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视角下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2023-06-21 12:17蒋赛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蒋赛

摘要:建设技能型社会、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共识。文章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从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维度探索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从政府层面的“技能型社会”政策导向,到社会层面的“崇尚工匠”风气引导,再到院校层面的“精益求精”的作风引领,最后到个人层面“追求卓越”的职业定位,全方位促进学生群体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未来有希望,着眼于精湛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全面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身份认同

一、提出问题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到“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了这一理念,建设技能型社会和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共识。培育大国工匠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技能提升,以及工匠精神与个体的自我实现相统一,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夯实基础。

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往研究多关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激励制度、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不足与难点,较少从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等视角分析学生面临的身份认同。下面,笔者从身份认同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痛点和难点,并探索和整合培育路径。

二、身份认同理论与工匠精神培育

(一)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大类。个体认同包含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自我归属感的获得、自我意义感的追求这三个方面。社会认同理论是亨利·泰费尔和约翰·特纳等人提出的,以“群体”为核心概念,强调个体对从属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认知,群体成员的资格对个体具有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主要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三个基本心理过程构成。

在身份认同理论视角下,学生的身份认同可以从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维度来理解。从个体认同的维度看,学生的身份认同主要包含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是否在当前所在的环境里建立归属感,以及学生对人生意义感的追寻;从社会认同的维度看,作为未来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动机,对社会分工的认知,以及从事技能型工种的意愿程度,都影响着其自身的社会认同。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共同构成了学生的身份认同,促进或制约着其工匠精神培育的全过程。

(二)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

首先,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是迎接制造强国的时代召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成本随之提高,东南亚已经逐渐替代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成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首选地。与此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持续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并综合运用税收、贸易、金融、科技创新等政策措施,不断巩固、提高工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未来几十年,我国若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从企业的发展需求来看,目前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非常迫切;从企业的品牌价值来看,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奠基,为品牌源源不断地注入定力、活力;从企业的社会价值来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工匠精神助力技术工人努力突破思想壁垒和技术壁垒,通过释放工匠价值顺应市场需求,从而让企业持续焕发活力,实现企业的价值。

最后,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刚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和职业教育改革新要求,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高尚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培育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不仅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需要,还是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以课堂教学渗透工匠精神,以校企合作淬炼工匠精神,以技能大赛锻造工匠精神,以大师教导传承工匠精神,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以长效机制护航工匠精神,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身份认同理论对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的启发

在探索新时期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中,身份认同理论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和启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匠精神的培育建立在学生个体认同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身的价值,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投入程度和技能表现,也与学生习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同时,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学生的自我认同密不可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第二,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受学生社会认同的影响。个体的社会认同与其所从属群体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密不可分。作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学生是否接纳自己的社会分工,是否认同技能型人才、工匠的职业定位,是否将自己的职业与其他类型加以比较、区分,是否坚持走这条道路,都直接影响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身份认同危机对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的影響

(一)个体认同危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较低,且招生录取时属于末尾批次,部分学生将自己划入“失败者”“落榜者”的行列,觉得自己是被筛选下来的,在自我认知上不够自信,且在入学后常常表现出迷茫、困惑,对学业没有规划意识。在情感层面,学生失去了与原有生活社群的联系,进入大学后感到不适应,特别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失落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难以体会到集体的归属感。

当然,这种归属感缺乏、意义感缺失在其他类别的学生中同样存在,这种“如何存在”的自我认同危机,影响着学生对崇高目标和意义的追求。部分学生不仅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缺乏驱动力,在技能练习上也出现降低自我要求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整日沉迷游戏,缺乏对自身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上缺乏系统性设计,特别是有关引导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课程较少,没有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很好地融合起来,难以达到让学生充分感悟工匠精神的教学目的。另外,一些产教融合项目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反而为企业变相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学生未能在企业中锻炼专业技能,更无法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

(二)社会认同危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

1.社会分类

高职院校学生从一开始在学历上就不占优势,且在今后的就业市场选择上和职场晋升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在招考条件设置上大多面向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高学历的毕业生,这也是“重学历轻技能”的主流文化价值长期影响所致,以技术性为主的工种,其工作强度和薪酬待遇并不对等。

2.社会比较

在薪资待遇上,相对于本科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平均薪资待遇更低;在工作时长上,相对于白领日均8小时的工作时长,技工日均10小时的工作时长较长,且双休较少。

3.动力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大一便开始准备专升本考试,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报考专升本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有调查显示,67.54%的学生认为专升本对自身发展前景比较重要。学生对未来职业以技工为主存在认同危机,也不会将提高技能作为职业发展的上升途径,对工匠精神缺乏兴趣,且不打算今后从事技术技能型职业。

四、增强身份认同促进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增强学生的个体认同

针对“高职生”这一角色认同,政策层面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让职业教育完成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同时打通高职通向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历路径,确保学生的学历上升通道;政府层面应加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与支持,让学生切实在企业或实训基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学校层面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专长之外,应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寻访身边的工匠、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核;个体层面,学生应重视大学三年的学业规划,通过学习、反思与实践,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细分领域,通过技能提高和自我突破,找回学习自信,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方式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内在的归属感。

(二)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

1.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十四五”规划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国家支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等,从政策上保证学生的发展路径,重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与信心。

2.完善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

国家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持续开发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持续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3.完善学生的就业与职场制度

人社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这些制度的出台为学生的社会认同提供了保障,能更好地促进其对工匠精神价值感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肖纲领,万仞雪,李俊.身份认同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

[2]郑彩莲,管素叶.高校辅导员的社会认同及其群体重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0).

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省教育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扎根理论视阈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索与分析,项目编号:Y202250891;2022年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工匠精神传承与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SZ05;一行成长工作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台职学〔2022〕10号。

(作者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