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元素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16 02:09曲溢然
大观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言特征

曲溢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水彩艺术的不断完善,在水彩画创作中,对水元素的应用研究十分重要。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存在,而如何在水彩画创作中有效利用水元素,一直是水彩画创作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水元素;水彩画创作;画面意境;语言特征

在这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艺术观念、艺术思潮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中自然之美和内在之美有了更多关注和挖掘,“回归自然”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对生活中细节、细微之处的发掘和描绘。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水彩画创作也在发生着变化。水作为一种具有鲜明表现形式与语言特征的元素,能够丰富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与语言体系。

一、水彩技法的运用

(一)水分控制

水彩技法中所讲到的水分实际上是指水对色彩的稀释和对笔触的控制,也就是说,画家需要利用水来控制笔触和色彩,使画面达到其想要达到的效果。在绘画创作中,水分控制得好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殊的朦胧效果;水分控制得不好,就会出现画面晕染、脏乱、无层次等问题。因此,水彩画创作中对水分的控制至关重要。

(二)颜色叠加

由于水与颜料之间存在着不均匀的关系,水彩画中颜料层的厚薄不均匀很容易造成色彩分离感。这是因为颜料层较薄时就会有颜色浮在画面上,出现脏乱之感。因此,要想画出优秀的水彩作品,就要掌握好顏色叠加时产生的色彩分离感,让画面更加细腻。

(三)虚实关系

虚实是画面中所有物体、色彩以及空间关系在视觉上呈现出的一种效果,它能使画面产生空间层次感,使画面更加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水彩画中物体之间的虚实关系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来体现,如吸水材料的结合,又或者是不同材质之间的融合等都可以使得物体产生虚实变化。

(四)水的处理

水彩颜料具有吸附性,所以在上色时需要用清水反复冲洗画面,利用水对颜料层进行湿润,并使色彩层之间进行融合,避免出现颜色覆盖在原有颜色上形成脏、暗以及层次不清等问题。画家在绘画过程中需要对颜色进行反复清洗,确保色彩层之间的融合,使画面呈现出虚实变化。

二、水与色的交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有着特殊的寓意,如《易经》中提到水能克火;《沧浪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由此看出,水不仅有客观物质的意义,而且有精神内涵的意义。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作为一种意象出现。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水为意象,如《诗经》《楚辞》就常常出现水这一意象;现代文学作品也常常以水为意象,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水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

水是一种极其丰富和珍贵的物质,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将水作为画面元素来进行创作,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韵味和效果。将水作为画面元素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能够激发画家的创造性思维、开阔画家的视野、丰富画家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技巧、提升水彩画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等。

三、水与颜料的融合

(一)水的运用

水与颜料融合得越好,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越佳。因此,要学会用水来作画,在作画过程中要掌握用水的技巧。在掌握了水彩技法后,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来调配颜色和调整水的干湿程度。同时,不同画家对水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水彩画中水的运用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只有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画家才能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将画面表现出来。

(二)水与色彩

色彩是画家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色彩本身就是水与颜料相互交融的产物。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能够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体现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在水彩画创作中,色彩一般以饱和度高的颜色为主,在作画时不需要添加过多的水。因为水分多会造成画面脏乱,而且容易产生水痕,使画面显得不干净。但是水也不能放得太少,如果水量过少会造成画面的粗糙感,色彩的表现力就会减弱。因此水与颜料的结合必须掌握好水量。

一般来说,水量控制在2/3左右比较合适。对于不同颜色之间的水色过渡,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工具。如果是鲜艳红色或绿色等高彩度颜料,可采用清水笔将颜色晕染开来;反之则可采用水粉笔去进行过渡,这样会使色彩更加柔和、透明。此外,如果是水干透后再画,画面效果就不会那么好。

四、水的运用与画面意境的塑造

(一)在水彩画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水彩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语言,水元素在其中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利用水的特性来营造一种空灵、宁静、幽远的意境。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将水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刘延涛将水与书法结合来营造画面意境,在其水彩作品《醉秋》中,他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水与书法相结合,用浓淡相间的笔触描绘出了画面中虚与实、淡与浓之间微妙的关系,使作品显得更加富有内涵和韵味。在他看来,艺术创作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意境,因此他在《醉秋》中并没有简单地将书法与水彩相结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创作手法将水元素融入其中。正如王明明所说:“艺术创作既要有创新又要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注入。‘创新是手段而非目的。”在他看来水元素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二)以水为画面的构成元素

