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植入

2023-06-25 01:21高旭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进一步发展背景下,“中国文化失语”问题随处可见,为了在根本上解决此种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方法实现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植入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加以分析,重点研究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植入价值和基本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引言

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及沟通行为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在此情况下,如何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实现和谐公平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但是当代跨文化交流的关键要素,也是维持我国文化操守的重要途径。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的价值

(一)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其在各地区高等领域范围内并没有有所体现,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多样化、丰富化的措施手段促使其成为教育界共识。从整体目光来看,中国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英语表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学校所秉承的教育理念便是积极弘扬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英语课程的普遍性及广泛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成为当代教育领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责任义务,英语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凸显出一定的价值效用[1]。

首先,英语课程在大学教学领域中所占据的比例和时间相对较多,结合相关英语课程规范要求来看,各地区大学需要将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入学分制体系范围当中,以此来确保英语课程在整体学分中的比例分配维持在10%左右。如果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融入中国文化教育元素,可以在根本上获取显著性的教学效果。其次,当代大学生对英语知识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及欲望,除了必需英语课程以外,部分学生还会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参与英语补习班等,如果可以有效运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强烈意愿,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跨文化发展等方面价值效用形成良好的认知,进而在中国文化学习当中获取一定的发展成效。

(二)实现平等跨文化交流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当代文化的关键载体。对于外语语言的学习来说,其基本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流,但是此交流凸显出双向性特点,其在根本上代表着传播及吸纳差异性的文化内涵及语言。因为传统英语教学中缺少足够的中西方文化含量,其在根本上致使国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活动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或交流障碍。然而在英语教学当中来看,中国文化的涉及范围较为狭窄,其对国际交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果學习者仅掌握指向性语文化,然而对自身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相对较少,便会对其他文化产生过度依赖感,导致学习者在国际化潮流当中无法做出自我定位或无法探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2]。

从整体视角来看,英语是各国家、各地区通用的语言,其所体现出的应用价值是促使不同地区的英语使用者实现思想文化及观念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另外,有学者强调英语的教学内容需要完全覆盖本土化英语及本族英语,在中国发展阶段中,本土化英语主要代表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情境内容所运用的短语及词汇,类似“小康社会”“儒家”等英语表述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文化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可以在根本上促使学生在具备良好中国眼光的同时兼具广阔的国际视野;既能充分掌握多样性文化,又能将中国立场坚持到底;不但可以运用英语知识学习并掌握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文化思想,还可以运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统作为新时代特色传输至世界各地[3]。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只有将本国文化落实到底,放宽自己的国际眼界,才可以在根本上实现平等、公正、和谐的跨文化交流。

(三)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文化身份是文化群体成员对其组成人员文化及地位的认同感,其往往涉及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对文化身份的精准筛选是一种自然化、客观性的基本特点,外语学习人员在实际学习期间往往会受到目的语言文化的多样影响,然而,外来文化影响和导入往往会给众多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冲突,甚至会致使学习者在运用英语知识期间面临着众多文化认同危机。在英语教学环节当中,如果过度强调目的语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直接对外语学习的整体效果及跨文化发展的有序进行等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英语学习教学期间针对中国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并将中国文化与其他西方文化展开科学性对比,促使学生深刻掌握并了解多样性文化并不存在过多的优劣区别,学生便可以有效规避外语学习而引发的文化身份焦虑情绪。

二、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植入策略

(一)明确教育目标

在跨文化视角当中,大学英语在开展视角教学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工具性目标,其主要以就业为基本方向和要素,不断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而全面发挥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价值,有效处理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在英语环境中通过写作与对话完成各项任务,有效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与岗位中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二是人文性目标,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资源的知识体系提出更多标准需求,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还需要凸显出高强度的人文素质[4]。作为语言形式的课程来说,英语可以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构建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并在人文素养教育的支持下可以全面强化学生的三观意识,为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力量。在实现英语语言水准及跨文化素养综合发展期间,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导并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交际环境,并在此前提条件下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在自主学习期间丰富自身的跨文化理论知识,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探究强化自身跨文化素养与发展水准。

