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传统钓

2023-06-28 18:12李妍
垂钓 2023年5期
关键词:钓法鲇鱼竿子

李妍

在新手的印象中,长竿、短线、七星标、朝天钩搭配在一起就代表了传统钓法,其实这只是传统钓法中的一种。传统钓法有很多种,其中一些因为仅流传于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而鲜为人知。

长竿短线的钓法在南方广为流行,顾名思义,即竿子长而鱼线短,跟台湾钓法的齐竿线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操作上区别更大。长竿短线钓法是将钩饵由上向下垂直送进钓点,投饵无疑更加精准,尤其适合在荷塘等有水草间隙的水域使用,可从荷叶的缝隙或草洞中钓鱼,这是台钓做不到的。使用这种钓法时,钓者还可以端着竿子沿水边边走边钓,看哪里的水草有动静,便可有的放矢地下一竿,这种钓法叫“戳拱”。长竿短线钓法还可以钓无草的水面,试看武汉东湖的“炮竿”有多威猛。有人当然想不通,钓那么远干吗?何不使用小海竿或者滑标钓法呢?其实人家玩“炮竿”更顺手,纯粹喜欢或习惯使然也未可知。

时代在发展,钓鱼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炮竿”,早些年受材料所限只能用天然的竹竿作为原材料,竹竿的重量决定了它不能太长,否则人力难以驾驭。随着碳纤维材质的大量使用,问题就解决了,竿子可以做得更轻、更便携,所以现在的“炮竿”比以前的长得多,可以钓更远的地方。以前人们用传统钓法钓鱼时,铅坠是到底的,无须调标,自从台钓流入大陆,其讲究浮标的浮力和铅坠的重力达到适当平衡而使钓组反应更灵敏的优势被传统钓玩家加以借鉴,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像台钓玩家一样,即便用七星标也要将其调整到合理的状态。调标后,鱼口更清晰,钓获量也会增加。

放风船是东北地区的一种传统钓法,地域性很强。首先准备一个长度不超过2尺的袖珍版帆船,后面连着一根鱼线,每隔1米左右拴一枚鱼钩,在上风处把小船放入水中,受风力作用小船会越漂越远,岸上的人则一边放线一边挂饵,饵即水边常见的玉米粒、蚂蚱、小虾、小鱼、蚯蚓等。在风力的作用下,钓组会被送到很远的位置,岸上的人可根据鱼线传回來的信号适时将小船收回,有鱼摘鱼,无鱼换饵。除非目标鱼单一,否则鱼饵可以用得很杂,钓上来的鱼也是五花八门,除了鲢鳙之外,其他的野生鱼都有可能咬钩。

南方水系发达,河流小溪纵横交错,他们也有一种漂流钓法倒是跟放风船类似,区别在于他们借助水流而非风力将钓组送到远处。最重要的载体同样是一个漂浮物、一根鱼线、若干鱼钩。在比较直的河道里,人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将漂浮物放下,它就会拖着鱼线漂向下游,鱼线上绑着一串鱼钩,上面挂着一串鱼饵。这种钓法靠鱼钩的数量取胜,单钩的中鱼率不高,但加在一起就非常可观了。

还有一种传统钓法,南北方叫法不同,但形式一模一样,南方叫“绷尖子”,北方叫“看竿梢”。在流水环境中钓鱼,钓组无法稳定地停留在某个位置,索性就让它随波逐流,甚至抛投时有意将钓组抛向下游,让主线以最快的速度绷直,再将竿子插在岸上,让主线和竿子的夹角尽量接近90°,然后盯住竿梢,竿梢抖动即有鱼造访。别以为这种钓法只适合白天使用,钓鱼人聪明着呢,过去他们在竿梢上绑一个小白布条,夜钓时就看得清了,后来有了塑料袋,这东西既轻巧又不吸水,便取代了白布条,再后来就以夜钓发光棒为主了。

懒钩钓法,顾名思义就是让人既省心又省力的钓法。该钓法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一支结实的竹竿上拴一根不到2米的鱼线,鱼线的尽头拴一枚长柄大钩,在钩上挂动物内脏的碎块儿或小鱼小虾,随意抛进靠近岸边的水中,再将竹竿插牢,一套钓组便布置完成了。一个人可以布置多套这样的钓组,全部布设完成后即可回家睡大觉,次日早上过来起竿收鱼即可。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钓鲇鱼,它抓住了鲇鱼夜间习惯靠近岸边的特点。第二种还是同样的配置,只是主线更长,且不与竿子拴死,主线上要有一个足够大的铅坠(通常在2两左右),可绑单钩、双钩、串钩或集团钩。该钓法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是抛投,有人给它取了个蛮形象的名字叫“无敌风火轮”,想必大家都知道怎么抛了吧?只是那些活跃于网络上的高手的抛投水准着实不敢恭维,我们当年的抛投距离80米起步,窍门在于要将“风火轮”适时从身侧转移到头顶,让其在头顶加速旋转,这样即可克服身高的限制,使铅坠的圆周运动半径更大,获得更大的离心力,抛投落点便更远。技术越突出、手法越熟练,落点就越精准,把豆饼钩甩到百米开外的某个具体位置并非不可能,这是功夫。抛投完成后,将鱼线收紧,绑在小竹竿上,再将竿子插在岸上,有条件的可以在竹竿上夹一个铃铛,没条件的盯住竹竿就行。同样地,一个人可以看多副钓组。这种懒钩钓法,各地叫法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叫“甩坨”,有的地方叫“下底钩”,水边的农民则多称之为“下懒钩”。目前,该钓法几乎被海竿完全取代了,只有一些偏远地区上了年纪的钓友还在使用。

