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软瘾”的表现及其预防策略

2023-05-30 10:48荀为东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桃子习惯小学生

荀为东

网络流行的“葛优躺”受到众多人的效仿,其实这种看起来很舒服的姿势,容易导致脊椎畸形,严重时还可能瘫痪。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这种“舒服”所迷惑,比如不健康的美食好吃,但带来的是“三高”危害。舒服与美食是人的正常追求,这种追求又会使人不知不觉地“上瘾”,这种现象就是“软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思·赖特是这样描述“软瘾”的:“这些习惯好像没有什么危害,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会更多地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密闭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软瘾与毒品、药物、酒精上瘾不同,却有着类似的、不可自拔的沉迷,其看上去并没有明显的危害,却无时无刻不制造着一切正常的假象,限制着人的执行力,麻木自我感知,消耗着自我的时间和精力,使人失去原来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差,自我反思能力不足,更容易患上这种隐性的心理疾病。

〇“软瘾”的外在表现

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受到“软瘾”的羁绊。小学生意志力差,学习过程中精神压力大,容易沉迷于某些行为之中。具体说,小学生的软瘾有以下一些表现:

1.多动型。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尤其是在独立完成作业时,不停地走动,或干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喜欢写一会儿作业,摸一下手机,或者看一会儿电视。课堂上不断与其他学生说话,当其他同学不搭理时,他还会自言自语。

2.习惯型。做任何事情总是拖延,并不断为自己没有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找借口和托词;上学习惯性迟到;学习没有计划,即使制订计划,也总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自信心不足,写作业喜欢与别人对答案。

3.情绪型。在情绪紧张时,习惯咬指甲,或者不停地触摸其他物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讨好别人,或是采用讽刺、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生活中不能够有效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不开心,或者发无名火。

4.消耗型。偏爱某一种食物,比如糖、巧克力或肉类,不喜欢蔬菜,抑或反之,导致身体过胖或过瘦;对电子产品过度迷恋,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放假基本宅在家里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〇“软瘾”的心理诱因

在成年人看来,小学生产生软瘾是孩子思想上的问题,是态度不端正、习惯不好导致的,其实不然,软瘾的诱因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

1.惰性心理。如前面所说,人天生就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反应,“软瘾”的最初反应只是一种令人感到快乐的习惯,但这种习惯犹如“糖衣炮弹”,当神经中枢不断放大这种快乐之后,就会变成不以为然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意志力、控制力都比较薄弱,于是被这种“快乐”的假象所迷惑,于是不知不觉地“上瘾”。比如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短暂的休息,不停地喝水、走动,当这种坏习惯扩大至课堂或其他正式场合,就成功“上瘾”。

2.麻木心理。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小学生而言,好奇心更加强烈,面对新鲜事物,他们总是想试一试。好奇心如果引导得当,则会成为学生进步的源泉;若“剑锋走偏”,则会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障碍。比如电子游戏,其喧闹的声音、绚丽的画面、扣人的互动,对孩子的感官刺激很大,特别是当孩子感到孤独、无聊的时候,往往会在游戏中麻木自己,寻找存在感和价值观,一旦不玩,犹如烟瘾发作一般,会感到心痒难受。

3.消极心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压力。面对压力,有些学生会积极应对,将压力转化成动力;但有些学生则消极悲观,特别是心理素质差的学生,更易产生挫折感,丧失信心和勇气,伴随而来的则是烦恼和愤怒、抱怨和忧愁。比如有些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自我反省学习中的漏洞,而是习惯于将原因归结于试卷太难、邻座会动或者周围不安静等等。

〇“软瘾”的预防策略

常言道:“跳一跳,摘桃子。”小学生软瘾的形成有其自身因素,也有家庭原因,作为教师,应像“猴子摘桃”那样,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1.观“桃”有“欲”——定好目标

“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有二:一是要能摘到桃子,二是要能跳起来,也就是将桃子放在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地方。预防小学生产生“软瘾”,同样需要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既要让学生感到有一点压力,也不要急于求成,因而要为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使其观“桃”有“欲”。目标和任务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就越具有执行力和约束力,对克服“软瘾”越具有效果。比如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随便讲话,教师不妨以具体的次数加以衡量,原来4分钟讲1次,1节课说10次,教师就要求5分钟说1次,1节课讲8次,一段时间后,次数再减少……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 取“桃”有“道”——培养习惯

针对学生“软瘾”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取“桃”有“道”。比如写作业的习惯,许多家庭为了保证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通常会有一个学生专用的书房,这本来是好事,但由于注意力、自控力不足,学生在写作业时容易走神发呆。如果写作业时,直接在客厅或其他相对安静的公共场所,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受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写作业的速度、准确度反而会提高;同时学生在写作业前,教师和家长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时间上的规定、读书的页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或读完规定的页数之后,才可以做其他事情,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的,可以用减少游戏时间等方式惩罚。教师和家长也要多与学生交流和谈心,把握学生的动态,以备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3.享“桃”有“趣”——相互监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有限、个体又不成熟,单纯依靠教师、家长或个体解决“软瘾”问题,比较困难,也容易反弹,但如果将全体学生置于一个群体,并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氛围,就会容易许多。教师可以在班级里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照习惯、能力、成绩等差异合理搭配人员,对小组成员实行捆绑式考核,使全体小组成员都能心想一处、互相监督,对好动多话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还要适当地以眼神、言语或者提问等方式加以提醒;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可以安排几个同路的小伙伴一起上学。运用群体的力量,使学生互相督促,每个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分享会变得有童趣、有情趣,从而降低“软瘾”的吸引力。教师也可以组织丰富的活动,增强集体的吸引力,密切成员间的关系,学生自然无须“软瘾”来填补空虚。

4.言“桃”有“理”——自我反省

教育家杜威说过:“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辛劳地进行探索,他才有可能有反省的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消化、内省和理解运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习惯:有没有服从小组的利益?有没有主动思考?作业是不是自己完成的?……反思学习中的自我:我在学习小组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走神?……反思学习方法:有没有与全体同学分享自己的收獲?课堂上谁的发言让你收获最大?……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完整完成上述的反思是不现实的,可以运用“反思卡”、写日记等方式,使其言“桃”有“理”。一旦学生学会自我反省,他们离摆脱“软瘾”就不远了。

5.食“桃”有“味”——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验成功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淡化因挫折与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对小学生克服“软瘾”尤为重要。对此,教师要给予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诚心,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当学生稍有一点进步时,教师应当及时表扬;当孩子有反复倾向时,教师应当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而学生在表扬、鼓励以及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逐步达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不断增强成就感,食“桃”有“味”,克服“软瘾”也就不在话下了。

“软瘾”不可怕,只要我们不责备,不否定,用关心爱护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对症下药,积极引导,“软瘾”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从而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桃子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桃子
桃子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