从现代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不难发现,当代水彩艺术家们都善于以水为画面的构成元素,以水为绘画语言,以水为媒介。如水彩画家韩平就善于从中国画中汲取营养,他在自己的作品《家园》中就以水为画面的构成元素,用中国画特有的水墨来表现田园风光。他用水墨渲染出朦胧的山水田园意境,虚实相映,相互交融,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可以说韩平的作品中运用了中国画的很多技法,擅长在画面上加入水元素来营造意境。

当代水彩画家中,还有很多水彩画家喜欢将水作为画面构成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徐累的作品《故乡》就是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画面中色彩艳丽、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将人物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通过水来营造意境,使整幅作品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这就说明了当代水彩画家们注重水这一元素在创作中的运用,通过水这种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从“以形写神”到“气韵生动”

“以形写神”是中国古代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它强调绘画中人物的神态与轮廓造型,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结合。但在现代水彩作品中,有些画家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形象,用水来表现人物周边环境。如刘炜在创作《家园》(图1)时就有意打破了传统水彩作品中“以形写神”的模式,将水作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元素,从而使画面更具活力。画家通过对画面中的水进行处理,用点、线、面等元素来表现水在画面中的作用。同时,他还打破了“以形写神”的传统观念,将水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使作品更具张力与表现力。又如何家英在创作《月·故乡》时也同样将水作为主要表现元素来处理画面,画家在对水进行了重新处理之后,画面中出现了大量的空白和朦胧的感觉,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既加强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调,又使画面更加具有动态美。虽然从视觉效果来说这幅作品与传统水彩作品有较大差异,但从整体来看却比以往作品更具张力与表现力。

五、水的語言特征与艺术价值

水是情感的载体,它既可以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出现在绘画中,也可以作为一种物象存在于人们的视觉记忆中。水的流动和变化构成了画面的基本元素。当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被引入现代艺术创作中时,其彰显着鲜明的语言特征。

对于艺术家而言,水是一种自然、纯净、透明的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画家可以以水来表现画面的光感和肌理效果。画面中所展现的光和色,如:水面反射天空和太阳的光线,水面上凝结成冰的水滴折射出不同角度的光线,这些都是由水这种透明物质决定的。水元素赋予了作品无限可能性,使画面拥有更多表现方式与可能。

水作为一种特殊媒介而存在,它所体现出来的特殊质感会给水彩画带来不同的呈现效果。如:水元素可以运用于水粉、水彩、国画、油画等表现形式中,每种表现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质感都不尽相同。水元素能够在画面中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使画面更加具有韵味美与生命力,是画家主观情感表达的最佳载体。

水元素的流动感极强,具有变幻莫测、转瞬即逝等特点。画家可以以水来表现画面“流动”的特点,通过水来表现画面中自然状态下物象形态变化以及景物不同角度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效果,通过水来表现画面的动态变化和笔触痕迹。画家通过利用水色交融、水痕交错等方式来使画面达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效果。用水色交融、水痕交错来体现“流动”“模糊”等特征是画家们较为常用的手法。用这些不同形式的表现方法来对画面进行“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多方面的综合呈现,能够使作品具有更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水元素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可以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使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表达,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画面。如:将水元素融入画面,形成朦胧、缥缈、空灵等不同效果,利用水元素来表现具有动感、力量感的画面,使画面中充满多种变化和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新风格与新特色。

与其他绘画媒介相比,水元素所具有的语言特征不仅在于单纯、透明、纯粹等,而且具有较强的表现性、易塑造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水彩画创作,可以丰富水彩画创作语言系统、提升画面表现效果。如将水色交融、水痕交错等技法运用到作品中,可以增强画面表现力。将这种技法与现代艺术创作理念相融合还可以使作品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

六、结语

水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绘画爱好者。它以水为媒介,借助水特有的表现力,创造出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画面。将水元素融入水彩画创作,既能使水彩画具有独特的语言系统,又能表现出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现代水彩画家应该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好传统元素,在不断深入探索中开拓创新、融会贯通,将其完美地融入作品。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人通过水这一特殊的媒介来展现独特、生动、丰富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珂琦.折衷与融合:水彩画的东方意韵[J].美术观察,2021(12):142-143.

[2]姜卫春,杨勇.黑龙江水彩画语言的特征与创作探索[J].东方收藏,2022(2):31-33.

[3]刘永健.对中国当下水彩画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思考[J].美术,2020(1):25-27.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语言特征
试论基于当今语境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从北方方言浅析老舍《火车集》语言特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人英语的语言特征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语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