拟饵钓。这仨字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路亚。其实在路亚钓法尚未传入我国时,先辈们就已经开始用拟饵钓鱼了,比如毛钩,跟现在的飞蝇毛钩相似,只是受材料、制作水平的限制,其颜色、形态不那么丰富罢了,这种毛钩主要针对的是马口、白鲦、华子鱼等小型鱼,可以配单钩,也可以配多钩,形式不一。另一种拟饵连名字都没有,但是钓黑鱼很有效——在一枚大钩上绑一簇马鬃或人发,发现黑鱼苗后,用力将钩子砸进去,要制造出声响,此番操作至多两轮,护幼的大黑鱼就会对那簇张牙舞爪的毛发发起攻击。如果没有这类毛发,还可以用烟盒里的锡纸包住鱼钩,入水后亮闪闪的特别醒目,同样能刺激黑鱼发起攻击。

我年少时还玩过一种钓鲇鱼的特殊方法,同样没有名字。将一根长竹竿拴上一根齐竿线,绑单钩,在钩柄附近缠几圈牙膏皮——那是最原始的铅坠,几个小伙伴依次坐在河边,挂蚯蚓后就开始“甩大鞭”,尽量使钓组落水时发出类似于小青蛙跳水发出的扑通声,待铅坠落底后再拉出来重抛,这样平静的水面上就会不紧不慢又不间断地发出扑通声,通常情况下鲇鱼不久就会过来咬钩,表现为钓组入水后鱼线立刻被拉直。将鲇鱼诱来后继续保持抛投频率会越钓越多。

钓黄鳝也很好玩,去稻田里、小河边寻找它的洞穴,判断洞中是否有鱼要看洞口是否光滑,若光滑,则有黄鳝,我们需将钩饵放在洞穴边缘,几分钟后若还没有动静就轻轻提动钓饵,逗一逗,道理就像路亚,通过让饵小范围移动来刺激黃鳝捕食,只要洞中有黄鳝,过不了多久它的小脑袋就会露出洞口查看情况,此时我们应继续引逗,小一些的黄鳝吃饵即被擒,大一些的咬钩后拼死后退,极易脱钩,所以至少要把其身体的一半引出洞外才更保靠。不过,黄鳝警惕性强,出洞后一旦感到危险就会放弃捕食,缩回洞里。此时我们要沉下心来,重新开始,让它们越来越大胆,直到它们的身体在洞外越露越多,合适的时候就可以让它们吃钩了。钓黄鳝可以亲见它咬钩的全过程,与观察浮标判断鱼情截然不同,特好玩儿。

拉大锯钓法不知别的地方有没有,东北以前有,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将三个滑轮分置河段的两岸,一岸两个,另一岸一个,再将一条挂满鱼钩的鱼线分别通过三个滑轮,形成一个底边很小的等腰三角形。人在双滑轮一侧,按照同一个方向拽动鱼线,有鱼则摘钩,无鱼则上饵,如此反复操作。这种钓法成本高、难度大,本就流传不广,虽然获鱼多,但从保护鱼类资源角度看,它的破坏性较大,因此不予提倡。

漂流瓶钓法,起初仅为清理有害鱼种而发明,所以流传范围并不广,历史并不长,适用于封闭的小面积水域。做法很简单,取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嘴处绑一根0.5~1米长的粗鱼线,拴一枚大钩,钩上穿小鱼,傍晚时分将其放到黑鱼或鲇鱼经常出没的水域,可以放很多个,次日划船去收。因为矿泉水瓶的浮力作用,上钩的鱼基本上都会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这种钓法看似呆板,土里土气的,但是清理黑鱼、鲇鱼却很有效,肉食性鱼类捕食凶猛,它们会把自己钩牢。漂流瓶钓法也可以用来钓鲤鱼、草鱼,只是效果一般。

跟台钓相比,传统钓法最大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且地域特色明显,一些钓法因过于小众而不为外人所知。如果把全国各地、各时期的传统钓法归纳成文,我估计能写一本书。尽管现在台钓普及度更高,但是传统钓法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它有其自身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偶尔玩玩传统钓也挺有意思的。

猜你喜欢
钓法鲇鱼竿子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HERA钓技揭秘
鲇鱼捕老鼠
智多宝智斗鲇鱼精
HERA钓技揭秘(二)
好玩的古人
拿着长竿进城门
鲇鱼钓老鼠
风的魔术师
——驭风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