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政工作创新融合的路径探究

2023-05-30 06:28纪亚宁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新媒体

纪亚宁

摘  要: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学生、教师与服务内容形式上存在刻板问题,也面临管理机制、组织特征和群体观念等方面的桎梏。而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可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起来”,尝试构建课程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能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质量融合,探索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纵深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切实落实目标多元化、内容综合化、实施互动化、评价多样化、管理多级化,通过“五化”体系构建和实施,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日常思政工作的创新性融合。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媒体;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11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各高校大力推进传统思政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相结合、线下培养与线上育人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是信息时代中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需要,又是知识经济推动下发挥网络育人实效性与导向性的有力行动,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

一、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境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1]。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传统形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主要包括: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支教帮困、助老助残等领域,并逐渐拓展到扶贫开发、社区建设、文化倡导、国际合作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基于自身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等发起与组织下自发投入相关的公益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教育培养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平台。目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类型有国家需求类、邻里帮扶类、专业技术类、专项事务类,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组织性、实践性等特点[3]。根据文献研究和基于类别的实践探索,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以下困境:

(一)微觀层面,学生、教师与服务内容形式存在刻板问题

1. 志愿服务主体缺乏自愿性、主动性,诉求功利化

大学生普遍对志愿服务内涵、作用、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较为肤浅,将“志愿服务”等同于“义务劳动”,不能深入领会志愿精神,没有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的激励机制作用下,服务目的的纯粹性逐渐缺失,已然出于某些外部动机进行“非自愿”服务,由此一来,志愿者主体性弱化、主动性淡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功利化。此外,因志愿服务在综合分评定、奖助学金考核等方面占有一定分值,高校的奖励机制使得一些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有功利化的利益诉求,这与志愿服务“不求回报”的本质相悖。

2. 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较刻板、活动模式单一

志愿服务按其提供服务的内容可分为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大学生处于专业学习阶段,专业水平不高与专业性发展不足容易导致实施过程中志愿服务内容刻板,提供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服务需求[4],加之组织管理方缺乏服务内容的结构革新、内容更新和形式创新,导致志愿服务内容在整体上缺乏活力;此外,大学生服务对象单一化,多为支教、社区服务、救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导致活动模式单一、枯燥,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之主题较为分散,大多时候更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同志愿服务体系相融合,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引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不理想。

3. 志愿服务导师(含教师)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示范引领作用不足

相关教育工作者多聚焦日常事务工作,实施“放养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筹备、计划、实施与评价总结等各个环节都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出现“重规定性动作,轻育人实效”的现象,更忽视了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长与发展,难以及时抓住实践各环节的育人契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二)宏观层面,在管理机制、组织特征和群体观念方面存在桎梏

1.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志愿服务组织中,系统的、完善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欠缺,在一些组织中,甚至过度强调关于志愿服务评分评优等相关激励机制,加之着力追求线上量化管理,但忽视了实际育人效果的考量,管理具有不充分性。同时,相比志愿服务的实际实施来讲,量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又具有滞后性,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偏离主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2. 志愿者组织行政化,管理机制粗放。志愿者组织大多实施基础的行政化管理,多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发起模式,使得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有时还带来了志愿者权益保障滞后、志愿者服务形式化等弊端;同时,各级各类志愿组织众多,没有完全打通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各个阶段、各个类别,彼此的单向管理和不连通性导致参与者具有多重志愿者身份,但不同身份间又缺乏统一规范。

3. 群体服务意识较薄弱,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认同感普遍停留在基础需求层面。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定位不准确,从而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前,组织与个体未能充分调研社会需求,未能有效结合大学生自习优势与特长、立足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以至于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面临挑战与机遇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恰如双刃剑,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的新挑战,由于互联网开放、交互、合作、个性等特点,带来了新媒体发展中资源共享性、传播双向化、内容多样化、模式个性化等特征。因此,互聯网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多样化运用,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日常思政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主体参与和主导引领面临新挑战。对大学生这一主体来说,高效快速的信息化服务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个体化更为凸显,人与人的时空间隔限制了交流与活动的深入性,为引导大学生志愿者自主参与、深入领悟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带来了制约。对教师这一主导者来说,在育人引领职责上任重道远,需要培养遵纪守法、严格自律且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青年人,如何借助网络育人环境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仍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

组织管理面临新要求。对志愿者组织来说,新媒体的普及运用给各级组织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制度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需要具备应对新媒体发展的应急处理能力、过硬的志愿者培养和培训能力,建立健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必须加强网络监管,从而保证志愿服务能够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迎来与思政工作融合的新机遇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工作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黄琳在研究中提出,新媒体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最大化[5]。张晓婷提出,新媒体扩大了大学生信息获得渠道,利于大学生线上设计志愿服务内容、讨论服务方法、招募服务人员、寻找服务对象,并可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其次,可有效整合资源、凝聚服务力量;再次,新媒体通过互联网能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准化[4]。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搭建、可持续运行、资源整合、服务效益等各个方面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组建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在“学习—调研—服务—成长”一体化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三全育人路径”的创新发展。运用新媒体融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思政工作,对思政工作守好网络阵地、探索网络育人与实践育人新模式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应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深入、有效开展的基础上,不断营造高质量育人环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政工作的创新融合路径

