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6-04 11:52赵鹏燕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产教融合适应性

摘 要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适应性是随产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产业多方共建的要求提出的改革举措,由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作用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一个“以变应变”的动态概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路径是:不断调整育人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人才链的基础动能;创新教学模式,健全协同育人平台,优化课程和专业设置,发挥教育链的持续性能;激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和共享,发挥创新链的持久效能,最终实现产教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0-0019-06

作者简介

赵鹏燕(1994- ),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职业教育(北京,100081)

2022年5月,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为“新职教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在新职教法中,“适应”一词出现多达10次,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经费来源”“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1],充分显示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而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核心要义在于凸显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的适应能力[2]。职业教育适应性并不是新的命题,而是随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以变应变”的动态概念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不断调整育人体系,实现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发展的微观表现,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整体目标,产教融合是重要媒介[3],深化产教融合是我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应然选择。

一、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缘起

(一)产业系统的现代性表征:产业转型升级

全球经济化进程中,美国、德国“工业互联网”“工业4.0”的加速发展[4]以及我国经济面临的“三期叠加”和“四升一降”的双重压力影响[5],使得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转型主要指产业技术路线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以促进建立更发达的产业体系[6]。产业升级则是企业集群的转变,二者皆是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为此,我国政府2015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三步走战略达到建设制造强国的最终目标,具体为:第一步(2015-2025),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第二步(2016-2035),制造业达到全球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2036-2049),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7]。此行动纲领重点突出智能化和融合性特点,即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同时注重多学科、多领域和多区域的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的“产”历经了从“行业”到“产业”的变化,现今更强调以产业为表征的产业系统和产业链,有着特定的运行机制、发展策略和行动准则,着眼点是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产业系统转型。《中国制造2025》重点提出一批装备制造类产业,如电力装备、农机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技术产业,与电子信息类、材料与能源类产业等重点产业共同构成新兴产业类别,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对劳动密集型、水平不高的老牌产业进行整改或者淘汰,不断更新产业资源配置方式、人才供给和组织形式等。二是创新能力更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以创新为动力的改革方式使产业生产过程不断优化重组,向更高水平发展,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带来更大的利润价值。创新是知识的更新迭代,也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竞争,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就在于加强产业内外创新元素的供给[8]。数字化作为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产业经营、流通等各环节的关键要素。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系统和产业链的发展是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的协同发展,一个环节出错可能引发其他环节问题的连锁反应。因此,各行業、各企业发展需要形成合力,确保发展的顺畅。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是人才供需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现代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二)产业系统的内生性动力: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产教融合的核心要素[9],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的协调发展,人力资源不仅包括产业发展中人口的数量,还包括人口的质量。

人力资源总量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拥有较完备的产业系统,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占据主要位置。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玩具、家具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10]。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仍然较大,但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下降是一种趋势,且劳动力就业存在“离制造业”“离高等教育”趋势。青年人由于工资、地位等因素不愿意当产业工人[11],造成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人才供需不匹配。职业教育体系需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以适应产业发展。

人力资源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将淘汰廉价劳动力以及低水平的技术工人,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统计,到2030年,制造业中与体力和人工操作技能相关的需求量将减少约12%,以数字化技能和高级技能为主的技术技能需求或增加58%。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关键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倒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方面,产业的发展依靠技术技能型人才,即掌握产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产业发展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即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该类产业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年龄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掌握产业链发展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及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升级,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产业系统的存续性机制:多方共建

多方共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产业系统的发展既需要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努力,更依赖于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政府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通过制度和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同时予以财政支持。地方政府为实现产业布局会主动干预地方产业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有效识别企业转型和国家产业布局的匹配程度。职业教育主要为产业系统的存续性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实施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尤其需要职业教育联合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从而建立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的密切联系机制[12]。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存在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高精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工具理性主义盛行,缺少人文关怀等。为此,应加强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促进产教融合。

二、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逻辑理路

(一)逻辑基础: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

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属于外部适应性问题,外部适应性是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13]。经济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办学和育人的根本目的,也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核心价值[14]。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15],关键在于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为产业系统服务。

宏观层面,职业教育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模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稳就业”“保民生”“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微观层面,社会职业的分工要求职业教育发生相应的变革,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技术技能人才、教学人员以及科研人员都要针对产业发展状况、市场定位、生产规模等,充分对接和协调专业发展情况、科研选题情况、招生就业情况、科研实践情况以及资源投入情况等[16],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中个体的社会化。

(二)逻辑主线:适应性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大体量。职业教育规模正在逐渐壮大,2021年的教育部数据统计,全国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1518所(含32所职业本科学校),招生556.72万人,在校生1603.03万人。并且每年都有30万左右的退役军人、下岗待就业人员、留守妇女、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生源接受职业教育。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教育[17],且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走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进知识创新,带来先进的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最雄厚的保障。