(二)优化教学模式

现如今,我国各地区大学英语教育始终以教师为主体,并将传统课堂作为当代教学的核心模式。此种教育模式应用期间,教学内容往往会受到教材的约束及限制,可拓展的理论知识有一定限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化、陈旧化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着重要主导角色,其主要负责知识讲解、技能展示等关键任务,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教师产生过度依赖性情绪,引发一系列思维惰性等现象。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意味着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获得显著性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保障促使多样化语境、模态英语教育模式有效实现。多样式、混合式英语教学可以在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育模式,进而为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综合发展能力等奠定稳固的基石。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结合,并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措施方法下获取显著性教学成果。一般情况下,教材是传统教学模式应用期间,教师为学生群体灌输并讲解知识重点的主要参考依据,可以采用跨文化交流方法不断引导学生精准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与地位。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情况下,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具体发展趋势积极挖掘并开发教材中所潜在的跨文化交际元素,即便部分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跨文化内容整体占比少之又少,但在现代化思想观念的支持下,各类网络教材也可以为跨文化教学提供更多有力的保障与支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自主性学习后可以帮助学生对传统教材受限问题加以缓解。除此之外,具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基本现状自行编制出版相应英语教材,其凸显出的优势价值主要是与本校特色、学情等加以衔接,如山东大学所编制的《英语话中华》等,其可以在根本上将英语知识与中国文化密切融合,进而凸显出一定的英语跨文化价值。另外,教师需要在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英语知识的拓宽与延伸,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及实践经历等展开小组探讨,通过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等手段构建出良好健康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还可以运用影视作品及新闻访谈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素材资源,运用标准规范的英语口音及对话练习在根本上规避传统教材存在的负面影响与问题,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英语跨文化教学能力及水準。

(三)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输入方法

1.对比法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当中,积极运用对比法可以在根本上帮助学生在充分掌握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通过一系列对比处理,对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良好的体验与感受,进而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格局。比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美国文化五大象征等相关知识内容期间,教师可以融入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象征,通过此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弥补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空缺问题,还可以烘托愉悦的课堂氛围,并在小组探讨分析的措施方法下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展开进一步思考与分析,有效实现理解性输入。

2.归纳法

在宏观角度来看,归纳法主要意味着教师在植入中国文化期间,将学生具有差异化的文化碎片完全融入统一性文化体系当中,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良好的认知,促使其对自身文化加以整合与贯穿。从微观角度加以分析,归纳法可以在具体文化知识输入当中彰显出一定的优势价值。例如,在植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期间,其往往会涉及到中国各式各样菜名的英文翻译,其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点与难点。教师便可以运用归纳法将中国的菜名英语翻译根据原料组成、味道品种及烹饪方法将其划分为多个类型,以此来实现化繁为简,进而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的动态内容。

3.视听法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背景下,众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纪录片始终以双语翻译为基本核心,例如《再说长江》《美丽中国》和《故宫》等等。部分英语课程也涉及到相应的视频、音频等资源要素,类似《走进中国文化(英文版)》等等,这些多样化的视听材料在实际运用期间,可以充分强化对中国文化的植入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文化及语言的兴趣与欲望,但是运用视听法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提前做好视频资源的筛选工作及归纳文化重难点等工作。

(四)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从整体视角来看,教师作为文化的关键传播者,不仅担任着语言教学工作任务,还具备着为学生群体渗透文化的重大责任。一名高素质、高质量英语教师便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力和文化能力。如果教师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比如在实际课堂教学期间缺少母语文化知识或目的语文化,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较为薄弱,便会致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具备良好的文化背景,无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基本目标。所以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英语教学基础,还需要具有高强度的文化修养,其往往涉及到母语文化修养和英语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内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全面掌握我国及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化背景及生活模式,在不同类型文化的科学比对下提升对文化差异性的敏感程度与洞察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跨文化教学阶段中充分彰显出自身的价值作用,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电放榜样,与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对中国文化的英语口语交流与沟通,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五)制定科学化培养方案

现如今,我国外语教学从小学时期的二三年级便有所涉及,部分城市儿童在幼儿园阶段便参与课外的英语培训班,但如果过度或一味地灌输英语知识和文化内容,而不注重对母语文化的传承与传扬,便无法在根本上培养新时代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导致英语教育逐渐走向偏差性道路。结合当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小学自三年级起至高中毕业,校内外语课程数量与语文课时基本保持一致。在此情况下,需要将注重目的语文化逐步转化为重视双向文化,促使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协调统一、相互促进,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文化的全面化渗透阶段中,部分中国学生逐步掌握并了解对英国、美国等地区的风俗习惯,然而对原本的文化内涵却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在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有效植入中国文化内容后可以凸显出一定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迎月,姜灵爽.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

[2]陈佳玫.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文化自信的途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

[3]田薇.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21(11).

[4]李志娇.跨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产出导向法”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21242)。

作者简介:高旭峰(1986—),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视角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菜名英译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图腾文化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从跨文化视域看山村浩二改编的《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