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应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2023-06-11 12:28朱光耀
国企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体规模

朱光耀

在国企管理智库大会召开的同时,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也即将开幕,大批的国外企业家、专家和学者来到中国,感受全国两会以后中国新的发展态势。这无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

这提醒着我们,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借此机会,我从全球视角出发,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我国高质量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些可能会带来外溢性影响的外部变量。

回看2022世界经济发展

2022年,对世界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具有非常挑战、十分艱难的一年。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球经济总规模依旧达到了101万亿美元,这是世界第一次经济总规模超过101万亿美元。

步入2023年后,我们该怎么看世界经济目前所处的状况?我认为,有必要清楚地了解过去一年对全球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前十大经济体的分布状况,以及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的比重。

过去一年,美国仍旧是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其经济总规模达到了25.04万亿美元。而中国紧随其后,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初步核算,我国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210207亿元,合18.32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排名第三位的经济体仍然是日本,经济规模约4.3万亿美元。

我们应该注意到,全球第一、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间的差距,在2022年进一步拉大。经济规模约4.14万亿美元的德国排名第四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印度首次成为全球的第五大经济体,经济总规模达到了3.47万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英国。过去一年,印度经济上的发展让该国国民振奋。印度总理穆迪表示,未来要尽力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并且要努力争取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印度之后,排名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位的都是传统经济强国。它们分别是3.2万亿美元规模的英国、2.78万亿美元规模的法国、2.2万亿美元规模的加拿大以及约2万亿美元的意大利。

想要研究国际经济如何发展变化,经济规模排名第九位的俄罗斯是绕不过去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在西方国家多项经济、政治等制裁的影响下,俄罗斯经济规模绝对值重回2万亿美元大关。

许多传统经济机构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预测2022年当年俄罗斯经济会迎来急剧萎缩。但事实是,俄罗斯的经济仅萎缩约2.2%,且经济规模重回全球前十大经济体行列,成为第九大经济体。

这其中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对美西方实施的反制裁措施,特别是对不友好国家以卢布计量能源购买价格的政策,仅这一项措施就极大地帮助俄罗斯稳定了货币币值,使其全年卢布对美元的币值保持在1美元等于60~70卢布水平上,难能可贵地保持着稳定且上升的态势。

前瞻未来五年中美经济

从全球经济规模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而易见。中国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世界银行按惯例在达沃斯会议前公布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认为世界经济预计增长率为1.9%,甚至更低。

作为另一个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之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2年12月31日上调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一改该组织选择在达沃斯论坛会前或期间公布的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9%。出乎意料地较该组织2022年10月公布的2.7%预测增长率上升了两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通过电话解释了这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原因——“关键因素在于中国”。依据该组织详细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全球经济以0.3%的速度增长。

2022年11、12月,我国对防疫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迅速回归常态。基于这种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将预测经济增长率从4.4%上调到5.2%,提高了0.8%。

在清楚世界经济现状和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预测后,我们还应格外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未来五年世界经济主要推动力——中美的经济发展分析和预测。

作为排名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现有经济规模合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以上,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只“领头羊”。

2022年全球经济总规模为10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5.04万亿美元,中国占18.32万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7年,也就是五年后,美国的经济总规模预计将增长30%,达到30.2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美国GDP的总增长率为20.9%,绝对量增加了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现在一个日本的经济总规模,甚至还要更多。

实际上,自189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以来,一直保持着全球经济领先的地位。因此,未来五年,美国将继续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也备受关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的新增经济增长部分将达到8万亿美元,比美国多出3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表示,基于前期的分析和模型测算,要实现上述预测,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潜在增长率要达到8%,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增长要达到年均4.5%。

通货膨胀率方面,在2022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3%的境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2年中国通货膨胀率为2.7%。有别于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3.2%,该组织的数据是根据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零售价格指数(RPI)三种统计模式统一计算而得出的结果。对比2022年全球平均8.8%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到中国在物价稳定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名义增长率为8%,实际增长率为4.5%,预计年均通货膨胀率为3.5%。这些对于中国现状和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都值得认真研判。

警惕当前外部环境变化

时间来到3月,当我们回看中国的发展,回看中国经济将自身的稳定性注入到流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稳定地助力世界经济发展,就不难理解为何大家会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高度警惕外部环境,特别是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破产,随后美国签字银行也宣布破产。为应对这一危机,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采取紧急救助行动。虽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这不是救助,但美联储还是推出了一项名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的固定投资方案。

要理解该政策,我们需要理解美国相关的金融政策。过去,美国长期保持低利率,其實行的零利率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银行吸收的存款利率极低,一般为0%或最高0.5%,而资产端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这两种债券通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只要持有到期,本金和利息都是安全的。但是,由于美联储急剧提高利率,市场利率已经达到5%,储户自然会提前取出存款购买高收益资产,导致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出现了剧烈变化,银行面临大量挤兑。

按照定期融资计划,美国允许被接管银行用手中持有的企业债券和国债按照票面现金价值向美联储抵押,以获得流动性支持。也就是说,银行可以将这些债券按照票面现金价值抵押给美联储,换取等额现金,用于支持其业务运营。

但这一问题依然很难解决。现实的问题是,美国方面已经承认,至少有186家银行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未实现损失可能高达6000多亿美元。此外,我们还应看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有限,只对25万美元以下的存款进行保险,对超过这一数额的存款不予保障。如果大家都来挤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同时对这么多家银行进行救援,即使是美联储也无能为力。

此外,美联储的缩表计划受到了银行定期融资计划的冲击,导致其资产负债表再次回升至8.65万亿美元以上。由于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美联储的情况仍在不断变化。

与美联储动向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此次危机的外溢性影响,硅谷银行危机爆发后不久,德国德意志银行也受到了冲击,股价急剧下跌。

这种外溢性的影响我们要高度警惕。近期的危机事件给了这样的启示:一方面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要密切关注,保持高度警惕。

猜你喜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体规模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消费价格指数
外汇储备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