二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盯紧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创新提供指示。首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快普职融通以及不同层级职业教育的贯通,更要注重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其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性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方案、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不仅要满足知识与技能提高的要求,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知识以及高级技术技能,更要关注人力资本的提升,如各项技术技能的学习、能力素质的培养、就业创业的促进等[18]。最后,适应性更牵动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应当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将职业院校嵌入市场内部,组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大学科技园等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挂钩的实践场所。同时,借助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建设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践平台,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逻辑终点:适应性是教育与产业融合共生的追求

教育和产业系统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学校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发展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企业则是以市场为主导,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投入产出比[19]。发展目的不同使企业在合作中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在利益无法保障时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将会下降,加之政府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矛盾无法调和,合作关系长期不稳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必须从资源、供需、利益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愿景。

新时期的产教融合意味着教育和产业之间有着新的发展需求和机遇,企业在与职业教育开展广泛合作的过程中,期待获得创新性知识和技能、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社会服务资源等,以此收获产品创新、劳动力供给等利益。职业教育通过与产业的合作,有利于引进企业的实践知识、师资、资金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增强职业教育对經济和产业发展适应性的最佳选择。

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人才链赋予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基础动能

人才链涵盖产业发展全过程所需的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人才。产业链的运转离不开人的参与,除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外,研发人员、创新型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初级技能人才等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人才链的规模和结构受产业链的影响和制约,职业学校人才链的供给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而定。

制定学生招聘、就学和就业保障机制。首先,加强职业院校的宣传,向社会大众普及职业教育的优势、普职融通的趋势以及类型教育的政策,扩大招生量。通过优质的师资、专业设置等吸引优秀生源。其次,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由传统的重理论学习向理论和实践并重转变,通过师资、课程、专业建设等保障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习得,通过实习实训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操作技能的掌握。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青年。最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体现出企业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检验与评价。目前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已经达到90%以上,就业规模已初具雏型,更应该关注的是就业质量。职业院校应调整学生的就业观念,由重短期就业向重长远发展转变;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应用分析能力等硬能力,同时还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软能力,最大程度向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注重“双师型”教师等高端技能人才的引入、培育和稳定。“双师型”教师是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21]。学校和企业应当引进、培育并且留住善于创新、专兼结合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团队。首先,引得进。鼓励企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亲自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生产现场的教学实施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上岗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在保证其拥有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等卓越能力的同时,能为学生传递更多企业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企业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由此引出一个实施企业兼职教师培养制度的命题,就需要用各种制度的执行效力来保障师资的培养。其次,用得好。将开展教师团队的理论培训和企业的实践培训作为提升“双师型”队伍素质的主要手段,保障教师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兼互聘、双向流动”的柔性管理机制,保障教师的工作自由。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科研实践等项目,满足教师教育实践改革和企业创新的需求。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向上流通的渠道,搭建学历提升、职称提升、技术技能培训等平台,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留得住。建立人性化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评价标准不仅限于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还应纳入学生评价和企业评价,同时与教师的薪资待遇、晋升等挂钩。加大人才表彰力度,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给予足够的绩效奖励,同时充分尊重、重视有才干、有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后备队伍崛起的良好态势。

(二)教育链供给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能

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主要得益于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还需充分对接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教育链以教学各环节为中心,以就业为重点[22],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产业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推进产教融合,必须以这一基本任务为出发点,贯彻落实“经济模式—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发展思维[23],实现教育链主动融入产业链的目标,将产业的发展理念、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自身的延展性和适应性;同时,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植入企业、经营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教学模式,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产教融合的教学形式多样,但总体上仍表现为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剥离情况明显,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实习实训作为唯一的实践内容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严重。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应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建立实践共同体。在学校注重學生知识的讲授,在企业注重操作技能的习得,助力学生从边缘参与向充分参与过渡,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相辅相成目标,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为实现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产教融合的思想引领,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新平台。为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吸引企业参与教学,需将产业链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所需要素,形成校企协同、教师协同、课程协同新机制。鼓励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的制订,参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等环节的设计,从而加强教师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难题。

坚持“互动式”改革,优化课程和专业设置,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专业体系。课程内容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应当以企业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核心进行设计;专业设置要对接产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生产方式变革的需求,针对新兴和新增产业布点,及时淘汰陈旧的、过时的专业。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布局相适应的格局,做好服务当地产业链发展的准备,建设一批高质量、特色化、品牌化的专业,避免盲目、同质化设置专业。

