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响恩: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2023-07-10 06:05航海君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海员极地科考

航海君

穿越北冰洋,驶入那片男性主导的海域

航海界曾经有一种迷信,认为女性上船是一种忌讳。

白响恩的外公是一名海员,父亲也在船舶公司工作多年。家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船模,父亲回家后常讲述老船长们的故事,这都让白响恩对神秘的大海心生憧憬。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渐渐萌生了成为一名海员的想法,可每当表现出这样的憧憬,父亲总是笑而不语。

不过在当时,我国并没有一所航海类学校招收女生。直到2002年的一天,白响恩的父亲给她带回来上海海事大学的简章,告诉她海运学院要开始招收女性了。

“爸爸当时对我说,如果你还是坚持当初的梦想的话,我们还是愿意支持你的。”白响恩说。

重新燃起的希望,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充满了动力,整个暑假都拼命学习,报考志愿时也毫不犹豫选择了上海海事大学并成功圆梦。

海洋广阔也寂寞,未知极地的魔力,却指引白响恩一次次远航。

2012年,白响恩28岁,已经留校从事教学工作4年的她,递交了参加北极科考队的申请。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过硬的素质,她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在上海海事大学招募的唯一航海志愿者。

在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中,白响恩担任唯一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的二副,成为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我们开着中国船穿越了北冰洋,是为全人类的海洋科考事业书写了一个属于中国的‘逗号。” 白响恩说。

开船开到吐,“雪龙号”遇险

“雪龙号”驶入大海后,白响恩作为二副,主要的工作是规划“雪龙号”在极地科考中的航线,选择出一条既经济又安全的路线。

冰区航行不比普通的海面,要时刻了解实时的冰情,才能做出预判,控制船速,并找到一个最精准的角度切入浮冰。在有些冰情严重的区域,甚至需要几次前进、“倒车”,才能够完成破冰。这需要绝对的耐心和细心。

第一次穿越北冰洋,对于每一位航海人来说都是挑战未知,中文的现有资料少之又少,白响恩只能阅读入门难度较高的外文资料。厚厚的英文版、俄文版资料,她都慢慢“啃”了下来。

海员的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酷,海上起风浪是家常便饭,“雪龙号”上的海员们也一样要克服晕船的困难。

白响恩这辈子都忘不掉在南极西风带航行的经历。

南極西风带有着常年都化不掉的、6米以上的海冰,永不停歇的7级以上大风,也因此被称作“咆哮西风带”。在穿越这里时,白响恩身体里的不适感犹如翻江倒海,伴随着剧烈的头痛,从业了十多年的她,第一次在西风带呕吐了。她戏称:“第一次开船开到吐。”

白响恩说,作为海员,我们必须以绝对的集体安全和既定的航线前进作为第一使命。不到无法替代的那一刻,我们都一定要守在驾驶台前。

极地航行就是把生命交给未知,再有经验的船员都无法预判意外将何时到来。一次,当“雪龙号”正沿着高纬航线向极点挺进时,意外突然就发生了。由于作业海区的冰厚达1.5米以上,还被混有大量冰脊的冰雪所覆盖,行进十分困难。——所谓冰脊,就是海冰在风、流、浪等环境动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后由于重叠、挤压等作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冰块在海冰上下表面形成的隆起部分。

船舶在连续突破两道冰脊、被迫冲击第三道冰脊的时候,被困在冰中无法动弹。也就是说,“雪龙号”毫无预兆地被卡住了。

怎么办?前面是重叠的冰脊,后面是被强大气旋吹来的碎冰,“雪龙号”就像是一只被重重围困的小蚂蚁,而船上人员的生命都寄托在这只“蚂蚁”身上。白响恩心里明白,如果不能够及时脱困,那么在北极这样极端的天气条件下,燃油、淡水、粮食都很快会消耗殆尽。

船长和白响恩立刻提升船舶马力,加速撞击冰脊,调整航向让船舶转向,却都失败了。同时,气象组的人员也告知,他们的面前是密度百分之一百的海冰,而他们身后还有两个气旋。

白响恩和船长尝试了十多个方案,都以失败告终。而此时,“雪龙号”已经被困数小时,情况越来越危急。如果再找不到解决方案,可能所有人都会被永远地留在北极。白响恩知道,曾经就有一些外国船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深深地碾压入冰层,并且倾倒后沉没。

白响恩没有因此而乱了阵脚,多年的系统学习教会了她冷静思考的能力,团队团结努力、永不服输的“极地精神”,也让白响恩在出发时就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她和船长一次次地调整压载水,使船舶前后不断地摇晃、震动,最终打碎了身边的海冰,“雪龙号”成功脱险。

那一刻,在场很多人的眼睛里都湿润了。

讲述海上故事,传播航海文化

如今的白响恩,虽然多种荣誉加身,却依然坚持奋斗在航海一线,还开了自己的视频号,讲述海上故事,传播航海文化。

有一次,船舶在冰中航行,驶入了重冰区。此时需要一位驾驶员登上直升机,跟随机长一起探索冰间水道。

接到任务后,白响恩第一时间向船长请命,但被拒绝了。船长说:“这是我们的直升机在本次航行中的首飞,面对各种突发的气旋,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挑战,还是换一位男同志吧。”

但是白响恩坚持要去,她当时是船上的二副,航线规划本就是她的责任。于是白响恩再次表示:“没事的,我可以去!”

最终,白响恩跟随两位机长登上了直升机,采集好足够的信息并规划好路线。回来的路上突遇大雾,直升机无法降落,油眼看就要用光。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三人焦急之时,大雾渐渐裂开了一道小缝,三人最终成功脱困,回到了船上。

白响恩回想那一刻,浓雾里的“雪龙号”在一望无垠的雪海里显得那么渺小,但就是这艘船,穿越了北极航道,还参与营救了在冰中被困的俄罗斯船只。也是这艘船,承担了众多重大的科考任务,所带回来的科考成果为全世界所共享,带回来的一手数据,能够为北极地区的海洋地理、海洋化学、海洋大气等各个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我希望,把认真、坚持的‘极地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去引导那些热爱大海的孩子,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在大海面前,人类的一切探索都是那么脆弱、易碎。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拥有为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是更重要的事情。”白响恩说。

猜你喜欢
海员极地科考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极地恐龙生存赛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盼望
科考延期为哪般
盼 望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全球高级海员达137万 供求缺口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