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生“量感”培养中的应用探究

2023-06-07 12:23林雪莲
天津教育·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量感体验式物体

林雪莲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主要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数据意识等。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象为主,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量感”,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量”。本文就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促进“量感”的培养作一些探讨。

“量感”就是对物体量化的感知,即观察或接触某个物体时,从质量、体积、长度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大致估量或估测,这样就能借助那些与“量”相关的数学概念对其形成某种认知。“量感”较好的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物体,而且在提高量化物体的准确度上能事半功倍。“量”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纯借助教师课堂的讲解难以培养学生的“量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时,应当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量感”形成和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学生“量感”培养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量感”是一种思维直觉,也就是一种感觉。通过实际体验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量感”单位,理解各个“量”的意义,有助于“量感”的形成,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可行且必要的。其次,小学生普遍好奇心重、爱玩好动、专注力差,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法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生“量感”培养上自然不具备优势。而体验式教学法则是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恰好契合了小学生好奇心重、爱玩好动的特点,能够吸引其参与其中,主动探究,形成“量感”。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累计量化经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量”的意义,还能培养其解决与量化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学生“量感”培养中的应用建议

(一)巧借对比体验,培养学生“量感”

“量感”作为人类的一种感知,本身就具有主观性的特点。比如,经典的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谁更重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量感”,只是凭借感官去估测重量均为1千克的一堆棉花和一块铁谁更重,多数学生都会在“体积”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棉花的重量要大于铁。因此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借由参照物的相互比照,增强学生对某个“量”的客观认知,这样在估量物体的相关“量”时,结果会更加准确。比如,教师提前拿出500克棉花与500克铁,让学生进行对比体验,学生日后在进行某些“量”的比较时,就会事先思考一下,是否需要排除某些因素的影响,这对“量感”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再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对比体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量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钟表,并且每隔10分钟简单记录1次自己的感受,然后对比每个10分钟带给自己的感受是否相同。有的学生表示“前2个10分钟我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感觉10分钟过得很快,第3个10分钟老师进行限时随堂检测,我还有1道题没有做完就到时间了,所以我觉得这个10分钟过得也非常快,第4个10分钟我觉得有点累,精力不太集中,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将课上的几个10分钟与课间10分钟做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对课间10分钟的感受。多数学生都表示,相较于课上的4个10分钟,课间10分钟简直过得飞快。经过这样的对比体验,学生发现同样的10分钟,在精力状态和情绪状态等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对其感知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对着钟表多进行几次这样的时间感知训练,他们就会发现,有时自己即使不看钟表,也能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或其他感受,大致判断出一节课已经上了多长时间,还有多久下课。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量感”。

(二)接触真实物体,培养学生“量感”

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并且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量感”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学生理解相关“量”的意义的基础上获得。“量感”本身就是在学生有一定体验的基础上以主观判断的方式来猜测或估量物体的某个“量”,如果只是依靠单纯的概念介绍让其理解某个“量”的意义,学生缺少体验,就没有了参照标准,必然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介绍某个“量”时,为了让学生在观察或测量物体的过程中对相关“量”有真实的体验,必须有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以提高估量的准确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毫米”和“分米”这两个长度测量单位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增强对物体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准備一个厚度为1毫米左右的硬币和一支长度为1分米的铅笔,引导学生用直尺分别测量硬币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测量完成后再将二者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观察1毫米和1分米长度的区别。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1毫米和1分米形成一个客观的具体形象化感知,以后学生在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时,会不自觉地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比如,在估测数学书本的厚度时,会思考用硬币还是用铅笔作为参照物,显然一支笔的长度远远超过数学书的厚度,因此选择硬币厚度作为参照物更合适。估测课桌的高度时,学生可以用铅笔的长度作为参照物,课桌的高度大致相当于7支铅笔连起来的长度,也就是7分米。通过这种接触实物的方式,学生在估测物体长度时,就能根据已有认知和经验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从而提升估测准确度。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课时,要让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如果教师只是进行概念性介绍,那么学生很难对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形成具体形象的认知,以后在估测物体面积时,就不知道该选择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经常会出现“一块橡皮擦的面积是5平方米”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真实物体来培养学生对物体面积的“量感”。比如,教师可以用一个指甲盖、一个开关面板、教室地面的一块瓷砖分别代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帮助学生从视觉感知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并作为估测其他物体面积的参照物。然后可以让学生估测橡皮擦、数学书封面、黑板等物体表面的面积,引导学生将待估测物体的面积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几个指甲盖、开关面板或地面瓷砖的面积,选择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经过训练后,学生在估测物体面积时,会下意识地将物体面积与相对应的参照物作比较,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估测结果,学生对物体面积的“量感”也会逐渐增强。

