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名优特”工作室发展新范式

2023-06-10 03:58刘晓晖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名师课题成员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新周期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教育家”。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分类规划了园长、班主任、教师培养方案,为强健师资、提升区域教育中坚力量蓄势赋能。江汉区“看见儿童”刘晓晖工作室于2019年成立,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工作室特色发展管理新范式。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引领教师成长。

愿景式管理:工作室的自组织驱动

工作室的建立与发展本质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生成的过程,是由名师引领、教师自愿参与,共同组建、共同发展的内生型组织形态,需要愿景式驱动管理。

(一)共同设计“我们的愿景文化”

愿景式管理是一种凝聚力管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强弱关键看是否有共同的目标定位,目标和路径是否统一。

汇聚一个团队。工作室在全区幼儿园范围内挑选出与工作室特点相匹配且具有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成员,先后遴选了两批成员,一梯队12人,二梯队8人。工作室以“成长合伙人”为名,秉持“在一起,向未来”的信念,制定《“看见儿童”刘晓晖工作室工作方案(2019—2022年)》《“看见儿童”刘晓晖工作室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室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路径、保障措施,进行“远期+近期”规划;首席教师对工作室的成长目标、研学项目进行“整体+个性”的规划,为工作室后续的研学提供“可视化的生长点”,让每位成员研究有方向、成长有方法、努力有指导、发展有平台。

凝练一个主张。团队成员共同设计了工作室logo,经过多次研究、探索,确定了以“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为切入点,以“我是儿童研究者”为身份定位,追求“看见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教育主张,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经验提炼相结合的原则,以提升成员“学习力、实践力、研究力、辐射力”的“四力”为出发点,从课程建设困境、成长规划、发展目标、能力提升等领域设计了“专家智慧引领—项目任务驱动—团队互助学习—成果交叉推广”的“四环”教师培养模式,带动每一位成员寻找最近发展区,点燃发展动力,助推所在园所发展。

(二)共同建构“我们的运行模式”

培育一批项目。工作室建立之初,就确立了由首席教师领衔,以“月·阅·享”读书项目、“课题研究”实践项目、“班本课程”建设项目“三大项目”为抓手,实现“资源共享、全员提高、区域提升”的发展目标。引导成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结合所在园所的实际,确立主攻项目。这些项目有指向五大领域游戏化组织与实施的,如科学领域活动游戏化探索、语言领域活动游戏化探索;有指向途径、方法探索的,如游戏化环境的创设、班级项目活动路径。项目之间互为支撑,合作共享。

形成一个机制。工作室对每一位成员有一定的指引和约束,定期下达“任务书”,安排“进度表”,落实“汇总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我们根据自身实际,重点确立了两项机制:一是“闯关”机制。我们为教师成长设置了“区域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梯,工作室搭建平台,要求每个成员在三年周期内争取完成一个阶梯的“闯关”。二是“回哺”机制。充分发挥工作室中坚力量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工作室为其提供专家指导、成果共享等资源及公开教学、讲座、送教等平台,将研学成果覆盖全区。

协同式管理:工作室的共同体联动

名师工作室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必须实现内外协同、有机互动,才能产生协同效应。

(一)内部协同,打造教师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建立名师工作室交流机制。工作室将成员的自主发展和团队共进相结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个体的自由与充分发展,唤醒每一个成员的生命自觉,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坚持横向多方合作,共享工作室资源,建立区域内名师工作室交流机制。2020年10月,参加郭娅班主任工作室“家园协同共育 守护幸福成长”活动,拓宽成员的视野;2021年1月,参加“小眼哥哥讲故事”刘沛工作室“大网络上的智慧平台 小眼睛的养成故事”研讨会;2021年10月,以“如何让班本特色活动华丽破壳第四次研讨暨成果展示会”为主题,与胡俊园长工作室成员、北湖片教办园园长共同研讨,不断提高工作室的开放水平,扩大辐射作用,走出了一条“横向联手,优化资源,共享双赢,扩大效应,共同发展”的工作室运作新路径。

建立区域园际互学机制。工作室吸纳了众多好学上进的年轻教师,打破区内幼儿园间的壁垒,首席教师和学员定期走进幼儿园,从首席教师优势和成员需求出发,双向定位成员培养计划,以观察案例、课题研究为载体,促使成员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促进工作室抱团成长、共生共赢。三年来,首席教师将区域教研活动整合,2019年11月承接了全区幼儿园“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专题培训,2021年12月承接了全区幼儿园“科研赋能 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工作室成员走进区内园所达20余次,通过现场观摩、问题研讨、课程共学、案例反思、返岗实践等方式,促成成员已有工作经验与研学新经验的融合,一步步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启发成员将“有所想”转化为“有所为”,引领他们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型。

