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单元咨询”在学生心理约谈中的应用

2023-05-30 10:48李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来访者咨询心理

李烨

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已经成为常规心理健康工作之一。开展心理普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筛查结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心理约谈作为心理普查后的重要环节,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心理约谈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心理约谈指的是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如心理教师)主动邀约在心理普查结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约谈,一般时间为20—30分钟。通过整理搜集学生的一般状况、情绪困扰、支持系统和应对方式等资料来综合评估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心理辅导或者转介。

虽然心理约谈有结构化的评估访谈提纲,但是在与学生具体约谈的过程中,包括从访谈学生的后续反馈中,能发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心理约谈的提纲主要是对学生相关信息的确认,并不涉及解决学生的相关问题,甚至在实际访谈中,心理教师也盡量避免跟学生深入去讨论和探索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所谓的心理辅导产生了疑惑:心理辅导就是问了一堆问题吗?

其次,虽然在心理约谈的实践中,我们尽量避免跟学生讨论某些事件对他们的影响,但是可能依然会触发学生的创伤体验。在心理约谈中又没有及时地为学生包扎“伤口”,可能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再次,心理约谈面对的学生群体绝大部分是有一定的创伤经验的,这让约谈的心理工作者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心理创伤和危机干预的知识,还要有对个人议题的较好的分析,防止过度卷入来访学生的情绪之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前来约谈的学生,只会给予一次约谈机会,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约谈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甚至是一次咨询就帮助学生解决正在面临的问题。

● 一次单元咨询的含义和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摩西·塔尔蒙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来访者来咨询一次,一般原因是来访者认为一次咨询就够了,情况就转好了,所以只需要来一次。心理学家王智弘结合他在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方面的实践,在他的著作《一次的力量:含摄华人文化观点的一次单元咨商模式》中详细阐述了“一次单元咨商模式”的相关内容。

“一次单元咨询”是侧重于短期取向的心理咨询,它融合了短程焦点、叙事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的理念和技术,每一次的咨询单元既有与其他单元链接的开放性,又有独立自主的完整性,把每一次的咨询效果作为心理咨询的努力目标,把每一次咨询都当作最后一次。相信一次也足以带来帮助,每分每秒都值得被重视,时机比时长更重要。

● 一次单元咨询在心理约谈中的积极意义

(一)在咨询目标上的积极意义

心理约谈的目标:一是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变化的情况;二是减轻相关问题对他的负面影响,使其恢复到稳定的状态;三是学习应对问题的技能方法,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改变。它的意义更多是属于心理急救而不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一次单元咨询强调建立关系,重视来访者的小改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让来访者重新有生活的掌控感。因此将一次单元咨询的目标应用到学生的心理约谈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心理约谈的氛围是温暖积极的,而不是刻板冷静的。

(二)在咨询理论上的积极意义

所谓“一次”单元咨询并不是只咨询一次,而是从一次咨询中发展出来的。一次单元咨询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三个心理学流派:

第一个流派就是人本主义的思想,它尊重人的主观感受,相信人本身有能力选择并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第二个流派是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强调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并具备潜在的有建设性的力量,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

第三个流派是后现代心理流派的思想,比如焦点取向和叙事疗法,注重问题的解决,聚焦生命的价值,引导来访者为自己负责。

心理约谈评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更加侧重于传统的问题模式的呈现,因此可以考虑在约谈过程中融入后现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价值观。

(三)对咨询双方的积极意义

一次单元咨询关注改变,尤其是当下的改变,比如学生在约谈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聚焦问题本身,而不过分地重视问题的诱因……其实是把问题和人独立开来,问题是“外化的某物”,而人本身依旧可以享受生命的美好。

因此对学生而言,如果通过一次或者两次的心理约谈帮助他们聚焦和处理关键问题,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相信也能打消他们每周需要固定时间咨询的畏惧;同时在心理约谈中如果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潜在的改变的能力,相信他们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再一次的帮助。

对心理教师而言,面对寻求帮助的学生群体是非常庞大的,而教师个人的咨询时间又非常有限,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一次单元咨询,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思维上也是根本性的变革:让心理教师意识到,只有一次机会可以帮助眼前这位学生,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寻找一切可以帮助学生改变的可能性。

(四)在咨询方式上的积极意义

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热线、视频、线上平台等形式的心理咨询逐渐被更多地使用,其中对短期咨询的需求更大。利用这些方式前来求助的来访者,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也只会来这一次,即使下次再来,也不可能正好遇到之前的咨询师。同样,在学校中会有部分学生家长通过互联网和热线电话的形式来约谈,如果我们使用一次单元咨询来工作,就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约谈过程中,让他们发现可以改变的方法,可以利用的资源和自己具备的优势,这就是一次单元约谈的成功之处。

● 一次单元咨询的心理约谈框架

一次单元咨询是如何实施的?简而言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心理教师专注于来访学生的优势和技能,然后帮助来访学生识别和练习现在可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摆脱困境。王智弘老师在他的著作《一次的力量:含摄华人文化观点的一次单元咨商模式》中提出一次单元咨询的流程包含以下步骤: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肯定来访者的求助行为与勇敢面对问题的勇气;向来访者强调改变发生的可能性;帮助来访者找出或选择本次咨询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找出来访者的生命意义与力量;布置任务练习;肯定来访者的努力。

结合上述的流程和心理约谈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大致构建如下的学生心理约谈一次单元的框架。

(一)信息的搜集和整合

首先是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资料,比如家庭成员情况、家庭人际关系、重大生活事件、个人自评情况等,尽量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方便在短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客观资料。同时整合心理普查的结果,初步分析学生的焦点问题。

(二)关系的建立和提升

咨访关系的建立其实从学生进入到咨询室就已经开始了。心理教师的语言、行动、态度、语调、开放式的提问等因素都在影响关系的建立。比如前面填写资料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初步适应环境。心理教师可以简单陈述约谈的原因: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了解大家的心理状况,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营造安全轻松舒服的约谈氛围,让来访学生打消顾虑。

(三)问题的聚焦和解决

接下来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身心状况,比如在普测结果中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的,有严重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需要首先评估是否存在自杀自残的危机状况。然后根据评估访谈的提纲,需要了解学生遭遇了哪些问题,为此受到哪些影响和困扰。重点询问哪个问题是当下自己感觉迫切需要处理的,这就是聚焦问题。

解决问题的环节,心理教师可以陪伴协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小问题,挖掘资源和能力,让学生发现那个自己想要解决的,同时也有能力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尝试找到改变的突破口,树立学生成长的信心。

(四)心理的教育和指導

在心理教育和指导这个部分,需要运用一些心理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接纳他当下的身心状态,学习应对困境的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的稳定。

比如心理教师可以运用“共情”的方法,对学生当下的状态进行理解和支持,正常化他的言行、思维和情绪,减轻他的压力和负担。

也可以适当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与学生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减弱和降低他的孤独感和特殊性。同时,心理教师也可以适当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尝试,迈出一小步。

(五)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一次单元的心理约谈临近尾声,需要心理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比如可以问问学生:“可以聊一聊,刚刚我们的谈话,对你有什么帮助吗?”同时对学生在整个约谈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你欣赏自己在这次约谈中的什么表现呢?”

在对未来进行规划和展望时,教师其实也可以给学生提一个改变的小要求:“接下来你觉得可以多做一点什么可以改变你目前遇到的问题呢?”

综上所述,一次单元咨询运用在学生心理约谈的过程中,其核心思想就是给学生赋能,积极促成学生的改变,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资源、优势和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

猜你喜欢
来访者咨询心理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心理感受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