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教师伦理学话语体系引导师德师风建设

2023-07-10 05:59王正平
教育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师德师伦理学

王正平

师德师风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呼唤我们努力建构中国式教师伦理学理论和话语体系。

新近出版的由全国八所著名师范大学专家、教授合作编写,“人民教育家”于漪作序的《教师伦理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理论诉求上,既重视教师伦理学理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又重视把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恰当地融入理论和课程的具体内容;在伦理资源上,既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师德师风的优良传统,又保持世界眼光,重视批判地汲取国外教育伦理道德的有益智慧和经验;在价值目标上,既重视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对合理的教师伦理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进行深入阐释,又重视对现实利益矛盾和道德冲突的真实分析,重视师德要求的高尚性与适宜性的统一,充分调动教师和师范生的道德主体积极性,努力建构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在师德目标追求上,既重视引导教师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劳动,努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又重视促进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专业成长、人性完善和人生幸福。

建构中国式教师伦理学理论与话语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对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益于广大教师以科学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观念为指导,正确把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伦理价值导向,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承担着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重任的1800多万人民教师,作为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其道德实践应该是基于自觉的伦理理性,而不是盲目的道德随性。这就需要我们用中国式教师伦理学理论提供符合本国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科学合理的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从根本上引导教师理解自身的职业责任和使命,认识教育究竟为什么服务、培养什么样标准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其次,有益于建设与时代契合的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评价体系,厘清现实教育活动中的道德是非,重建良好的教育教学道德秩序和精神信仰。随着当今社会发展,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等人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从现实教育生活的实际出发,探讨和制定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求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提出体现教育要素内部和社会公众外部最大道德共识的教育行为道德准则,才能避免教师职业群体整体性的师德观念迷乱和师德行为无序。

再次,有益于广大教师全面认识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所承担的专业道德责任,充分发挥教师伦理道德在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技能、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和激励作用。教师伦理道德是用“精神—实践”把握教育主体活动,它不仅能用道德理性的形式明确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而且能用提供正当道德辩护的方式,维护教师正当的物质和精神权利,全面促进教师的道德精神和专业成长。

最后,有益于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教师伦理学是追求师生共同道德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学问。教师职业群体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理性。在教育工作中,每位教师不仅会为现实利益所驱动,追求生活的美满和幸福,更会被体现道德真理和伦理良知的教师伦理价值理念所感召,自重重人,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现人才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智慧、才能和德性上的最大奉献。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师德师伦理学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