(二)外部联动,探索名师培育的发展共同体

联手打造,实现资源共享。实行跨区域园际互访互学机制,依托不同类型工作室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联动,共同建构品牌发展理念与实践体系,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发挥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工作室充分利用各地區班本课程资源,实现不同区域间课程意识、课程实施力、实践基地及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承办或参与区域内教育教学研究或专题讲座等。2023年3月,工作室以“班本化课程研讨会暨区际课程研讨联谊会”为主题,与黄陂区幼教同行分享了幼儿园课程架构、班本化课程的成果,使教师实现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引领工作室成员快速成长。2022年7月,工作室成员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参与黄冈市“A079‘校对县’整县帮扶培训”学前教育专场活动,探索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网络拓展,打造更大平台。工作室不断探索跨区域、跨学段工作室之间的“双师”联合教研模式和跨区域教学帮扶模式,构建5G时代共同研讨模式。2022年11月,通过远程执教,打破时空限制,工作室牵手罗田县薄弱幼儿园,开展定向挂钩帮扶。2023年2月,工作室成员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参与“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线上研讨,扩大辐射面。

品牌式管理:工作室的特色发展之路

品牌管理理念要求名师工作室有独特的工作室理念与标识,开发工作室特色课程,生成工作室特色课堂,最后形成工作室特色品牌。观名师课堂、品名师人格、学名师智慧,品牌式管理是名师工作室未来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力推阅读品牌,贯穿研学全过程

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工作室打造了“月·阅·享”阅读活动。其一,阅读书目,更“优选”。工作室成立之初,首席教师针对性地围绕“课程建设”“儿童观察支持”“课题研究”推荐阅读书目,除了支持每个人的“私家”阅读外,工作室还围绕某个核心研究主题,组织持续性、卷入式的专题阅读,促进全体成员对该领域的系统认知与深度了解,提升理论水平。其二,阅读过程,更“能动”。伙伴在侧,相互激励,对于推进阅读进程很有裨益。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大家一起阅读”的整体氛围与个体意识。其三,阅读所得,更“精深”。依托工作室的“月·阅·享”阅读活动,引导成员与大师对话,走近教育名家,在阅读中更新教育观、重塑保教理论结构、提升水平。每一位成员将阅读心得精心编排成“分享帖”,并通过“童行童梦”微信公众号推介,引发全体成员更广泛的探讨。邀请武汉市外国语学校张玉霞老师围绕“教师核心素养”话题,引领全体成员递进式地“共读”两本专著,前一本“偏通识”,后一本“彰个性”。

(二)做好班本特色活动,提升课程领导力

支持自主发展,激发活力。通过“首席教师领衔—团队研修—专家引领”的纵向管理模式,支持成员对一日活动的四个环节开展“游戏化组织与实施策略”的系列研究,提升成员生成课程内容、创设活动环境、观察指导幼儿、诊断改善教育行为方面的能力,不断理解、体认、践行游戏精神。邀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红梅博士走进课程现场,一对一指导班本化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激发每一位成员发展的动力,带动所在园所的发展。

做实研修活动,提升效力。集思广益、整体联动,是工作室品质发展的源泉。成员围绕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菜单、每月工作主题展开学习研修活动。通过“远期+近期”全阶段研修主题的通盘谋划、系统设计,保障研究进程的连贯性与实效性。积极开展线上教研、入园诊断、研学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互动为手段,工作室至今已开展了8期“班本化课程破壳”研讨。定期走进成员所在幼儿园班级进行“看见儿童”现场观摩活动,保持首席教师和成员之间、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多元交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将班本化课程建设问题转化为研修资源,群策群力研究、解决问题,以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以新作为开启新研究,实现每位成员知行合一的专业发展目标。

(三)做强课题研究,形成专项研究场

为凝聚合力,工作室确定一个团队研究课题,成功申报了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做好大班幼儿入学准备教育的实践研究”(鄂2022KTB002),引领日常各类研修行动。工作室以“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室成员所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类型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指导各成员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

首席教师引领和支持工作室成员根据所在园所的办学特色和自身关注的重点申报研究课题。按照“小切口、深层次”的原则,将筛选的“教学问题”作为自己教育科研的“课题”,使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可视化。邀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俞文博士、区教研室项耀明主任指导工作室成员规范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帮助工作室成员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进而在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均迈上新台阶。

(四)特色品牌的辐射

在专业发展上提升学术引领性。工作室与国家的政策同向同行,研究“十四五”规划的精神, 站在江汉幼教课改前沿。三年来,工作室在区域内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参与编写专著2部,工作室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市级课题10项,承担区级以上公开课或专题讲座10余场,把团队的智慧和特色品牌成果推向全区乃至全市,进而实现多层面的提升、全方位的引领。成员撰写的20余篇论文被发表,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将工作室的课程建设理念、实践经验策略等传播出去。

在个体成长上强化自主发展性。在共同责任、共同行动中,每个成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专业综合素养实现了整体攀升,领航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逐步成长为江汉幼教的中坚力量。三年来,2人被评为武汉市百优班主任、1人被评为武汉最美教师;成员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屡获殊荣,1人获得武汉市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游戏案例获得省市一等奖;2人赴蔡甸区、新洲区等地区開展交流活动;1人走上管理岗位。

名师工作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建立的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遇、个性表达的生存空间,既需要制度性的管理规范,也需要建立起愿景式自组织管理、协同式共同体管理和品牌式发展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工作室“共同体、孵化地、辐射场”的功能,以此激发工作室活力,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骨干教师。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名师课题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