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体系建设路径探究

2023-07-10 16:35童智祥
教育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学校

童智祥

学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然而,当下学校美育工作依然是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构建中小学高质量美育体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强基固本,做好保障

坚持正确航向。学校美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完善地方法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应根据当地学校美育工作现状,颁布和完善地方性美育工作的法规,如健全学校美育评价和督导制度、美育纳入中考实施方案等。

坚持面向全体。教育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美育的熏陶,开展群体性、全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以美育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加大美育教师培训力度,提升美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打通美育教师准入渠道,通过多种形式配齐配好美育师资队伍;利用政策为专职美育教师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引导专职美育教师终身从教;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专家聘请等方面为中小学美育教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课程聚焦,做好融合

立足课堂,开齐开足课程 。美育的主阵地是艺术课堂教学,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是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底线要求。在此基础上,倡导中小学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师资情况开发特色美育课程。

五育并举,做好课程渗透。中小学美育不能窄化为学校艺术教育。各学科教师都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学科中的美育素材,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推進美育与德育、体育、劳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景育人,打造校园文化。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精心规划校园建筑、艺术空间、墙壁布置、道路名称、宣传标语等,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让环境文化成为一门隐性的美育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重视评价,建立考核标准。深化新时代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美育质量监测、激励、督导机制,完善学校美育场地和设施配备,推进学校美育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资源统筹,做好均衡

统筹社会资源。学校美育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政府应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学校要积极探索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也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开展美育课程和讲座,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宣传正确的美育理念,加强对家庭美育的引导;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文化艺术场馆优先建在学校附近并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满足学生艺术实践需求。

建立帮扶机制。建立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加大对现有的教师培训力度和城乡之间美育师资队伍共享力度,缩小城乡美育发展差距;成立校际学校美育协作区和市县级美育名师工作室,发挥优质美育资源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创新学校美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美育深度融合。

立足终身学习。在终身美育的视角下,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将共同构成完整又丰富的美育经历。学校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美育体系,关注学习者对艺术能力的需求;社会层面,应加强与学校美育的相互配合,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小学‘美育熏陶行动校园一体化推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Z22002)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学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