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3-06-11 06:27崔海妍
文教资料 2023年1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思政元素建设路径

崔海妍

摘 要: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妨碍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面对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提升思政教育素养,充分挖掘文学史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从而充分发挥文学史课程育人功能。

关键词:文学史课程 建设路径 发展困境 思政元素

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学鉴赏批评能力和德行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文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展开面临诸多问题,妨碍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面对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本文指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提升思政教育素养,充分挖掘文学史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从而充分发挥文学史课程育人功能。

一、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学批评能力,厚植爱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只有展开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达到文学史课程教学目标,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接班人。另外,文学史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先天优势,蕴含大量思政元素,文学史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有较多的契合点。

(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文学史课程教学目标

文学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系统掌握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文学史知识的传授,文学鉴赏、分析能力的训练,而且需要在思想道德上引领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改变学生的行为举止。因此,思政教育是文学史课程的内在要求,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达到文学史课程教学目标,发挥文学史课程育人功能。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文学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和路径。

(二)文学史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天优势

中外文学反映了人类所处的时代环境,内在包含着人的情感体验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生经验与社会生活的总结与领悟,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其中经典文学更是包含了爱国情怀、仁爱诚信、捍卫正义、豁达无畏、责任担当等诸多思政元素。屈原满怀爱国热情,却遭诽谤,被楚王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将愤激之情化为传颂千秋的《离骚》《九章》等诗篇,其中的爱国情怀、求索精神深受后人敬仰。除了屈原,文学史上的杜甫的诗作、辛弃疾的诗词、郭沫若的作品、但丁的《神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莱蒙托夫的《祖国》……皆是爱国主义佳作。这些爱国主义作品浸润濡染青年学子的心灵,必然会激发其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其他课程相比,文学史课程的精神教化功能非常显著,与思政教育契合度高。

二、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发展困境

开展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面临诸多难题,课程育人效果不显著。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主体和对象,若教师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认识不到位,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成效。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对象,是检验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且需要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和深层互动。

(一)专业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认识误区,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文学史课程专业教师将课程教学等同于专业知识传授,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歸属于思政课,与专业课毫不相干,割裂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实际上,文学史课程教学目标内在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是实现教书育人、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渠道。专业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文学史课程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和主要的文学思潮流派、代表作家作品,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专业教师认识不到思政元素,且不知如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以往的文学史课程专业教师仅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没有意识到文学史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忽略文学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相当多的专业教师不知如何去挖掘思政元素,遑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在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有的教师为了迎合这一潮流,就生硬地“缝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先讲专业知识,后来一段思政教育,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仍然处于割裂的状态。只有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既不妨碍专业知识的体系和教学进度,又能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三)学生文学文本阅读量太少,很难理解作品内涵

要潜移默化地发挥文学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深入文学文本的内部,用心感受文学的美与善,体悟世间百态,升华思想,历练品行。但是相当多的学生的文学文本阅读量过少,通常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作品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手法。由于没有阅读文学文本,学生对作品认识片面,不能深入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故而不能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阻碍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实施。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一位平民英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该作品,会无法理解于连怎么会是英雄。通过文本细读,我们才能发现出身社会底层的于连追求平等、自由的可贵。对于于连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尊严、平等、自由,因此在那个黑暗、腐朽、等级森严的时代,于连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深入阅读文学文本,才能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面对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专业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以全人教育为目标,“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引领价值。专业教师需提升思政素养,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必须通过会议、讲座、培训、视频等多种途径认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思政教育理论素养,转变以往教学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思想观念,树立全人教育目标。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而且要注重理想信念的培养、道德品格的锤炼、理想人格的塑造。文学史课程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围绕学生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外在知识、技能的需要,而且注重学生内在精神需求,将学生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3]。

(二)充分挖掘文学史课程的思政元素

文学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这是因为文学具有审美性。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崇高、健康的思想内容,很难会使读者产生美感。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艺术形式精美,而且宣扬爱国情操、诚信友善、见义勇为、鞠躬尽瘁、爱岗敬业、创新精神、人文价值、道德情怀等,有助于读者提升精神境界,陶冶情操。

在全球化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师讲授文学史课程时要将中外文学联系起来,梳理中外文学的关系,重构文学史课程内容,突出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学对邻近国家乃至西方文学的内容思想、艺术手法、艺术形式等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如日本的《怀风藻》《源氏物语》等。其中中国古典诗歌促使英美诗坛走向现代性是典型案例之一。庞德翻译、学习、模仿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出短小、含蓄、韵味无穷的诗歌,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变革当时英美诗坛的旧风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列举中外文学交流案例,促使学生认同中国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屈原、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茅盾、郭沫若、但丁、歌德等伟大的作家具有崇高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真理,追求真善美,致力于人类的和平、幸福,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家时可以重点讲述作家的感人事迹和文学作品中的家国情怀、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文学史课程内在包含思政教育,文学史课程思政不是文学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统一。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深度有机融合,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引入比较文学方法论。在全球化时代,年轻学子应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学习文学史课程,要将中外文學史联系起来:一方面,各个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着横向的交流和影响;另一方面,中外文学存在着相似性和共通之处,在可比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平行研究,观照异质文化之间的异同,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凸显中国文化文学的特质,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使用比较文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二,重构文学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多元化。为了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课程育人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在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的价值塑造、思想引领导向,发挥课堂育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还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度自主学习,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如学习古希腊戏剧这一节,可以在课堂上围绕中西悲剧的不同展开讨论,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古希腊悲剧具有什么特点;中国是否有悲剧,为什么;中西悲剧精神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讨论,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希腊悲剧的认知,另一方面了解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姿,和而不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沉浸式体验学习有助于情感传递,实现文学史课程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历史上和异域的文学作品年代久远,社会环境、伦理观念与当下社会现实相比相差甚远,学生与这些文学作品之间难免存在情感隔膜,教师要使历史上和异域的文学对学生起到思政教育的功效,就要拉近文学作品与学生的距离,让文学作品浸润濡染学生,使学生能够与之产生共鸣、共情,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沉浸式体验学习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学作品的距离,通过体验获得感悟,思想内化,规范行为。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侧重经典作品的赏析、细读、朗诵和表演,促使学生用心体会作品的内涵与审美艺术,接受精神上的熏陶、滋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积极奋进,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第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联系社会现实和时事热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史专业知识和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现实问题。例如,在讲授爱情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对待爱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会处理爱情与责任的关系。

四、结语

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提升思政教育素养,充分挖掘文学史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育人新模式,提高文学史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责任感和担当感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06-06.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 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基金项目:商丘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高校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1jgybxn03)。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思政元素建设路径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