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2023-06-29 09:05李游
传媒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业态建设路径出版业

摘要:本文分析了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培育出版业新模式、新业态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出版业大数据体系的管理运维模式进行了规划设计,并预判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完成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期进一步推进出版业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加快数据强国建设。

关键词:出版业 大数据 新业态 建设路径

出版业因其天然的信息属性,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从事信息内容的采集、生产、加工和传播。回顾历史,出版业经历了手抄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在的数字时代,不管是哪种技术支撑形态,出版业都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过程,即一直在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加工、汇聚与挖掘、生产与传播,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出版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进程中,围绕数字出版逐渐形成新业态、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呈现出规模扩大迅速、形态逐渐完备、产品日益丰富、技术不断创新的态势。“十四五”期间,出版业不同技术载体之间竞争与融合,市场进一步细分,行业内市场将发生巨大转变。

1.加快落实国家对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要求。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出版内容、产品、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加强出版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着力解决出版融合发展面临的技术短板”。同年9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提升产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探索形成协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完善大数据产业链”的工作任务。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中提出,“破解制约大数据创新发展,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打破数据资源壁垒,深化数据资源应用,培育新兴产业业态”的总体要求。适时建设出版业大数据体系正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促进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更快更好地落实大数据国家政策的需要。

2.有助于落实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行业角度来讲,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将有助于完成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出版行业面临着库存压力大、出版环节生产成本控制粗放、决策方式传统、人财物资利用不均衡等问题。而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可以实现出版发行企业之间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方面的数据共享和反馈,可以使出版机构在选题策划、营销推广、定价优化等方面作出科学决策,同时通过打通出版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通路,为运营销售决策提供指导意见,为缓解库存压力提供可靠途径,从而推动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的完成。出版大数据体系可通过在战略层面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中心,以国家标准作为支撑,解决行业上下游信息不通畅,数据格式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打通出版与发行产业链上的数据壁垒;聚集全国出版产品在生产、发行和阅读等环节产生的数据,充分利用数据的价值,为出版业提供优质、准确、快速的数据支撑,为出版物发行流通过程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实现全行业从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决策转变为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推动整个出版产业理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3.加快行业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提升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出版业虽然拥有海量出版资源和数据,却一直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没有统一的数据中心,无法真正发挥大数据交叉验证的作用。行业决策部门仅靠分裂、片面的数据无法全面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不能实时捕捉行业发展难题和痛点,也就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决策。

出版业大数据通过建立元数据标准体系、出版发行数据交换体系、知识资源服务数据三大体系,加快行业内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地进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维护出版发行市场的正常秩序,为行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行业大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可帮助政府快速掌握舆情及信息传播状况,为占领舆论阵地提供有力保障。

二、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互联共享、服务创新的原则进行建设。

1.加快推进出版大數据管理组织建设。按照总体布局,为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相应的机构和中心,明确机构相应职责,确立各中心任务,为各机构和中心配备相应的人员,建设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为未来的工程建设、公共服务和产业运营实体奠定组织管理基础。

2.构建出版大数据体系设计架构,健全标准规范。立足出版业全局,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准确定位工程目标,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战略方向和政府决策、行业生产和公共服务业务需求,构建出版大数据顶层设计统一架构。同时,围绕统一架构,建立、健全技术与业务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与运维的制度规范,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应用,提升出版行业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化程度。

3.夯实大数据基础,建立、丰富、完善的基础支撑框架。基础支撑框架包括应用支撑和基础设施,是整合数据应用,奠定统一、一体化的大数据基础架构的根本所在。基础支撑框架既要立足于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为日后运营留有余地,应用支撑方面则可以分为应用组件和业务平台,包括通用大数据技术支撑和出版专有技术支撑。

4.稳步推进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设元数据注册与应用平台、出版发行数据交换平台和国家知识服务三大业务平台,以支撑出版大数据核心业务。通过三大平台的建设,为政府机构、专业领域、出版行业、社会公众提供数据和知识服务,为各类用户的监管、生产、销售或服务等各类活动提供支撑。

5.构建并持续完善大数据基础库。加强出版行业各类数据的统一汇聚、集中管理及服务应用,保障出版元数据、出版发行全产业链数据、知识资源数据的有效沉淀,建立出版大数据基础库。通过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解决资源分散、信息不全、产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行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和精准的知识服务。

三、出版业大数据体系的管理运维模式

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建设过程中,将为实际运营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运营流程,确定服务模式,建设运营相关制度规范,以保障运营顺畅。运维过程中将采用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营两种方式并行的模式。公共服务运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出版大数据中心负责,面向政府机构、外部产业、出版行业、社会公众服务用户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基本的文化需要和数据公开要求。产业化運营将引入和组建市场运营主体,负责出版大数据的市场化运营。市场运营主体在政府监管下,按照确定的服务产品目录、运营流程和服务指标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内生式发展,推动出版大数据应用的良性发展。

