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2023-06-04 13:53孙启香张雨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孙启香 张雨波

摘  要: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向,探索二者协同育人路径,以提高教育成效。一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于“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际行动中;二是建立教材交叉体系,多元开发教学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渗透,培养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农业人才;三是搭建教学主体交流平台,使思政课教师和任课教师充分沟通、相互协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3

农业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国兴国为己任,发挥教育的主导功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需要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我国高校尤其农业类高职院校逐步开展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统筹规划,科学进行功能型定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的创新和加强,积极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想教育功能,强调所有课程均具有育人功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1]。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如何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仅供同行参考。

一、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现状

(一)“三农”情怀培育需要加强协同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才。当前农业高职院校需要破解学生“爱农”情怀不深、“学农”兴趣不高、“兴农”落地不强等问题,需要把握好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期。

农业高职院校实现培育人才的目标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无法达到理想效果[2],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课程思政,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升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农业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农业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教学与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帮助学生厚植学农、爱农、务农、兴农情怀,坚定服务“三农”理想信念,肩负兴农报国使命,让学生从认知、认同、内化、践行到传承。

(二)农业类思政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关键期,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网络销售模式等新型元素被大量应用到农业中,同时具备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农业人才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强有力支撑,课程思政无疑是培养相关人才的有力保障[3]。农业高职院校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紧跟农业发展新形势,做到多元开发农业类教学资源。农业高职院校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专业设置、教育程度等背景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教案,充分融合当前热点时事,给学生课堂“加餐”,提高课堂互动性,提升学生参与感,加深学生体验,多组织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城市博物馆、中国文化宣传基地等现场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思政课成效。

(三)思政队伍建设没有形成合力

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三支教师队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关系着涉农专业大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否成为具有崇高政治觉悟的青年人才至关重要。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本质上也属于思政教师。辅导员通过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专任教师作为智育教师,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日常教学工作中,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同时,也具有德育的义务,所有教师均具有育人功能。

(四)“三全育人”平台需要持续打造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秉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大学生思政工作已经作为一种常态化教育工作,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协调合作,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统筹安排,就要用战略的眼光谋划“大思政”格局。

农业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农业学科特色,彰显学农人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发挥高校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通过重点突出农学专业特色以及农业专业在国家各个领域的贡献,提升学生对本校的认同感,更好地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宣传优秀校友典型,让学生有自信成为更优秀的人,更加认同学校的教育方式。

二、思政課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各自为政”不能达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向,探索二者协同育人路径,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入“三农”情怀

农业高职院校应推动课程思政及思政课程与农业知识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农业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学规划和专业设置主要围绕农业科技,多数课程的建设都围绕现代农业进行。农业高校应利用农学特色,充分展现学科优势,深入凝练农业知识体系中的精华,提升农业类学科内涵,并由此辐射到更大维度。在通过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此外,农业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学生实训、基地实践的成本投入。尤其引导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去参与生产劳动,积累社会实践,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三农”发展,将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共鸣,与亟待改善的农村条件共情,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服务“三农”。农业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三农”情怀感召的同时,应整体规划好思政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际行动中。把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建立教材交叉体系,开发多元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作为目前高校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具有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地位,而教材体系的构建,教材与教材之间的交叉联系,教材体系的创新升级等都蕴含着巨大的思政教育潜能。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主要围绕农科类专业设置,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规划的设计中,应聘请资深行业精英,结合当前时代背景,科学评价专业设置、课程制定、教材选取等在课程思政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并且根据国家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等进行及时更新和相应调整。农科类专业设置在符合政治背景的前提下,更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情势,教材内容应与实际生产水平相契合。建立农科类专业与思政理论课教材交叉体系,农学专业知识部分可以通过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法律基础等相关知识点,进行通俗易懂的解答和释义,逐渐形成教材交叉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渗透。

(三)注重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及专业教师都担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4],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能,三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新时代青年,因此三个教师群体,本质上处于同一战线。高校作为锻炼高素质人才、储备人才的平台,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应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思政课教师任职条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校思政课教师规范或者在聘任合同中明确思政课教师权利义务与职责,设置专门机构统筹思政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培养、培训。由此,农业高职院校更应加强与农业类高校及相关区域内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师柔性流动和协同机制建设,开放教师互动空间,支持高水平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公办高校还应采取派驻支援或组建讲师团等形式支持周边民办高等学校配备思政课教师,贯通交流渠道,共通思政育人路径。

(四)强化平台建设,发挥载体功能

1.以党建促教育

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与思政工作是大学生“精神补钙”的两驾马车,需并驾齐驱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最优效果。大学生群体逐步由“00后”取代,21世纪出生的孩子物质条件相对优越,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因此党建工作也应该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党建对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农业高职院校应加强党建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功能,筑牢思想理论基础。思政课教师也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找准学生思维拐点,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环节,发动学生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党的感性认识[5]。党建工作中还应做好宣传先进典型,在平辈中树立榜样,发挥平辈启发的功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最为质朴和具备说服力,基层党组织通过学生身边的优秀党员真实案例,弘扬甘于奉献、全面发展的典型,具有更强的渲染力,对于整体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搭建“三全育人”平台

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要在重点培养思政教师育人能力的同时,更要发挥所有课程教师的育人功能。思政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思政教师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获取效率,因此高校应当为思政教师拓宽锻炼平台,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另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课程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育人功能,既当好“经师”,更当好“人师”。课程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用正确的政治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专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实训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引导。农业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搭建思政课教师与任课教师交流平台,从教研室活动到院系活动,从面对面交流到教学云共享,从课堂共建到实地教学,从教案到课程设计等等多个方面,扩宽思政课教师与任课教师交流渠道。思政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和行为素质,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授课环境。

3.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光辉成就,都是最鲜活、最生动的育人素材。农业高职院校可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可结合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基地,分别围绕“美丽中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学精神”等主题开发现场教学专题,推出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要立足“三农”优质资源和丰富的乡村振兴实践场景,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接地气”“行走”的大思政育人课堂,通过美丽乡村寻访、现场教学、社会实践调查、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乡村、贴近现实[6],通过实践教育锤炼学生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怀、责任感与使命感,塑造大国“农匠”精神,矢志乡村振兴,共筑中国梦。

三、结语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要素,有机融合构成了具有立德树人功能的协同育人系统。农业高职院校应积极拓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于“三农”情怀,把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教材交叉体系,多元开发教学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渗透,培养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农业人才;搭建教学主体交流平台,使思政课教师和任课教师充分沟通、相互协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赵丽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价值意义[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2):103-107.

[2]董伟欣.农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6(5):72-75.

[3]张志忠.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特点和建议[J].园艺与种苗,2022,42(1):91-92+94.

[4]中国教育在线.切实履行职责 潜心立德树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思政工作座谈会[EB/OL].(2019-07-01)[2023-03-20].https://www.eol.cn/guizhou/guizhou_zhce/201907/t20190701_1667088.shtml.

[5]王朝霞.淺谈如何以党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7):12-13.

[6]我州教育系统以“1234”工作格局推动党建思政工作提质增效[N].祁连山报,2023-02-20(2).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