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开掘经济报道的深度

2023-07-04 12:43吴艳荣,李巍
中国记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日报营商

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做好重大经济政策的宣传贯彻,及时关注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是省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领域泛起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波澜,都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使得经济报道更受读者关注。省级党报只有立足自身优势,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开掘经济报道的深度,才能在权威性的基础上,增强可读性、指导性,进而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的影响力。

一、树立大局观,坚持高站位,讲好河北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提出:“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他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号召“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河北日报的经济报道始终坚持服务党的工作大局、与全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号召记者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深度调查类经济报道的谋划中,河北日报树立大局观,坚持高站位,努力讲好河北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他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刻思考:河北是农业大省,有哪些种子是在全国最具优势的?这些种子的研发,攻破了哪些“卡脖子”技术?为中国饭碗拥有坚强的“中国芯”,河北贡献几何?带着这些问题,河北日报经济新闻部的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遍访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种子总站、河北省农科院,筛选河北自主研发、在业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种子品种,对这些河北优势种子的研发过程进行深入调研。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在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他再次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总书记关于种子的重要论述,让我们再次审视河北种业发展,也为河北日报打开了一个最佳的报道窗口期。

《种子诞生记》系列报道就这样启动了。参与报道的记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种种影响,在前期积累了较为充分的素材的基础上,深入种子研发地、推广处,为报道寻找最感人的细节,最打动人心的故事。这组报道,从谋划之初就确定了写作基调——吃透国家政策,站在保障粮食安全、做强民族种业的高度,让“一粒种子”阐释重大主题。正是有了这一明确的定位,才让后期的报道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河北日报的《种子诞生记》系列报道,首次将河北种业对振兴民族种业的贡献,生动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树立起民族种业振兴的新形象,宣传了正能量。稿件刊出后社会反响热烈。

报道对象——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看到报道发出后,第一时间给记者打电话诉说真切感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豪感、使命感。我们会继续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引领下的转型升级。通过科技自强,牢牢把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里。”河北育种科技人员纷纷向记者反馈,将进一步加大优质品种研发力度,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作出贡献,助力“中国饭碗”端得更牢,让河北的种子,以更加昂扬的民族种业的面貌走向世界。

站在粮食安全的高度,《种子诞生记》系列报道实现了用小切口讲好大主题;站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最前沿,《河北日报》“数字经济”专刊则用小故事记录大时代。

近年来,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新动能,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如,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从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新时代的中国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数字化历史机遇,中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上行稳致远。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上,河北日报没有缺位。2020年1月3日,《河北日报》“数字经济”专刊与读者见面,河北日报客户端“数字经济”频道、河北新闻网“数字经济”网页同步上线。

“数字经济”专刊立足河北、服务河北,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大力宣传河北数字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良好环境、积极进展、美好前景,传播国内外业界前沿信息和先进经验,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负责人、各类科研单位和互联网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城乡群众,提供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知识性的数字经济信息服务。

此后的3年多,河北日报经济新闻部坚持调查研究,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看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如何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记者走进钢厂车间,看传统钢铁产业与新兴数字技术碰撞,擦出的绚烂火花,记录一块钢板的“数字之旅”;记者深入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河北五大示范区,探访其产业特色、建设进展,感受“中国数坝”的加速崛起。

这些深度调研报道,是顺应时代发展之作,更是引领时代发展之作,对河北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坚持问题导向,用扎实的采访,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问题是报道的起点,对于经济报道更是这样。及时发现问题、深入探讨问题、科学解答问题,是提高经济报道针对性、创新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河北实际的结合点,河北研究提出建设新型能源强省、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物流强省、质量强省、旅游强省、数字河北、乐享河北等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如何落地见效?为回答这个问题,今年2月,河北日报推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一线》全媒体系列报道。记者组成多路报道小分队,到火热的生产建设一线,到离生活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用一个个冲击人心的特写镜头,呈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进展与成效。

在张北县计算“大风车”转一圈能发多少电,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感受这“超级充电宝”的保供威力,河北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动力”强劲。

在石家庄国际陆港等中欧班列鸣笛发车,到首衡河北高碑店市场听人声鼎沸,进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看灯火通明,河北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强省,货畅其流。

在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感受24小时贴心医护服务,和赤城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区的老人一起登山健身,河北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老有新乐。

谋划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是河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工作部署。河北日报这组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进行深度调查研究,整组报道采访深入、文风质朴,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故事性。

