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五千,必蹲七天
——大众日报经济调研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2023-07-04 12:43李海燕,娄和军
中国记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主流媒体经济报道的坐标和方位。

一、讲政治、懂经济,发挥经济报道引领舆论的导航仪作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复杂局面,稳预期、强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让社会公众通过媒体的报道准确认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了解经济政策、获得经济信息和商业机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经济报道的占比是比较高的,深度报道的选题也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全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主流机构媒体的优势项目,也是各项能力的集中体现。经济报道难点也不少,一些经济报道,专业人士觉得报道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生硬,卡在中间十分尴尬。同时,相较其他类型的报道,经济报道对真实性与理性的要求更高,毕竟关乎“钱袋子”和“笔下有财产万千”的报道,一点偏差甚至可能引发“雪崩”。

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报道?怎样做好经济报道?

在全媒体时代,回答好这些问题比以往更考验媒体人的能力和水平。首要的素养是既要政治敏锐,也要有专业积累,即做到讲政治、懂经济。

讲政治,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报道,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任何社会的经济与政治都密不可分,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又对经济产生巨大作用。在思想上必须有清醒认识,在行动上必须有根本遵循。必须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到位,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个做好经济工作的“金钥匙”,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经济报道要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新思想更加入脑入心,展现出时代光芒和真理力量。

懂经济,就是要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有自身的特定规律。尊重规律、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做好经济工作,就要按客观经济规律想问题、出政策、办事情。做好经济报道,同样如此。清楚经济形势,知晓经济规律,了解经济工作,新闻报道才能更具针对性。因此,做好经济报道,就要培养记者的经济思维,打造学习平台,学经济懂经济,不断开阔思路、提升能力。

讲政治、懂经济,体现在经济报道的站位和选题上,就是要围绕中心做好报道,紧抓热点做好引导。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经济重点亮点做好调查,打造“连天线”“接地气”、有高度有温度的经济报道。大众日报创新重大经济主题报道的打法,与蹲点调查相结合,多让事实说话,多让经营主体说话,着力解决经济主题报道套路化、模式化、浅层化等问题,提升经济主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稳大盘挑大梁,山东的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今年2月,山东召开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工业经济作出了安排部署。大众日报4路记者奔赴6市12个县(市、区),完成《攻坚“变轨”,竞逐新赛道》《“链”出发展新活力》等3万字工业经济调研报道。这组报道聚焦县市区这个抓工业经济的关键层级,注重呈现县市区抓工业经济的创新实践和思考探索,就基层做好工业经济的难点和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疑释惑,让报道入情入理,鼓舞信心。以此组大型深度调查报道为引领,大众日报推出一线见闻、解读文章、网络评论、现场直播等,这些经济报道紧扣中心工作,接地气、冒热气、鼓士气,全网总点击量达5.3亿次。

2022年初,围绕山东省委提出的“十大创新”,5路记者直奔基层一线,推出《增加40万公益岗,是啥模样》《数字化“齐民要术”来了》《工业互联网:如何“从1到100”?》《破解融资难,金融管家上门来》等5组深度经济调查,讲述创新发展生动故事,被300多家媒体转发。

这些经济蹲点报道,转换视角,调整语态,以基层视角反映大主题,用一线故事讲述大主题,让重大经济主题报道和典型亮点报道有高度有温度,在生动可感中宣传引导,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凝神聚魄。

——紧扣热点直击焦点,贴着舆情做好经济调查报道,用厚重调查实现舆论引导。移动互联网时代,涉经济话题多、热点多,关注度高、分歧不小。这些经济热点背后,是企业急难愁盼,是市场各类诉求,是百姓切身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冲击,就业、消费、外贸等受到影响,是经济焦点问题。2022年,大众日报派出记者到30多个县市区调查采访,推出《疫情之下的“云招聘”》《小镇大厂的“突围”》《中小外贸企业“保稳”记》等十组大型蹲点调查报道,解析实现高效“双统筹”的难点痛点和举措办法,与基层工作者和企业、群众一起思考,理性疏导情绪,引导社会舆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2023年初,山东一些地方出现小麦冻害、枯黄等热点舆情。大众日报监测到相关热点之后,迅速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到德州、滨州、临沂等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推出《产粮大县的“一年之计”》《标准农田,建管用各有一本账》等3万字深度调查报道和60多件新媒体产品,就山东小麦春播春管、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报道,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真实、客观声音。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同样没有舆论引导权。越是复杂热点越需俯下身,用调查报道给出冷静判断;越是社会焦点越需沉下心,用一线调查作出理性引导。