1.提供面向政府用户的服务。根据政府用户宏观调控、监管的需求,出版大数据中心将提供出版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测,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和趋势。在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数据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建模和分析预测来科学编制行业分析报告,为政府治理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面向政府用户将主要提供数据检索、统计分析服务以及产业分析报告。

2.提供面向行业用户的服务。根据行业用户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需求,提供出版行业的书目数据、库存数据、销售数据等数据,满足其选题策划、定价定量、订单管理和库存物流管理等各类需求;提供内容资源标识服务,指导其内容资源再生产,对外提供新型的知识服务,帮助其减少库存,降低物流成本。面向行业用户的服务类型,将按照服务提供的范围设定不同的会员等级,收取相应的会员费用等,包括标识登记解析服务,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报告服务,知识服务平台、工具等产品类服务。同时可为基于大数据的新出版产品提供技术支撑等增值服务。

3.提供面向外部产业用户的服务。结合出版业传播知识的特点,根据外部产业的行业运营和知识服务需求,提供出版行业数据,与出版建立供需关系和获取用户消费行为提供数据支持;提供专业领域知识数据,满足其再生产、专业培训、领域知识服务的需求。面向外部产业将提供专业领域知识服务、用户消费行为分析报告等服务。

4.提供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以知识服务社会公众是出版业的最大特点。根据社会公众学术专业研究、生活文化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向其提供所需的各类知识。为社会公众在学习、科研、生活、文化、娱乐、社交中的知识需求提供新型的动态、全面的知识服务产品。

四、出版业大数据体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业态、新模式的建立能使出版业大数据体系的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将传统出版企业转变成知识服务的提供商。而新业态的形成,符合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于知识学习的习惯,可极大提升大众主动学习优质知识资源的动力,提升大众科学素养,为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提供基础的智力支撑。

1.社会效益。一是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数据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有效规划与运用数据资产,把数据管理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政府精准治理的重要抓手。在互联网环境下,内容资源的掌控者处于产业的核心地位,出版业大数据体系能够加强行业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优化政府对行业的治理水平,提高内容质量管控能力。

二是为行业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将建设知识资源数据库平台,有利于发挥知识资源机构用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共建共用的良好应用与管理模式,为国家级“知识服务内容资源供给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平台建成后,将为出版单位创新服务模式、扩展内容传播渠道,为拓展新技术新业态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保证。通过为出版业提供优质准确快速的数据支撑服务、出版物选题数据依据服务、出版物发行流通过程数据服务等专业性服务,挖掘出版大数据价值,推动出版产业经营能力提升,繁荣出版文化发展。

三是提高知识生产与服务能力,满足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需求。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将提供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资源共享与交流服务,提高知识服务水平,为出版业进行知识产品再生产提供支撑,提高出版业产品与服务价值,为国民经济各领域用户提供体系化的知识服务应用平台,提高出版业对外部产业再创新的知识支撑能力,实现对于知识资源的重组、整合以及完善,促进国民知识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践行国家倡导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四是促进文化走出去。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将有效提升中国出版物信息服务能力,促进与国外出版行业的对接,繁荣出版物出口。出版业大数据体系中的知识资源数据库库群将形成对外交流平台,传递最新的中华文化与知识信息,帮助推广国内出版单位知识资源应用,促进中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和面向世界的交流。

2.经济效益。一是避免信息重复加工,大幅提高出版单位的生产效率。目前,出版单位、发行单位、书店、电商都在对出版物信息根据各自需求做信息化加工,造成了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将规范出版物信息加工标准,合理配置行业生产资源,提高行业生产效率。

二是减少流通各环节库存,有效降低行业运营成本。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可以贯通出版上下游的商贸数据通道,直接减少甚至消除行业普遍存在的出版物库存与低效流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解决出版业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优化出版业的产品结构和层次,提升产业价值链效率。

三是促进出版业内容产品的推广和交易。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将对内容元数据集中登记和管理,可以为出版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甚至是终端用户提供一个可查询、检索相关内容产品的手段和方法,对出版业的产品市场推广和营销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服务间接收入。利用出版业大数据体系形成的知识资源数据库群,有利于提升信息增值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从而给各省市图书馆、情报机构、咨询机构带来营收。

作者单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韩丛耀.大数据下的新闻出版业态与传媒教育[J].中国出版,2015(22).

[2]李游.出版业知识资源服务模式思考[J].新阅读,2021(12).

[3]崔恒勇.亚马逊模式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3(07).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新业态建设路径出版业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广告”的新业态研究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港口加快转型升级刍议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