在调查研究中,身子沉下去,问题找出来。河北日报记者带着问题意识采访,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为经济报道增加了新成色。

今年4月,河北日报推出《河北高质量发展新脉动》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距离感受河北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市场瞬息万变,如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系列报道的首篇《从0到1,一张“感压纸”的创新突破》讲述了乐凯牢牢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竞逐产业新赛道的故事。

一家“隐形冠军”企业,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首位,冠军是如何练成的?《一家单项冠军企业的创新“晶彩”》这篇报道答案说得既深刻,又层次分明。

闲置农宅改造成的民宿,凭什么要价几千元一晚,吸引北京市民驱车100多公里前去入住?在采写《闲置农宅变身“网红民宿”》过程中,记者深入探访这个网红小山村,用切身的感受,梳理出一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特色范本。

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在今后的经济报道中,河北日报将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普遍性问题,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三、创新表达方式,从讲“故事”到讲“好故事”,再到“讲好”故事

长期以来,党报的部分经济报道,给读者的印象往往是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搬照抄有余,挖掘解读、生动鲜活不足;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程式化套路化有余,亲和力、贴近性不足。河北日报调查研究类的经济报道,在创新表达方式上,更加注意满足读者的需求。

以今年4月《河北日报》刊发的通讯《石家庄市引进的首家“独角兽”企业——优必选的筑梦时刻》为例。该报道讲述了中国第一大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供货商优必选落户石家庄市井陉县,从签约到实现投产的历程。如果依照事件自身发展过程,或者把材料依照事件的推移进行组合,这种结构符合事物发展进程,但很容易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记者在写作此稿过程中,采用小说笔法,利用双线叙事的方式,选取了优必选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工和投产的两个具体时刻,作为故事切面,分别插入同一时刻中男孩刘丁玮的圆梦故事。前者是讲这位首次用优必选的教具接触人工智能课的山区孩子,第一次接触机器人的懵懂好奇;后者是讲刘丁玮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一举夺得AI组季军的高光时刻。两个时刻恰恰与优必选开工与投产的时刻重合。两个故事,交织并进,最终汇合到井陉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新高地的梦想上,这样的结构安排,让报道更加紧凑,也更具张力。

要讲“故事”,还要讲“好故事”。“好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具有非常吸引眼球的矛盾冲突。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7月11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强调要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今年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在唐山迁安市召开,进一步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为充分反映河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效,河北日报推出优化营商环境跟随式系列报道《跟着企业去办事》,多路记者深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展开跟随式采访,全过程伴随企业去办理事务,体验企业办事过程中的感受和期待。

企业办事现在还难不难、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哪些新期待?各地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哪些新举措、新服务?《90天到1天的“速度之变”》《不确定到确定的“效率之变”》《企业买单到免费共享的“创新之变”》《从滞后到超前的“服务之变”》《从繁琐到简便的“改革之变”》……从这组报道的题目中,读者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河北营商环境的巨大改善,文中一个个峰回路转的“好故事”,让读者大呼过瘾。

如同好歌要用“好声音”来唱一样,好故事也需要努力把它“讲好”。河北日报调查研究类经济报道,用生动具体的语言,不拖泥带水的叙述,把一个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比如,《一梨三“吃”的奥秘——石家庄晋州市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探索》一稿,开篇单刀直入,开门见山。“都知道河北盛产梨,世界每7个梨、中国每5个梨中,就有1个河北产。可是,你知道梨有几种吃法吗?”瞬间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然后,从农业可以“吃”出鲜梨、梨干、梨罐头,工业可以“吃”出梨品牌、梨名片,旅游可以“吃”出梨线路、梨餐饮、梨文化等三方面,娓娓道来。用现场探访的方式,讲述了一只梨闯出的产业化进阶之路,令人读后倍感亲切。

在调查研究类的经济报道中,河北日报更加注重全媒体呈现,全方位、多视角讲好河北故事,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宣传效果进一步放大。

比如,新推出的《河北高质量发展新脉动》系列报道,记者在采写报道 的同时,在配发的视频报道中出镜,通过口语化的清新表达,让报道更接地气。这些短视频,有的跳出文字报道的传统表达方式,更加聚焦一个个生动的人的日常,感染力强,在客户端一经推出,点击量大增。同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的转发,极大地增加了传播量,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 上图 《河北日报》推出的《种子诞生记》系列报道版面之一

□ 下图 《河北日报》推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一线》系列报道版面之一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日报营商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