二、彰显经济报道理性、智性之美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石。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信息进行理解时,往往带着不同程度的偏见。这种偏见,有的是因为专业问题,有的是立场问题,也有的是认知问题。这种现象表现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就会造成误解误读,进而误导大众。

一个经济事件中往往包含着非常复杂的信息,不能用简单的逻辑、单线的分析、碎片化的表达来呈现,而是需要清晰完整的各方事实的采集,并用严谨的逻辑链条来分析。尤其是宏观经济形势、较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分析、政策解读与落实情况等,其视角选取、价值取向对公众预期、经济发展预期与政策走向皆有较大影响,必须反复求证、小心落笔。

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报道是有门槛的。全媒体时代,样本选择偏误、理性碎片化、刻板印象等,一定程度上会扭曲社会公众对宏观经济的感知和判断,反过来也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报道不能只看眼前、就事论事,而是要把握大势,既紧扣现实又着眼长远,对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等有参考价值。因此,坚守社会责任,给出理性、智性报道,才是党媒应有的表现。

彰显经济报道理性之美,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新形势下做好经济报道,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基本功不能丢。经济报道中,样本单一重复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亮点反复使用,一个热点大量跟风。这就需要在不断调查研究中,发现更多更具普遍意义的样本,来反映经济生活的全貌,或者相对全貌。更有甚者,一些经济报道使用的样本、数据,有的不可溯源,有的经不起推敲,这样模糊甚至不实的论据,无法支撑一篇客观、严肃的经济报道。无论身处何种情况,面对多么复杂的经济现象,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不会过时的方法论。

大众日报提出“行文五千,必蹲七天”,不少调查报道蹲点1个月。同质化竞争时代,要在铺天盖地的经济报道中脱颖而出,必须以质取胜,这个“质”,来自思想深度,也来自现实的厚度。《出口转内销,企业何以转动“双循环”》,就是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不久,大众日报推出的一个整版调查报道。这篇报道采访历时两个月,就企业如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哪些难题,进行深入调查。记者跑了山东多个县市区,采访几十名企业家,给出了理性而专业的回答,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须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调查研究。问题意识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个体思维的活跃和深刻,更反映独立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品格。问题就是矛盾,就是大家关心又亟待解决的难点。树立强烈问题意识深入调查,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讲清“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

2023年开年以来,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状况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期待哪些方面帮助?县市区层面有何探索?大众日报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创新力不足等痛点问题,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潍坊、济南、泰安、德州等市的八个县市区采访,推出《让政策找企业》《单项冠军攻略》两组合计近2万字的系列调查报道,共被300多家媒体广泛转发。

其中,持续了两年多的“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政策”落实落地情况的调查研究中,记者持续跟踪采访,发现了惠企政策适配度不够企业不感兴趣、政策落实还有执行卡点、政策落实过程中基层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的公开见报,有的以参考报道形式报送主管部门,促成了政策调整和问题解决。

三、既要大流量,又不唯流量

经济报道采访写作中的一个集中难点是技术性术语多、数字多、专业性问题多。因此,经济报道要实现大众化传播,就必须贴着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来做,同时尽量使用群众喜闻乐见表现形式。说到底,就是从百姓关心的角度来谈“高大上”的宏观经济,用读者看得懂的话语来阐述经济道理。

