校制作每月翔宇红色教育“菜单”,科学有序推进学英烈、学楷模活动。此外,学校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式,开展“小手牵大手,榜样伴我走”活动,听老一辈讲述过去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构建翔宇少年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将“五育”内涵融入学生德育评价,制定《翔宇之星多元评价方案》,科学细化评价维度,从爱、礼、智、健四大板块中评选“翔宇之星”,让学生在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下,成长为新时代翔宇好少年。

如今,“翔宇”红色教育为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文化熏陶下,学校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助力学校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翔宇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我爱冬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红色是什么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Calligraphy Criticism
刘军、叶翔宇、周博作品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Oxyge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bubble mixture pipe flow through two sudden contractions and expansions*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