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023-06-28 07:05刘双玲普凤霞李乔仙欧阳青杨奉文张发强吴梦霞王馨杨灼雄
云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平县海拔籽粒

刘双玲,普凤霞,李乔仙,欧阳青,杨奉文,张发强,吴梦霞,王馨,杨灼雄

(1.玉溪市饲草饲料工作站,云南 玉溪 653100; 2.新平县饲草饲料工作站,云南 新平 653400;3.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 4.玉溪市畜牧站,云南 玉溪 653100)

玉米是全球产量最高的谷类粮食作物,按其收获物分为籽粒、鲜食和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又可分为饲草型、专用型和粮饲兼用型玉米[1]。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改饲”推行,粮饲兼用玉米特别是全株青贮玉米在各地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草饲料[2-4]。目前,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繁多,但其产量受品种、海拔和种植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情况也各不相同[4]。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为422~3165.9m,海拔差异较大,局部气候受海拔影响,形成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3个气候类型[5],水热资源充沛,适合种植玉米,但是有关新平县各地种植玉米品种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在新平县选取高、中、低海拔3个点开展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分析评价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植株性状等,以筛选出适宜的优良品种及种植密度,旨在为新平县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促进新平县乃至玉溪市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养殖的高效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21年5月—10月,在新平县扬武、古城、漠沙3个高、中、低海拔点开展种植试验。高海拔试验点:新平县扬武镇尼鲊村多依树小组白自底告,海拔1730m,山地红赤壤。中海拔试验点: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昌源社区新农村小组公房脚田,海拔1332.5m,农田沙壤。低海拔试验点:新平县漠沙镇曼线村大南妈小组九梁山,海拔783m,山地沙石壤。

1.2 试验材料

高、中海拔地区供试玉米品种:华兴单88号、秋硕玉6号、芮单26号、云黄2号、隆瑞3869、康农2号、良禾367、红单6号,共8个,为扬武镇和古城街道种植品种。低海拔地区供试玉米品种:兆丰9968、恒玉821、兆丰788、先达901、强鑫209、正大719、桂单162、显玉78,共8个,为漠沙镇种植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3个区域的每个品种设7.5万株/hm2和9万株/hm2两种种植密度,全株青贮产量与籽粒两种收获方式。每个小区面积30m2(6m×5m),小区间隔1m,保护行宽2m。各小区根据种植密度采用等行距条播播种,每行25株,单株留苗,成熟时以小区实收计产。

1.4 田间管理

1.4.1基肥

种植前按照450kg/hm2用量换算为小区用量施复混肥(N∶P2O5∶K2O=14∶5∶6)。

1.4.2追肥

全生育期追肥2次,化肥900kg/hm2。追第一次肥,尿素450kg/hm2,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一次;第二次追肥,尿素300kg/hm2、钾肥150kg/hm2,以上均称量到小区。

1.4.3具体试验过程

5—6月人工拉线打塘播种,出苗后13d间苗定苗,出苗后10d第一次追肥,每小区施用尿素1.35kg,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一次。第一次追肥后1个月第二次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每小区施用尿素0.9kg、钾肥0.45kg。种植后120d全株收获各品种一半称重计产,148d收获各品种另一半进行籽粒实收测产,收获测产前测量株高、穗位高。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1农艺性状

收获前,在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生长正常的单株进行株高和穗位高的测定。

1.5.2全株产量

蜡熟初期(种植后120d)进行产量测定工作。测产时去掉两个边行和两头的50cm左右,其余部分全部刈割测产,实测面积为各小区的一半面积15m2(3m×5m)。

1.5.3籽粒产量

种植后148d进行。收获各个小区剩余的另一半玉米籽粒并进行称重计产。

1.5.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种植密度的4个性状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全株产量: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49.57t/hm2,产量最高的秋硕玉6号为61.10t/hm2,最低的是康农2号 43.32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50.35t/hm2,产量最高的是红单6号为 56.4t/hm2,高于云黄2号、隆瑞3869,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是康农2号为43.2t/hm2。收获籽粒: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为26.25t/hm2,产量最高是秋硕玉6号为32.51t/hm2,高于华兴单88号和芮单26号,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是康农2号为21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为28t/hm2,产量最高的隆瑞3869为32.03t/hm2,高于华兴单88号和云黄2号,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低的是康农2号为23t/hm2。以上表明高海拔地区增加种植密度的玉米全株产量相差不大,玉米全株产量仅增加0.78t/hm2,籽粒产量增加1.75t/hm2。

表1 新平县高海拔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粮饲兼用玉米性状指标(扬武)

2.2 中海拔地区

中海拔地区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两种种植密度的4个性状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全株产量: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是45.19t/hm2,最高的红单6号为51.69t/hm2,但与华兴单88号、隆瑞3869、良禾367四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秋硕玉6号为37.59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为56.19t/hm2,产量最高的良禾367为 64.86t/hm2,但与隆瑞3869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云黄2号为 48.87t/hm2。收获籽粒: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是24.19t/hm2,产量最高的是红单6号为27.5t/hm2,高于隆瑞3869,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低的是秋硕玉6号为20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是29.93t/hm2,产量最高的良禾367为 34.5t/hm2,但与华兴单88号、芮单26号、隆瑞3869四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是秋硕玉6号为25.95t/hm2。中海拔地区增加种植密度大大提高了玉米全株和籽粒产量,分别为11 t/hm2和5.74t/hm2。

2.3 低海拔地区

低海拔地区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两种种植密度的4个性状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全株产量: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是28.44t/hm2,产量最高的桂单162 为39.47t/hm2,但与兆丰9968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显玉78为20.43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为31.3t/hm2,产量最高的桂单162为43.76t/hm2,高于强鑫209,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最低的正大719 为20.7t/hm2。收获籽粒: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为15.1t/hm2,产量最高的先达901为18.8t/hm2,高于兆丰788,但差异不显著(P>0.05),最低的显玉78 为7.4t/hm2;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平均产量17.02t/hm2,最高的恒玉821为 23.3t/hm2,最低的显玉78 为10.1t/hm2。低海拔地区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玉米全株和籽粒产量,分别为2.86t/hm2和1.92t/hm2。

3 结论

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筛选适宜新平县当地不同海拔区域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以全株产量和籽粒产量为重点筛选指标,其他指标为辅助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3个海拔地区当以收获全株产量利用时,优秀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高海拔地区为秋硕玉6号,中海拔地区为良禾367,低海拔地区为桂单162;以收获籽粒利用时,高海拔地区为秋硕玉6号,中海拔地区为良禾367,低海拔地区为恒玉821。高海拔地区建议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中、低海拔地区建议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在新平县及其他地理环境、土质相似的地方可以推广种植上述几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

猜你喜欢
新平县海拔籽粒
高海拔的甘南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新平县总工会:医疗互助暖人心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思考
新平县山地鸡养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