(三)借助测量活动,培养学生“量感”

学生估测或估量的准确度越高,其“量感”也就越好。要想提高学生对物体某个“量”的估测准确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测量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测量活动时,可以先让其估测一个数值,测量完成后再将测量所得数值与估测数值做对比,通过这种方式来“修正”学生的“量感”,学生对相关“量”的估测准确度必然会提升,“量感”也会随之增强。

仍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这一课的教学为例,第一个知识点是“毫米、分米的认识”,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或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可以借助测量活动增强学生估量的准确度,比如教师可以将曲别针、钉子、硬币、积木等物体带到教室,让学生使用直尺以毫米为单位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经过多次测量,学生逐渐积累经验,在以毫米为单位估量物体长度方面就能形成基本的“量感”。此外,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测其长度,估测完成后再使用直尺测量具体数值,对比估测数值与测量数值之间的差距,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学生以毫米为单位估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度,从而促进其“量感”的提升。“分米的认识”教学同样可以如此操作,只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软尺之类的适用测量的工具。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有助于学生区分毫米、分米的差别,日后他们在看到比较大的物体时,就会想到测量该物体使用直尺不合适,而是要用软尺,因此在测量或估量该物体的长度时,以毫米作单位不合适,可以选分米作单位,这也是促进其“量感”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量感”

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量感”。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量”的知识非常多,比如长度、质量、面积等。然而,受限于实际的教学空间,教师不能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真实物体都搬到室内供学生估量或测量,這就使学生的“量感”培养受限,也就是说学生仅能对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的“量”进行估测,遇到一些较“大”的物体,就很难对其各种“量”进行比较准确的估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恰能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那些不能带入教室的物体,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凭借视觉感知来估测这些物体的质量、长度、高度、面积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大”物体的“量感”。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为例,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培养学生对一些“大”场地面积的“量感”。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学校操场实地感受1公顷的大小,而1平方千米的面积过大,不方便带领学生实地感受。因此,可以在学生感受1公顷面积的大小后,通过百度地图等软件,将操场地图缩小,再圈出附近大约1平方千米的地图,让学生通过比较地图,初步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关系。学生可以联想实际生活中1平方千米包含的范围,周末可以去这些地方走一走,初步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进一步扩大地图范围,感受一个区有几个这样的1平方千米,一个市相当于几个这样的区的面积,省和国家的面积也可以以此类推。

(五)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量感”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应归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量”,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相关数学知识或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仍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对毫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估测手机、餐桌、座椅、电视等常见生活用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借此培养学生的“量感”。学生在估测这些生活用品的长、宽、高时,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的估测结果偏差较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观察和感受,教师应当明确指出这一点,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感受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自主锻炼自身的“量感”。

此外,“量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成效。而且小学数学知识繁多,与“量”相关的仅占一部分,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抽出时间,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量感”。因此,仅凭课堂教学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量感”,势必会断断续续,培养效果也就大打折扣。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当将“量感”培养从课内向课后延伸,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日常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测量或估测物体的“量”的作业。比如,估测家到学校的距离、估测书包的重量、估测图书馆的面积等。为了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身“量感”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养成估量生活中物体长度、面积、质量的习惯,并记录到日记中,让“量感”培养以常态化、生活化的方式长期进行下去,从而获得更好的“量感”培养效果。

三、结语

“量感”培养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极为重要,而体验式教学法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对比体验、真实物体、测量活动、信息技术等来培养学生的“量感”,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借助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来培养学生的“量感”。此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勤于反思、勇于探索,找到更多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量感体验式物体
兼收并蓄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