注重从百姓视角来报道经济。让专业经济报道接地气,就要善于从百姓视角来打量经济,让专业经济报道更通俗化。科技是经济报道中较专业的内容,但如果注重从百姓角度去做,其趣味性新奇性会变强。国际首套全海深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原位测试装置“美吉号”研制成功后,大众日报记者前往研发实验室进行调研采访,推出6000字深度报道。这篇报道在采访之初,就注重从百姓视角来看这项科技。报道以《给万米海底“把脉”》为题,将“复杂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监测装备”比作“给海洋戴上了手环,可以长期连续监测它的血压和脉搏”,将“美吉号”可达0.2千帕贯入阻力测试精度比作“在飞速行驶的火车旁边去听别人手表齿轮的声音”,让报道读来通俗明了。关于纺织科技的深度调查《超乎想象的纺织》,从百姓关心的事说起:用玉米淀粉做成的被子,堪比钢丝般强度的纺线,甚至有人工织造的血管。从百姓视角看经济,让受众感同身受,与报道中人物的喜与乐、愁与盼形成共鸣共情,极大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注重深度报道轻量化传播。厚重的经济报道,必须注重创新表达形式,探索可视化呈现、轻量化传播,契合视频化、移动化、碎片化阅读。“蹲点调查”报道打造“1+N”传播矩阵,即以深度调查重磅报道为引领,同步在两微一端推出精读版、蹲点故事、蹲点影记、网络评论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精读版提纲挈领,以“大纲+重点”的方式,让受众对万字长文一目了然;“蹲点故事”将原报道中的精彩故事单个拎出,短小精悍吸引人;“蹲点影记”则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突出记者“在现场”……深度调查报道立体化传播,使之取得“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效。

今年3月,大众日报派出多路记者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和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进行走访,在推出大量现场报道、深度报道的同时,通过现场评论、双语vlog、短视频、创意海报等多种形式报道高质量发展,80余个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榜。

提升传播力,并不意味着要牺牲专业性去赢得流量。不能用情绪宣泄取代理性分析,不能用偏激观点片面分析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当“内容为王”遇上“流量为王”,当经济报道也需要按照算法来争取流量的时候,主流媒体人必须认识到,“流向”比“流量”更重要,核查事实的责任、引领舆论的责任、服务中心大局的责任,是我们必须守住的“正”。没有了这个“正”,大流量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我们深知,经济政策的误读、经济形势的误判,对企业、企业家的误伤,都会造成致命影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既增强专业性又提高吸引力,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实现党报经济报道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统一,这个要求虽然高,实现也不易,但却是主流媒体人必须去做的事。

四、创新推进经济新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流媒体在经济报道中,如何提供更有深度、更有思想含量的智慧产品,是当前新闻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

与传统的经济新闻信息服务不同,当前各级各界对专业性、系统性、指导性都更强的智库型经济服务需求度更高,也更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来购买服务。特别是城市课题研究、中观经济政策解读、细分领域数据积累和分析等,成为主流媒体提供智库服务的优势领域。

2022年3月,大众日报设立了一个新部门:数据新闻工作室。这个揭榜挂帅产生的新部门仅四五个人,却承担起培养数据思维、探索数据新闻生产新样式突击队的任务。成立几个月来,先后推出《山东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据分析报告》《山东省16市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榜单》《山东16市公共免费停车场地图》等智库及应用型产品,使卫星新闻这样的新闻新样式纳入了日常生产,并获批成立了山东省媒体唯一一家“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此外,2021年7月,大众报业集团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成立“山东发展智库”,目前已有400多名专家入库,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思想库、智囊团。

媒体的优势在于“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用来形容经济报道中发挥“智库专家+新闻记者”的优势,使我们的经济报道不仅是新闻作品、产品,更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经济建设,以文章影响文件,把意见建议融入决策,也十分贴切。如果说调查研究的起点是问题,那么调查研究的终点应是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媒体的智库型经济服务与调查研究的起点和终点有着轨迹完全相同的闭环。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聚焦发展战略研究、新经济研究、产业链研究,形成决策咨询、数据分析、榜单排行等一系列经济新闻活动、产品新形态,深度参与经济发展,是党媒经济报道的全新赛道,也是融合发展、提升影响力的新领域。

当然这个经济报道内容生产“供给则结构性改革”也绝非易事。它需要开门办媒体的理念,也需要媒体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支撑,关键还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舍得下真功夫的专家型媒体人的培训和养成。特别是当流量成为支配数字经济的流通资本,流量规则从超级平台传导至新闻生产领域,市场话语挤压专业话语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媒体工作者如何重新发掘用户,升级服务能力,在专业和流量之间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体化考核按下媒体深度融合快进键
抗战时期那狄木刻作品研究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