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入

2023-07-12 12:21李子祥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创新美术教学

摘 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教育活动。现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美术学科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充分利用其艺术价值,凸显美术教学所蕴含的美学魅力和内在精神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凸显美术教学的内涵。在此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路径进行有益探索,以期促进我国美术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教学;教学创新

美术学科在学生美学素养、欣赏水平提高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帮助,有助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美术教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力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持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作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为了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有更多的思考,在发掘优秀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例如,教师可对20世纪我国艺术界涌现的各类艺术形态进行总结,并据此为学生进行综合性介绍,使学生对中国艺术发展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为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契机。

(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国美术教材在内容设计过程中,囊括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杰出艺术作品,但是受教材知识容量所限,所展示的仅是少数杰出艺术作品,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认识不足。对此,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收集世界各地的优秀传统美术作品,来拓宽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探索美的内涵。在搜集材料时,教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能使学生体会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进一步落实新课改要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教育学界都对美术学科的设立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给我国带来了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同时,其也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忽略和遗忘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教学改革这一背景的推动下,各学科开始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具体路径。美术学科是一门人文课程,其中涉及书法、绘画、传统手工艺等,都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凝聚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养分,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美术技能、技巧的了解。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对学生的情感认识进行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又能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不丰富

当前,由于受到观念、器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美术课堂使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导致美术教学出现机制僵化等诸多问题,往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有些教师仅仅重视美术技巧和基础理论的传授,却忽视了对美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和美学思想的传播。在教育方式上,大部分的美术教学只在室内进行,忽视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交叉,不利于将美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严重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

(二)美术教学理念固化

传统美术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相关课程的浓厚兴趣,不能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对中国传统美学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欣赏和创作等方面仍然存在认知层面的障碍,难以实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虽然美术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现阶段,即使有部分学校已经提出了改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将自身置于权威地位的现象,从而导致“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讲解了理论性的内容,而没有设置学生自主动手的环节,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导致美术教学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欠佳。美术是一门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中国画也体现了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结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美术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示范和讲解,而未能够指导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只会一味模仿,而无法在创造中发展出自己的个性,最终美术教学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融合模式缺乏科学性

美术是一种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艺术形态,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充分融合,在二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进而使得美术教学的实际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现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受困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有的美术教师几乎仅是示范一遍,就着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美术课堂整体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无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也无法让学生对美术知识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这就造成了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路径

(一)解读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美术创新意识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它始终保持着文化和精神双重层面的延续。鉴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意蕴的传播,而且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美术作品的创作并非单纯的复制和材料堆积,其更多的是建立在对美术的认识基础上的二次创造。所以说,继承与创新才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水墨、水粉两种绘画手法的区别,展示两种绘画手法给予人们的不同视觉效果。对于这两种绘画手法,水墨较多地侧重于表现“意”,而水粉较多地侧重于表现“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的梳理,突出水墨山水画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其次,让学生运用各种画法,进行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创新。例如,将水粉画和水墨画相结合,创造出色彩的层次感。再比如,将宣纸的揉纸技巧和水墨的形态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肌理感,进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创新教学方法,传承艺术韵味

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处理好课堂和教材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注重对教材的传承,而是需要突出教材的艺术内涵。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鉴赏、模仿名画时,教师可以先把名画拿出来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赏和临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画的内涵,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中国画的教学活动相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画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这样才能持续地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传统模式下的中国画教学大多在室内开展,由于需要使用的器具相对较多,而室内桌子面积相对狭小,因此不利于学生的创作与临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国画,并应用学生学习到的古诗词,将其与国画二者搭配起来进行赏析。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主动动笔,凸显出自身的主体地位。此外,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为避免学生不注意打翻水杯或水桶,弄脏衣物等,需要尽可能安排较大的操作台。

(三)应用信息化技术,打造移动学习时空

目前,我国美术教学已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的升级,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微课、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如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代表性美术文化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把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美学素养。用具象的方式,将我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创作出来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展现,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体会各种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的契机。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会油然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更积极地去认识各种美术作品,并对那些无论怎样被时光冲刷都依旧熠熠生辉的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等影音资料,让学生跟随着光影的流转,更加详细地理解我国各民族美术作品的创作历程,在积极探索中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的认识,从而激发家国情怀。随着具象认知的建立,在未来的美术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究隐藏在这些艺术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在长期的发展中,有一些传统艺术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如此一来,有助于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浓烈情感,将会激发内心深处纯粹的爱国情怀,进而更加主动地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进行情境创设,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美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我国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的美术大师,他们在艺术方面拥有极高的成就,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至今仍然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美术素养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让学生去感受传统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韵味。

以《清明上河图》为例,《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经久不衰、在画坛始终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一同观赏这幅作品,并对其中的人物和风景进行剖析,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意蕴,进而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心境,体会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情境创设显得尤为必要。教师需要进行情境创设,进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美感。在美术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喜爱,从而促使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是当今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素养,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地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想象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献:

[1]解淑亮,董晓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研究[J].参花(下),2021(6):83-84.

[2]宋雅迪.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评《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作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3):953-954.

[3]张柯适.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参花(下),2020(2):114.

[4]王捷.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J].艺术家,2020(1):125.

[5]李红军.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基于美术学创作教学[J].艺术品鉴,2019(24):81-82.

作者简介:

李子祥,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创新美术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