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2023-06-08 00:03叶燕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落实课程改革,做到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学科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改革,就成了教师们普遍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基于此,以高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为例,简要阐述在核心素养下如何让课程改革“落地”,希望能够借此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6-0112-03

核心素养,其本质上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养成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这些能力和品格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意义重大,甚至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改革,可谓势在必行.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学生积累化学知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积极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以此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满足当下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

1 明确核心素养内容,确定课程改革方向

近些年新课改实施后,我国确定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并制订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框架和内涵.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以培育人为目标的活动,其本质是希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时代不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截然不同,这种要求又会反过来影响教育,推动教育改革.而对于当前社会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新课程标准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从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来看,其既有侧重点,同时也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更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自然也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2 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奠定课程改革基础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必须要高,由于一些教师自身核心素养水平欠缺,所以在回答学生一些问题时,总是含糊其辞,从而影响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此,为了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必须先从发展教师核心素养入手.一方面,教育部门要联合校方,将教师的核心素养作为一项考核标准,以此來给教师施压,促使教师重视自身核心素养发展;另一方面,各大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将核心素养纳入培训体系,同时针对当前部分教师核心素养缺失的问题,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或者开设相关讲座,供这些教师学习.最后,教师要主动去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积极参与校内外培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实践、多学习、多反思,以此来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3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促使课程改革落地

3.1 改革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作为教师首先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够自主的安排好自身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自然而然会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同时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学,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展开学习.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下册专题1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的教学中,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具备了实验探索、分析数据的能力,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任务”来调动学生的自学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教师可以先借助任务一“分析原电池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总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同时构建“现象分析——理论推测——证据获取”的认知模型;然后教师再借助任务二“探索原电池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探讨实验成果”,最终完成任务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构成要素.最后教师再借助任务三“原电池未来会如何发展?”让学生自主去查阅资料,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讨原电池的发展方向,并将其整理成报告,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原电池的认知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通过这三个小任务的驱动,会让学生在学习时更有信心和动力,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相当于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当学生完成所有任务时,学生也就学习完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而且这一学习过程是非常有条理的,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3.2 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化学模型意识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想要落实课程改革,自然也要重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基于此,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的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让学生拥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9第二单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教学中,其中铁和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是重点,所以教师就可以从这些知识入手构建模型.其一,先建立铁和其化合物的分类模型,这一步的目的是构建初始模型,让学生对铁和其化合物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形成基本的概念;其二,是研究铁和其化合物,这一步的目的是细化模型,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方向;其三,结构模型对铁和其化合物进行讲解,这一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应用打下基础.另外,有了模型的支撑,化学教学也会更加简单、直观,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也会毫不费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促进学生模型意识的形成,当学生有了模型意识之后,就等于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如此学生再学习更高层次的化学知识时,也会更加轻松.

3.3 借助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科价值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化学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想要让学生认识化学这门学科的价值,可以在课堂教学时,构建教学情境,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有意无意地将民族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科学领域的新成就等融入到化学课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科价值观,从而对化学这门学科越来越感兴趣.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上册专题1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的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分类时,可以结合教材中所给出的树状图,逐个对不同类型的物质进行讲解,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列举出生活中与之对应的实物,来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物质的理解.就拿“有机化合物”来说,教师如果只告诉学生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的话,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天然气、棉花、塑料、石油等等,而且在展示这些物品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或者生活场景,像说到天然气,则可以为学生展示从古至今人们做饭燃料的演变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另外,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以及科技发展的关注度,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知识面的拓展.

3.4 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推理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素养,让学生能够基于所学知识完成假设、论证、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实验就像是化学灵魂,没有了实验的化学教学,就宛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其教学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而且教师要明白,实验不只是解释定义和规律的工具,其在培养学生推理探究能力方面也不可忽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化学物质的基础知识入手,猜测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然后再通过实验去论证之前的猜测,最后再根据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上册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演示“铜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之后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猜测,如有些学生认为浓硫酸和铜在冷却状态不会发生反应,加热后浓硫酸才会和铜发生反应,并产生硫酸铜,然后生产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等铜完全反应后,将其静置放后,会得到灰白色固体沉淀物.对于学生的这一猜想,教师可以先不去进行否定,而是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得出结论.在实验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其所產生的现象与自己所猜测的截然不同,铜和浓硫酸经过反应后并没有出现黄色固体物质,反而产生了大量黑色颗粒状物质.这时学生们在实验的冲击下,就会开始思考,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怎么来的?但这些疑问出现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让学生对硫酸铜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发现,浓硫酸会先将铜氧化成氧化铜,黑色物质就是氧化铜,然后浓硫酸再跟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通过这一探究实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探究等一系列活动,如此不仅掌握了这部分化学知识,同时也让徐盛的探究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无论如何都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认真研读核心素养的内容,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的核心素养水平.然后再通过培训、实践等,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为课程改革落地打下基础.最后基于核心素养探索教学策略,如改革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化学模型意识;借助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科价值观;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推理素养等,以此来促成课程改革落地.

参考文献:

[1] 张贤金,吴新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如何“落地”[J].化学教与学,2016(9):7-8,45.

[2] 何茂林.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8(19):29.

[3] 耀权江.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国际教育论坛,2020,2(7):48.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简介:叶燕燕(1984.4-),女,福建省永春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教科【2021】4号附件3: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提炼”栏目的分析与应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QG1451-04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