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课本剧演出宝贵阅读力

2023-06-26 10:23魏媛媛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本剧排练害虫

魏媛媛

对我们来说,课本剧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在我们的课堂中,在许多场合中以及学校的各类活动中都可能看到课本剧。从我们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教材大部分的内容都颇具内涵,具有文质兼美、题材丰富、贴近生活等特点,有一定的情节展现,也有不同的意境呈现,如果我们把这些文章改编成课本剧,并且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将它们表演出来,更能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的世界,有利于我们学习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掌握作者的态度,并且在演绎中思考哲理,掌握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促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于我们来说,一篇课本剧的演绎大致需要五分钟,但这五分钟不仅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有组织有安排的活动,更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活动。

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对于课文中的内容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会,这些独特的理解和体会将会在课本剧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展示,我们的创造性也会达到极致。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表演的形象和自己所创造的形象进行比较,充实课文中的各种形象,使其丰富起来,通过五分钟的课本剧,将我们的独特阅读力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一、选材

首先我们要进行选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并将一些生物知识和科学常识融入到故事当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来向我们展示不同的动物分别吃不同种类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这篇文章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并且配有五幅插图,通过插图和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并且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这种对话的方式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我们发挥想象力,开发自己思维的重要举措。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各种各样的科学常识是十分容易勾起他们的兴趣的,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调动自我积极性,以自学探究为主要学习途径,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展现《棉花姑娘》这篇课文的学习成果,在表演中加深对科学常识的认识。

二、改编

由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进行过相关课本剧的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我们在表演课本剧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我们要对整个剧本先进行熟知,在进行改编之前,我们要预习课文,梳理课文中的情节以及不同形象的特点。首先感受这些形象身上的独特性和内涵,例如,在这篇文章中棉花姑娘多次采用相同的句式:“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在表演这段的时候,我们要表演出请求的语气,感受棉花姑娘急切地想要将害虫赶走的心情。在对课本剧进行改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排练时,每个人对于角色都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有些人可能有许多话想表达,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自己心里所想的演绎出来,以此来代替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在表演之前,我们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并且对课文中的一些情节和形象以及对话进行补充。

三、排练及演出

(一)前期准备

在对课本剧进行合理的改编后,我们需要组成表演小组对剧本内容进行修改、讨论、确定,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并且分配好每个人的角色,例如主角、配角、旁白、导演以及编剧等,确保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讲求课本剧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背景音乐,设计场景,例如在《棉花姑娘》这部课本剧中,我们可以采用轻松童趣的背景音乐,并且在不同的动物祛除害虫的时候加入不同的音效,场景图片可采用棉花地的图片。这样可以将我们以及观众迅速带入课本剧的内容中,适当的背景音乐和场景图片用以进行气氛的渲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节,并且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也有利于我们投入表演当中,促进我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排练预演

在确定好每个人的角色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排练。由于我们对于祛除害虫的情节,没有较为直观的认知,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看到过七星瓢虫是如何除害虫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排练中,我们很难演出真情实感,我们可能会直白生硬地朗读台词,却没有一定的情感渲染。所以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投入除害虫的思想情感当中去,我们可以在课外观看一些科普小视频,看七星瓢虫是如何消灭蚜虫的,并且结合自己看到的这些片段进行想象和联想,深入感悟。在这些氛围的渲染上,我们对这些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会更加深入,还有其他的角色:青蛙、小燕子等,虽然每个人的戏份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应该认真地把握角色特点以及角色情感,对角色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想的表演出来。

(三)实地彩排

在对各个角色进行了熟知训练,并且做好各种准备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实地的彩排,熟悉表演的场地流程,增加各个角色之间的默契程度,做好角色之间的配合,能在对话中使语言流畅,使台词连贯,并熟记对话,让表情和神态能够自然流露。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在表演的场地上的站位、走位、动作配合是否得当。在《棉花姑娘》课本剧的排练中,首先出场的是棉花姑娘们,接着出场的是两只小燕子,然后是啄木鸟和青蛙,最后是七星瓢虫。演员要根据这个顺序上场。这时,我们要做好不同角色之间的协调,同学之间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团结协作,大家一起通过讨论解决矛盾,在进行课本剧彩排时,要选择一个总导演指导排练,以免在排练的过程中走神打闹,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

四、演出及评价

在对课本剧进行彩排后,就要正式演出了。经过了前期的排练,这时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演员们对自己的角色也已经比较熟悉,不管是在自己演出还是在观看他人演出的时候,我们都应积极地参与进去,融入课本剧的角色中,并及时给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再次深入理解角色,理解文本内容。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演出结束之后,我们可以进行点评或者接受点评,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不管是自身还是他人,我们点评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同学评价、老师评价、组内互评,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指出不足,以便下次的演出更精彩。

五分钟的小学课本剧能够提升我们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内容,感受文章中的不同角色,探索文章的思想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习态度也是十分主动和积极的。课本剧的编演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朗读对话内容,而需要我们在用词准确、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下带入人物性格、组织语言、自信演绎。尤其是我们将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改编成课本剧后,我们必须要注意用词,句子和对话要完整,且改编内容必须要符合课文中的对象性格。这对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内容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在表演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故事的课本剧时,我们要把握狐狸的狡猾形象,突出它的狡猾和贪婪,同时在表演乌鸦这个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它在听到赞美后的得意洋洋和最后的自食其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演绎课本剧前必须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也有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对话也较为简单,例如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中小壁虎和各个角色的对话都是较为简单的,如果我们将课本剧简单地表演出來,会缺少一定的灵动性,因此我们在编排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发挥,丰富对话,使形象更加生动,提升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本剧的演绎是一种提高我们阅读能力、表现我们综合能力的形式,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本内容,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学会分工与合作,发挥想象和联想才能演出完美的课本剧,演出宝贵的阅读力。

猜你喜欢
课本剧排练害虫
舞动未来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两个大忙人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