(三)创新链保障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持久效能

创新是生产过程中要素的重组与重构,产业的发展依靠创新。以育人驱动创新、创新带动产业、产业作用于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或者拔尖创新领域,职业教育系统中创新动力不足且较封闭,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的创新理念以及创新实践[24],脱离产业发展的实际注定与产教融合的理念相违背。相反,产业创新更多依据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线,能够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但是创新知识不足。职业教育应当适应产业发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技术知识供给—技术转化应用—产业集群建设”服务链条。

一方面,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科学的认知观和学习观的指引下,激发主体的创新意识、激活创新资源、重组创新要素等。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和大赛,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与企业达成共识,组建创新团队,共享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知识资源。职业教育的知识传承应当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学校与企业间知识生产、共享、转化及应用的完整链条[25]。知识生产是职业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应对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要加强核心素养、强化自我反思,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性、产业性和技术性[26];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知识转化为可供企业直接使用的科技成果,创造性形成产品设计、营销和产业化的全过程[27];加速知识扩散和知识使用,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资源平台优化传播内容和路径,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由商品—产业—社会的全过程。

(四)四链融合激活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内部机理

产教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28],可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提升的适应能力和成熟程度较好地阐释了四链动态耦合的内涵机理。其本质特征就是在区域产业链或行业链中按照产业转型升级规律和创新要素生产需要进行不断地序化、集成,将校企双方育人和生产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完成课程和专业供应链重塑,实现企业流程重组和再造,促进组织双方中各方的共生、互生和再生价值,最终实现组织间合作效益的提升[29]。“四链”发展具有高嵌合度,对应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实现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机理。教育链和人才链的学生端均体现在学生就学、学习、就业环节,教师端包括教师引入、培育、稳定环节,创新端体现知识生产、应用、转化,三链均与产业链的投入和产出高度融合,是产教融合下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驱动下,应当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提供者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支柱。四链融合发展模式更好地印证了产教融合的优势。为使职业教育更好适应产业系统发展状况,一方面,应树立社会服务意识,紧贴产业需求,把握产业发展命脉,引导学校形成人才链、教学链和创新链为产业链服务的办学理念,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基定位;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对接产业链形成产教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人才链+教学链+产业链”协同育人平台,强化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时空匹配,扎根于产业发展中,形成人才链、教学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使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形成同频共振的发展新样态[30]。依据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实现人才链、教学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最终完善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能在产业区域用得好、留得住的实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沈中彦,方向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4):5-12.

[2]郭璇瑄,陶红.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5-74.

[3]徐兰,王志明,何景师,等.一核一带一区背景下广东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104-110.

[4]黄晗,张金隆,熊杰.创新政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政策组合的政策文本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16):111-119.

[5][12]李运华,王滢淇.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8(3):24-30.

[6]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

[7]董刚.“中国制造2025”视阈下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以宁波市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9):54-58.

[8][9][16][24]庄西真.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9):81-86.

[10]刘阳,冯阔,俞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国际贸易,2022(9):20-29+40.

[11]刘金山.谁来当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人才需求[J].青年探索,2021(1):69-77.

[13]韦卫,姚娟,任胜洪.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分析、理论基础与推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2):34-42.

[14]鄢彬,蒋芝英.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2):5-12.

[15]安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思想溯源、实践变迁与推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2(7):6-1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EB/OL].(2022-11-01)[2023-02-22].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M1MjEwMA==&mid=2455777824&idx=2&sn=7cd9193704542fe49e222ab56287bf0f&chksm=8ce4aa2bbb93233d499650e7bbcae1d2c984f4e93af1a147d964a78d5a0ffeee1cdeca588cc0#rd.

[18]張华,张燕,魏小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递进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职教论坛,2022(4):21-28.

[19]潘思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及实践探索——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9):247.

[20]沈洁,徐守坤,谢雯.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逻辑理路、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J].高教探索,2021(7):11-18.

[21]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

[22]李滋阳,李洪波,范一蓉.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9(6):95-102.

[23]姚奇富.新职教法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制度的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2(17):3.

[25]彭贤杰.我国大学社会服务的时代使命与行动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6):10-16+35.

[26]曾丽颖,闫广芬.数字技术下职教跨界性及其知识生产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2):72-78.

[27]孙天慈,孟宇.英国创新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落后于美国?——基于大学知识生产与转移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1):137-148.

[28]崔志钰,陈鹏,倪娟.职业教育政策试点:逻辑特点、问题解析与改革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23-133+225.

[29]霍丽娟.基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0):38-44.

[30]张理.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核心内涵、逻辑主线与实践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2022(13):26-30.

Abstract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a reform measure propos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industry co-construction.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lays a role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dynamic concept, and the practical paths to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e: constantly adjust the education system, give play to the basic momentum of talent chain, and adjust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give play to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of the education chain,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and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and specialty settings; give play to the last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innovation chain, activate innovation resources,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haring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nd finally realiz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chain, the talent chain, the industry chain and the innovation chai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daptability;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industai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产教融合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