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戏剧游戏”打开幼儿“话匣子”

2023-06-10 03:58韩子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郑和故事书西洋

韩子欣

在开展班级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创意戏剧游戏有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多元自主的活动形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凭借其所思所想积极进行创造性游戏,同时提高了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视兴趣“小调查”——幼儿有话“愿说”。幼儿从小班升入中班后,班级图书区“起点阅读”里就摆放有适合中班年龄段幼儿阅读的经典绘本。在大致给幼儿进行简单的介绍后,让他们投票选出班级的戏剧主题。最终,《郑和下西洋》以最高票数获选。幼儿说出的原因五花八门:我想像郑和一样坐船,我也非常喜欢大海,我想和郑和一起出海,郑和去了很多国家,他带回了很多财宝……这样不仅能有效确立班级戏剧主题,还能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打开“话匣子”。

打造互动“戏剧墙”——幼儿有话“敢说”。班级主题墙上有“人墙对话”“人物对话”等板块,主要记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生发出的人物对话,以及幼儿对戏剧角色的猜想——“皇上、郑和、海盗、各国大臣、张大人、李大人……”这些都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故事创设出的人物角色。教师将幼儿猜想出的人物角色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在戏剧墙上,幼儿围观时,总会引出他们与戏剧墙的对话。如晴晴说:“我想当《郑和下西洋》里面的小公主,你们呢?”念念说:“那我就是大公主。”徐子涵说:“我想表演大海上的小鸟。”戏剧墙在与幼儿对话,且引发幼儿之间的对话,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对戏剧表演游戏有了更多的期待。

设立温馨“语言区”——幼儿有话“可说”。幼儿选择的戏剧主题《郑和下西洋》中没有固定剧本台词,于是教师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内容分为几个子主题,然后将这几个子主题分别制作成小故事书,并投放在图书区中。有了亲子制作的小故事书,幼儿对故事更感兴趣了,通过阅读交流小故事书,分段熟悉剧情。经过阅读理解,教師再和幼儿讨论,把第三人称的故事变成第一人称的剧本,讨论的过程中结合动作、表情,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为后面的戏剧游戏做准备。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与支持下,幼儿在“语言区”化身小小“演说家”,将故事演绎出来。边说边演不仅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体验作品内涵,还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回归自主“游戏中”——幼儿有话“乐说”。幼儿自发生成创意戏剧表演游戏《郑和下西洋之海上女神》,他们在游戏前自行商量想扮演的角色。戏剧开幕了,只见晴晴穿着白色流苏裙,站在舞台中间一动不动,这时扮演太阳和月亮的小朋友过来了,只见他们正商量着什么。扮演太阳的幼儿对晴晴说:“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啊?”晴晴说:“我是海上女神,我要站在这里保佑大家。”扮演月亮的小朋友说:“那我们和你站在一起,一起保佑郑和的船队。”然后,三个人一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默默地看着扮演郑和船队的小朋友们,在那里“保佑”他们平安出海。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口语表达更加积极、主动、自然。

创意戏剧游戏不断打开幼儿“话匣子”。由此可见,培养和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仅需要幼儿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不断优化创意戏剧游戏的实施策略时,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创设游戏环境,关注个性差异,拓宽游戏空间,以强化创意戏剧游戏实施和指导策略,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郑和故事书西洋
Storybook 故事书
天边的故事书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