面对传统志愿服务的困境与发展趋势,立足新媒体环境下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的融合式发展,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发展已然格外重要。这既要高校注重传统形式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方面,又要守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挥新媒体优势,主动将思政工作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机融合,打造合力推动下的课程化“网络—实践”育人模式。通过课程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政工作相融合体系构建,从目标到内容,从实施到评价,从参与到管理,架构课程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性、教育性不断增强,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建设,实现志愿服务目标多元化、内容综合化、实施互动化、评价多样化、管理多级化。

(一)目标多元化,形成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

我国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标设立既要符合社会要求,形成全面系统的目标体系,又要满足学生需要,适宜个性化成长需求。高校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推进实践育人的思政工作中,首先要革新思想,从教师到学生、从组织者到参与者,要基于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和公益性,深刻领悟志愿精神、认识志愿服务深刻内涵、内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和理论认同,形成自觉行动、积极奉献的意识,在全员重视、全程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全面系统的育人目标。其次,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力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典型宣传、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搭建桥梁,守好网络思政主阵地,引导高校全体师生全面探索志愿服务价值、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本质、科学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二)内容综合化,丰富网络育人的精神内涵

多元的目标体现在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层面,实践教育的内容也必然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呈现。应对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构建综合化的志愿服务内容迫在眉睫,高校应通过探索运用各类大数据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志愿服务资源共享,扩大服务内容的覆盖面,借助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志愿服务内容研究,促进志愿服务内容的整合、统合、融合,建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综合化内容体系。此外,结合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加强志愿服务的现代化内容与传统内容相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育人目标与学生发展规划相结合。最后,鼓励加强“品牌化”项目建设与研究,借助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与志愿服务内容体系的完善重建,立足学校培养目标和地方特色,大力支持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的形成。

(三)实施互动化,探索实践育人的更多载体

新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的互动性,在信息与反馈的双向传播中,志愿服务手段和方法可以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在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大力倡导教师开展建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选择、加工、处理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能促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有意义学习。首先,要注重志愿服务内容的体系架构与学习活动方式设计之间的契合度,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适宜性,针对同一主题,可以建立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其次,借助线上环境与线下平台,加强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在志愿服务全过程,教师要提供适切的指导,不断推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深层次互动,为实践过程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提供多样化的渠道;最后,为提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努力为不同主体在相关主题、相关领域中的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从而在传统志愿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

(四)评价多样化,加强新媒体运用下的评价变革

为促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真学、真做、真奉献,社会、学校与师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评价观,杜绝“快餐式”的志愿服务组织与实施。首先,要在充分准备、全员落实的基础上加强志愿服务全过程的多维度、多主体评价,从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来系统化评价志愿服务活动,从活动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和方法手段运用来分析志愿服务活动,更要积极运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去评价、研究志愿服务活动,要立足不同主体开展评价与分析,明确不同主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真正诉求,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主动评价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主体评价对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的积极作用。其次,努力探索增值评价,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正确的评价导向,注重在学生参与效果、志愿服务效果的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探索能提升志愿服务效果和育人效果的评价方式。再次,通过平台资源共享,打通不同主体评价数据的综合研究和不同维度下评价内容的系统研究,在综合评价的引导下,不断促进学生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最后,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评价服务效益与育人效果,并能运用评价指导、激励志愿服务发展,为志愿服务提供合理的改进方向。

(五)管理多级化,协同助力提升实际育人效果

志愿服务管理机构和各级主体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以精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和育人质量。从高校的育人层面看,首先,除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外,上级部门应当加强管理与重视,积极开发志愿服务团队与学校各级组织对接的平台建设,通过多级管理与体系建设,打通各级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培训、管理与评价平台,着力探索构建精细化的新媒体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全员、全过程的精准化管理;其次,在新媒体助力下,应当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监管制度、教育机制和评价制度,重视策划宣传工作,加强专业化培训管理,努力营造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组织实施的正规性、促进社会支持度和认可度、增强不同主体的参与性;最后,校院两级应承担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使命,立足各级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运用数字校园平台,创新构建科学规范的志愿者培养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志愿服务条例》[EB/OL]. (2017-09-06).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9/06/ content_5223028.htm

[2] 张晓红. 正确解读大学生志愿服务[J]. 人民论坛,2018(19):100-101.

[3] 朱慕春.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和路径研究[D].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

[4] 张晓婷.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J]. 高教学刊,2017(10):141-142.

[5] 黄琳.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

(荐稿人:石丽,天津师范大学高级政工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新媒体
电力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煤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政工作的融入及意义研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