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2023-06-26 14:29扎西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景物颜色作文

扎西

所谓“仙境在中华大地”,只要你走进瑰丽的大自然,那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青山绿水花草树木,大自然的一切天籁之音响彻云霄,风景如画,风光无限。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曾有数不清的描画祖国美丽山河佳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像郦道元的《三峡》,展现出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现代文中也不乏名篇佳作,像朱自清的《春》,尽力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一首倾注诗情画意的“春的赞歌”;还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与众不同的笔法写就了冬天的温情,让人耳目一新。当然,我们当前还未有能与之比肩的文学大师、文学大家,但是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写就优秀的写景类文章,让目之所及之美景在我们笔下妙趣横生,让随处可见之奇观在我们指尖栩栩如生。

一、调用感觉器官,身临其境

我们总说“青山绿水美如画”“香飘十里”,又说大自然声音动人。其实,这都是借助“五官”去描绘景物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受和刻画大自然的各种景物,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作者所描述的景物之美。相信大家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不陌生,书中有一段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就是运用了“五官”的描写方法,请看上表。

通过上面的表格,同学们可以看到鲁迅作为文学大师的功力,他对自然的描摹是如此令人刻骨铭心。相信大家还记得他在《社戏》中关于鲁镇的风景描画。嗅觉描写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听觉描写如笛音“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不愧是大师,居然能将不同的感觉融合在一起,让人在品读文章时感到无穷的韵味。这两篇文章都是鲁迅成年后的作品,可见当初的情景已经深入刻进了他的骨髓里,在几十年后依然真切。因此,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够充分调用“感官”参与其中,就能够描摹出景物最真实的面貌,让人如身临其境。

二、捕捉美妙颜色,重在描真

都说大自然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而颜色的重现,不过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折射出来罢了。比如在优秀作文《金色的黄昏》中,一位同學这样写道:“人人都说落日的余晖是红色的,但在我的眼中,落日的余晖是金色的,尤其是太阳掉入海平线的时候,那道道金光如锋利的宝剑的光影向四面延伸,大有征讨四方的豪迈。人人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话语间都是无奈;但在我的眼中,‘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妙!”短短的一个结尾段,将黄昏日落时的颜色描摹出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中的景色描写充满了生活味和哲学味,让人拍案叫绝,这是极具真实的描摹。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有这样的描摹,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作者以“红”来形容花,以“绿”形容叶,再配上“肥”“瘦”,意思是说“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虽然‘依旧”,可实际上是叶多花少了。诗人笔下的“绿肥红瘦”,形象、生动、传神,让人浮想联翩。但有时候,有的颜色较为委婉,需要大家代入语境去理解才能体会其中妙处,比如中考优秀作文《淡淡的清晨》这篇文章,作者这样来描摹他看到的清晨:“清晨的颜色是简单的,素雅的,并没有如红的火热,也没有如紫的深沉,但是它是一天的开始,孕育着无穷的希望。”这样的表达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但一定要注意,对颜色的委婉表达,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随随便便,要切合景物的特征。比方说,夏季是热情的,是因为热情可以是红的代名词,否则只会流于形式,适得其反。因此,同学们可以发现,我们身处的大自然,其实一直都是极其美丽的,它的美丽在于颜色的多重交汇,让人心生期待。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三、观察景物变化,栩栩如生

上面关于感官的环境描写和颜色的描摹,相对来讲是景物的静态呈现,现在不妨来探讨一下如何描摹景物的状态变化。比如描写桃花,通过我们的观察,桃花生长其实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开花前——它们含苞待放,在春雨的滋润下,花尖端有晶莹剔透的露珠;开花时——它们小巧玲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出头;开花后——它们仿佛一片片的胭脂,染着饶有生机的春之美景;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照着生机无限的大地。又比如说描写橘子,它的成长要经历发芽、开花、结果等必要的生命过程,每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诚然,这种变化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将其细致地描摹出来,考验的不单单是观察力,更要有耐性。当然,有些景物的变化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比方说日落。短短的日落,持续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左右,有一位同学的片段作文《落日的瞬间》是这样写的:“太阳即将完成它一天的使命。五点钟,它的颜色开始变淡,光线逐渐失去了中午的那种耀眼的光芒,开始害羞了起来。半小时后,看,天空正在慢慢地变暗,正在下山的太阳给大地洒下一片淡红色的余晖,它隐藏在云层里面,把云层也照得通红,这时候的光线四处飘散。最后,当最后的一丝光线消失的时候,天际全然变黑,遥远的天际出现了点点星光。”小作者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也正因为细致,所以显得真实。这里,我们不妨这样小结一下,不同的事物几乎都有形态的变化,这就是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有着独特魅力,其魅力在于它的婀娜多姿,让人浮想联翩。

四、学会比较细描,挖掘独特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说每个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在平时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注意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做到“实景实描”,这样才能把景物当中最细致、最奇特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尝试:

其一,放大景物的特点。比方说,同样写公园,每个公园都有它独特之处。比方说,去颐和园和香山公园游玩,同学们就要抓住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来写。比方说北海公园,当然是白塔了,因为白塔的建筑跟园林的独特设计交相辉映,才让这座公园与众不同;同样地,香山公园的美当然是飞扬的红叶,所谓“香山叶正红”嘛!所以,放大不同地方的景物特点,就能挖掘出其中的独特之处,让景物以更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

其二,对比景物的特点。前文谈及的是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其实相同的景物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比方说,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数百年,极具特色。泰山——它东临碧波茫茫的大海,西靠滚滚而来的黄河,一山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气势磅礴、雄伟壮美;黄山——它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奇观;华山——它多悬崖峭壁,云蒸雾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运用景物描写的对比手法,让我们所写之物更具独特形态,引发读者联想,达到“未见其景,已见其美”的既视感。

诚然,面对事物的不同角度当有不同的描写视角。写景作文是初中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同学理应重视写景作文的训练和联系,这样,才能抒发自己对景物的真挚情感,才能寓情于景,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另外,写作过程中更要有细心的观察和体会,这样我们才能让笔下之景更细致,景物之动态更凸出、更鲜活,才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猜你喜欢
景物颜色作文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景物描写要准确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