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同威胁的解释

2023-06-29 01:18马君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认可度受教育者学历

马君

增强社会认可度是高质量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中排第一位的是社会认可度(占68.62%)。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而要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关键是识别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威胁。

社会认同威胁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泰弗尔(Tajfel)提出来的,其是指个体与其他一些群体相比,无法得到正向的、积极肯定的社会评价。社会认同威胁往往发生在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身上,导致的不良后果是遭受歧视或不公正对待。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社会认同威胁可分为分类威胁、群体价值威胁、接纳威胁、区别性威胁和合理性威胁等类型。基于社会认同威胁的视角,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困境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低社会地位的分类威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其重视程度毋庸置疑,但现实情况是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社会中却会遭受身份质疑与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公平对待,这就难以让受教育者将个人未来发展前景与能够获得体面稳定的工作岗位相联系。二是被低估的群体价值威胁。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经济社会价值的充分肯定与劳动力市场上对职业教育的低价值认识形成明显反差。三是被边缘化的接纳威胁。当前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鄙视链”,中职生作为合格生源在继续深造时常常不被高职院校完全认可和接纳,被认为综合素质不及普通高中生。四是被误解的区别性威胁。研究表明,因为某群体被人为导致的区别性和不公正对待,往往会造成个体对该群体的卑劣感产生,如职校生的不自信、公众对普职分流的焦虑就是区别性威胁的典型后果。五是被固化的合理性威胁。学习者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历型社会”仍占统治地位,社会流动不畅导致职业教育群体无法通畅地向上流动,这加剧了个体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威胁。

进一步从社会认同威胁的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的原因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解释:一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分类方式导致消极的群体认知与评价。目前我国招生考试制度的“强筛选”特征致使职业教育成为“次选项”,被分流进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难以激活起对该群体的强自尊并凸显自身的群体资格。“弱选择、强筛选”的职业教育社会分类方式人为割裂出了“优”“劣”差异,导致群体内部的消极自我评价。二是職业教育难以在学历占主流的社会比较中占据优势。目前我国对各类人才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重学历而轻能力,诸多工作岗位与后续的职业晋升均过分依赖学历作为人才筛选标准,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价值难以凸显,个体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也就难以形成与巩固。三是职业教育群体与普通教育群体仍未得到客观的积极区分。由于淘汰性的社会分类与处于劣势的社会比较,致使职业教育群体成员在与普通教育群体进行比较时难以获得既独特而又正面的认同,进而导致了消极区分后的积极逃离,即去职业与技能化、模仿普通教育、学校不断谋求升级升格等。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猜你喜欢
认可度受教育者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